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2015春
学期: 第二学期
层次:
专业:
姓名:
学号:
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
本科 学前教育 高琴 11151836007025 1、请围绕幼儿“自我意识发展”主题分别为中班、大班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中班教案:分享真快乐
设计意图:
随着幼儿第一次自我意识的觉醒, 一部分中班幼儿会在游戏中出现独霸行为,为此常常难以和同伴友好交往,享受不到交往的快乐。通过讲述《一粒小米种子》故事,让幼儿认识到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学会如何分享。 活动目标:
1、学会分享,知道谦让和分享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2、能与同伴分享玩具、图书,并与同伴积极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如一个玩具或者一本图书。
2、《一粒小米种子》教学挂图、PPT(幼儿与同伴分享、愉快玩耍的照片)、轻柔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理解分享的行为和意义
1、完整讲述故事,知道分享就是将自己喜欢的东西或快乐的事情于小伙伴共享。 2、提问与讨论
师:小鸡连克在院子里找到一粒小米种子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连克的同伴吃到小米时心情是怎样的?小鸡连克的心情又是怎么样?
小结:小鸡连克有好东西时总是愿意与同伴分享,分享就是有了好吃的和别人分着吃,有好玩的东西和别人一起玩,有好书能轮流看。分享让同伴快乐,也能让自己也很快乐。
二、分享自己喜爱的东西,体验分享的意义与快乐。 1、播放音乐,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物品结伴交换。
2、观看与同伴分享物品时的情景照片,感受到同伴之间分享时的温馨与美好。 师:你和谁分享了自己的好东西?交到了新朋友吗?心里有什么感受?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吗?怎样解决的?
小结:分享不仅能使小朋友得到更多的玩具和图书,而且能使小朋友感受到更多的分享快乐,能帮我们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要有礼貌,爱惜别人的东西,玩完了及时归还。
活动反思:这次的活动,通过讲述故事《一粒小米种子》中一只小鸡为了和小伙伴共同分享一粒小米,细心播种,耐心等待,收获后终于将小米分给大家吃的故事。小朋友们听得非常认真,也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在接下来的分享环节中,有个别小朋友刚开始不愿意把玩具分
享给其他的小朋友,后来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他慢慢地迈开了第一步。以后,我们要将分享的内容放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真正的更深的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大班教案:我喜欢我自己
设计意图:幼儿时期是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对于即将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非常需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自信的去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活动目标:
1、欣赏情景剧表演,理解情景剧的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领。 2、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并大胆的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
活动准备:
青蛙、野鸭、小松鼠、山羊服装头饰等情景剧道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自己吗?喜欢自己的哪些地方?
老师今天请来了很多小动物,有青蛙、野鸭、小松鼠、山羊,他们要表演一个好看的情景剧《我喜欢我自己》,请你们认真看。 二、欣赏情景剧《我喜欢我自己》 三、围绕重点讨论,理解故事内容
师:你喜欢青蛙吗?喜欢它什么地方?
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有什么本领?
师:青蛙为什么会难受?(别人会的本领它不会,所以它难过)
它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呢?
师:朋友们对青蛙说什么?后来,青蛙还难过吗?
四、引导幼儿找找自己的长处,并鼓励他大胆讲述自己的本领。 师:小青蛙明白自己也有本领,朋友们也很喜欢自己后,它也喜欢自己了。小朋友, 你有什么本领呢?你有什么地方很特别?在家里、在幼儿园,你会为别人做什么?你会为自己做什么? 五、夸一夸
师: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你们有没有发现其他的小朋友身上的优点 呢?我们来夸一夸他。
师:听到小朋友夸你,你们感觉怎么样?(开心、觉得自己很棒)
教师小结:对,有人夸你,说明你很棒,别人很喜欢你。我们每个小朋友不仅会做许多自己的事情,还能为别人做许多事情,所以我们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知道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努力改进,这样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
活动反思:这次的活动,让幼儿正确的认识了自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更加的自信。情景剧的表演激发了幼儿极大的兴趣,为之后的表现也起到了作用。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个别幼儿没有发言的机会。我们下次可以再组织一场“我喜欢我自己”的活动,满足所有幼儿的表现欲望和要求。
2、选择一个自己在幼儿园遇到的问题行为的案例,写出自己的辅导计划。
要求:(1)所选案例应该可以使用行为疗法,选择行为疗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辅导。 (2)辅导计划应该有详细的步骤,具有可操作性。
对一个有攻击性行为幼儿的矫正辅导 一、被矫正幼儿的情况分析:
1、幼儿的一般情况:严子强:男,3岁半,幼儿园小班幼儿,该幼儿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外婆抚养,周六周日由其父母领回家中,该幼儿活泼、胆大、不合群、有攻击性行为。 2、问题行为的表现:该幼儿刚入园时经常和小朋友发生肢体上的冲突。他会故意的去破坏别人搭好的积木,当他想玩别人手上的玩具时,他会第一时间用身体冲过去,把小朋友撞倒,把别人手上的玩具抢过来,而且有好几次,因为一些小矛盾,他直接去咬人和打人。 3、可能的原因:
1)该幼儿出生后一直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婆外公非常宠他,只要是他提出的要求,即使是无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满足他。
2)外公经常告诉他,要是有人欺负他就让他打回去。
3)该幼儿在家经常看《熊出没》、《奥特曼》等有暴力情节的动画片。 二、矫正前准备:
1、设计编制教育内容。 故事:不打架
游戏活动:玩具一起玩、好朋友抱一抱 2、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在矫治前,教师通过家庭将矫治计划、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支持配合教师进行矫治。 三、矫正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周至第四周)
通过谈心和故事不打架启发引导幼儿,使幼儿能模仿故事中的小动物,当和别人发生矛盾时,用语言的方式来代替打架行为。 第二阶段:(第五周至第九周)
通过游戏活动“玩具一起玩、好朋友抱一抱”游戏等引导幼儿如何用正确的方式与小朋友相处,学会和别人一起玩玩具,喜欢好朋友时,可以用抱抱或拉拉手的方式。 第三阶段:(第十周至第十四周)
在日常生活中,请一个善于交际兴趣广泛的幼儿和该幼儿一起游戏,并成为好朋友。当出现矛盾时,该幼儿可以模仿好朋友的处理方式。或者,老师在处理矛盾时,用示范的方式,告诉该幼儿,如何去解决矛盾。 第四阶段:(第十五周至学期结束)
逐渐巩固良好的行为,使严子强幼儿在学会正确的与人交往的方式。并引导家长给幼儿看一些健康的动画片,改变以往鼓励打架的教育方法。 四、矫正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矫正,严子强学会了和小朋友和睦相处。当发生矛盾时,他也会先尝试用语言去商量解决,或者,寻求老师的帮助,他有了更多的好朋友。
学前教育网络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辅导作业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