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丁婷
【摘 要】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空间几何的本质入手,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
【期刊名称】《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年(卷),期】2017(000)002 【总页数】1页(P67)
【关键词】空间观念;立体思维;有效策略 【作 者】丁婷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教科文艺
2017 年第 06 期67课例拾粹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江苏省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丁婷【摘 要】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是为了培养 学生的立体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空间几何的 本质入手,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空间观念;立体思维;有效策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造力和想象 力等各项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改革顺应新课程 改革的基
本要求,可以从空间图形教学入手,尝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 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所谓空间观念,实则就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等形象在人 脑海中呈现出来的表象。空间观念具有非常强的抽象性,只能依靠学 生在潜移默化中的亲身感受对空间观念形成具体的认识。而由于小学 生普遍缺乏感性经验,因此对于他们空间观念的培养,就需要组织学 生亲身参与观察等活动,直接获得经验。小学数学涉及的几何图形或 几何现象大都可以在学生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将数学教学与学生实 际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为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以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认识圆 的特征的时候,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 生活联系起来。师:生活中常见的圆有哪些? 生:井盖、太阳、轮胎…… 学生努力将自己的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实际上,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脑海中就呈现出一系列几何图形,这就是所谓的“空间 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事物进一步发掘, 确保学生可以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师设置数学问题,如下所示: 问题 1:一辆自行车车轮外直径为 0.6 米,小华骑自行车从家到 学校,如果每分钟转为 100 周,他从家出发 10 分钟到达学校,那么 小华家距学校多少米?学生结合对圆及其特征的认识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形成的 思路为“要求自行车轮转一圈的距离,即用圆的周长公式求出车轮的 周长, 进而求出每分钟行驶的路程长度” , 最终形成的解题过程如下: 解:
3.14×0.6×100×10=1.884×100×10 =1884(米) 答:小华家距学校 1884 米。由此可见,将学生实际生活与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或几何现象 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脑海中自发呈现出几何现象,久 而久之,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既让数学课堂更加充满趣 味性,对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将教 学内容更加形象、 直观地呈现出来, 大大简化了教学内容的理解难度, 对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展现出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将几何 图形或几何现象呈现出来, 通过直面冲击加深学生对几何现象的认识, 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目的。现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计算长方 体和正方体面积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物体的剖面图和展开图,现以习题 2 为 例:习题 2: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平面展开图,这个纸盒的体 积是 ______cm3,这个纸盒的表面积是 ______cm2。 形象直观的长方体展开图让学生迅速找出了解题关键,学生在脑 海中呈现出与展开图对应的长方体,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和表面积公 式,就可以准确解答出数学问题的正确答案。由此,学生的解题过程 如下:解:体积:6×4×3=72(cm3)。 表面积:(6×4+6×3+4×3)×2 =(24+18+12)×2=54×2 =108(cm2) 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学生展现更多几何现象,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形成了氛围和情景,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注重实践教学,组织学生亲身操作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就要求教师对 实践教学形成足够的重视,通过学生参与亲身实践操作,对几何现象 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充分的保障。 例如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的时候,“七巧板”是具体的物体, “七巧板”的神奇组合更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 开始课堂教学前,教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副七巧板,七巧板多种多样 的图形和色彩使学生对学习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堂教学中, 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用七巧板拼成的“兔子”,可爱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