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摘要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全球 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 高等教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 研究、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留学生等,不断开拓 海外教育服务市场,实现了国际化发展。借鉴其国际化经验,提升中 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要抓住国家推行对外投资战略的契机, 构建 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建立境内外校际 交流的留学生机制。

关键词 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经验;借鉴 中图分类号 G719.1 (20XX 09-0074-04

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欧 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高等教 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 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留学生等,不断开拓海外教 育服务市场,实现了从区域化到本土化并最终实现国际化的发展历 程。

、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8-3219

1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 作,吸收先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 传承本国教育传统, 形成本土化特色,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推行其成功经验以增强高职教 育影响力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发源于鲁尔区 的应用科技大学已经成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

成为德国高等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德国政府向世界其他地区重点推介的成功经 验。

(一)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动因 1. 经济全球化推动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不再仅仅定位于文化功能,知识生产也 不再局限于纯知识与纯学理的探求,而更多关注于社会功用性和解决 社会实际问题,教育市场以服务贸易形式成为全球市场经济的组成部 分,各国高等职业教育走向对话与交流。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传承德 国优秀办学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瞄准新兴产业,实现教育资金、企业 人才、教育服务、技术知识和行业信息等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要素在 世界范围内有效流动,使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主体等要素通过 与国外高等职业教育交融碰撞,实现了自身的完善与超越。

2. 欧洲一体化促进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

欧洲各国基于语言、地缘、文化、民族等诸多共同因素和相关利 益,通过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一体化运动,使许多国家合作更 加密切,从整体上提升了欧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在欧洲一体化运动 的推

2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动下,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积极适应发展需要,主动改革学位、学 制,实现了欧洲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学历、学位互认和学分转移, 迅速走向国际化。

3. 对外文化技术交流需要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

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德国与170多个国家建立了文化学 术交流关系。在德国政府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协助下, 应用科技大学加大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 在师生互派、资源共享 等方面开展了国际交流活动,推动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合 作。

(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策略 1. 传承双元理念,提高国际影响

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培训的成功经验,得到了世界职业教育界的 认可。应用科技大学传承了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理念,分别依托 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开展人才培养, 其中学校是第一办学主体,企业 是第二办学主体,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应用科技大学在 入学标准、教学内容、进程安排、师资聘任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双 元特色。例如,应用科技大学要求入学的学生具有至少半年的职业实 践经验,或者入学后自行参与规定时间的职业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教学模式都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学生毕业设计采用企 业真实研究课题;建成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

在为期三年或四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设置一个实践学期, 安排学生到 企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丰富职业经验。应用科技大学注重 实践、注重企业、注重应用研究的特色,为推动其国际化进程奠定了 基

3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础。

2. 注重应用研究,开发国际课程

2003年11月3日,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共同签署“应用科技大 学应用研究与开发资助协议”,共同资助应用科技大学的应用研究与 开发,例如西柏林应用研究介绍中心把 75%勺课题委托给应用科技大 学承担[1]。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于2004年至2006年出资5300万 元,实施“应用科技大学联合经济界科研计划”,后于2007年至2010 年投入1亿欧元,实施“应用科技大学联合企业界科研计划”,重点 资助信息、通讯、电子、材料、自动化、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和企业 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促进应用科技大学与经济界、企业界之间的 科技成果转化,以最新的科研成果改革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科研 能力,提升了应用科技大学的综合实力。同时,为推进国际化进程, 大多数应用科技大学开展了英语、德语双语授课的国际课程及预科项 目,参与了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资助的“国际课程计划”

,为外国

留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也传播了应用科技大学注重应用的教学模 式。

3. 适应国际需求,改革学制学位

2000年以前,应用科技大学一直给毕业生授予德国独有的 Diplom (FH)学位。1998年的《索邦宣言》要求德、法、意、英四 国学生和研究人员无障碍流动,实现大学合作和文凭互认。

1999年

的《博洛尼亚宣言》提出了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 [2]。为 适应博洛尼亚进程的要求,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可以授予学位的高等职 业教育院校,也调整学制,开始授予三种学位:学士(

4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Bachelor )

专业硕士( Diplom )、硕士( Master)[3],使学生能够取得不同的证 书,并且在学习和职业方面进行自我规划, 同时将学制缩短为三到四 年,深受学生的欢迎。“欧洲学分转移系统” (ECTS通过推行量化指 标和学习模块,国际通行的学位制度为学生的跨国流动提供了便利, 使国际间的学分互认转移成为可能,促进了学生国际间的学习与交 流,使德国成为世界上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特色鲜明的国家之一。

5

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精品资料欢迎阅读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摘要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留学生等,不断开拓海外教育服务市场,实现了国际化发展。借鉴其国际化经验,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l3fi9g34p6rgfk15sw18xzko02xvg00fw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