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0年物理学奖得主,是荷兰科学家范德瓦耳斯(van der Waals),获奖原因是他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
范德华全名为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Johannes Didreik van der Waals,1837—1923),从小家境贫困,中学辍学去工厂当学徒,后来又成为小学教师。他靠自学掌握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经常去莱顿大学旁听物理学课程,25岁成为中学的物理教师。35岁发表《气体、液体连续性论》的著名论文,引起世界物理学界的关注。次年,莱顿大学授予他物理学博士学位,40岁时被阿姆斯特丹大学正式聘为物理学教授。
通过研读经典的物理学著作,范德瓦耳斯了解到,在常温常压下,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之间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pV=RT。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R是常数,T是温度。这就是所谓的“理想气体定律”。
19世纪,人们还发现,在高压低温下,气体偏离了上面的定律,除少数几种“永久性气体”(氢、氧、氮、氦、一氧化碳等)外,其他气体都会液化。经过研究和推导,范德华最终给出了修正后的气体定律,即范德瓦耳斯方程:(p+na/V)(V-nb)=nRT。其中a、b为新的常数,与气体的类型有关,随着气体分子的大小变化而有所不同。范德华指出,这一方程加入了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可以计算出各种气体的临界温度,所有气体都可以在它们的临界温度下被液化,人们认为的那些“永久性气体”并不是真正永久
1
2
2
性的,只不过从未达到过临界温度。后来的科学家得知,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它们的分子或原子之间都存在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被称为“范德瓦耳斯力”,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都有决定性影响。
在范德瓦耳斯理论的指导下,1908年,莱顿的物理学家卡默林·昂内斯(Heike Kamerlingh Onnes)在绝对温度4.2K(-268.95℃)将“永久性气体”氦气液化,证明了范德瓦耳斯公式的正确性,昂内斯因此而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进行气体液化的实验中,人们还发现,在超低温条件下,有些金属会出现超导现象,这应该是追求气体液化的超低温环境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副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