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强化七大机制建设 增添农村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具体化,在机制体制建设上狠下功夫,建立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七个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建立以煤补农发展机制。结合我市煤炭大市的市情,把“以煤补农”作为落实“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措施,尽快建立“以煤补农”工作机制,把我市以往不规范的“以煤补农”行为变成规范的、统一的行为,把随意性的收费行为转化为制度性的收费行为,把临时性的惠农措施完善为长效性的惠农政策,在不增加煤炭企业负担的情况下,构建企业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平台,增强企业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按原煤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征收“以煤补农”财政专项资金,实行市审批、县督办、乡申报、村实施的办法,把资金落实到项目上,重点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主要用于农村的路水电、文教卫、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建设。按原煤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设立“以煤补农”煤矿专户资金,鼓励煤矿企业直接投资建设新农村,直接投资建设农业科技园区,直接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与龙头企业结对子进
1 / 6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行农产品深加工,担保支持龙头企业贷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二、建立造林绿化发展机制。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建立造林绿化工作机制,设立造林绿化专项基金,每年完成40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加快实施“1+5”城市群生态建设工程,搞好天然林保护、太行山绿化、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和村镇绿化,用10年时间把我市建设成生态文明城市,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扩大沁源、平顺等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逐步将林地使用权和所有权落实到户,确立农民经营主体地位。加强生态公益林补偿、林木管护、护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加强珍稀物种保护,防范外来动植物疫病和有害生物入侵,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财政支农推动机制。根据《决定》要求的“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金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
2 / 6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市县两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新增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60%用于农村,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的80%以上用于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统筹基本建设资金总额的20%以上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扩大县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范围。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从2009年起对大宗农产品和大中型农业机械开展保险试点。创新补贴机制,扩大补贴范围,对集中连片推广设施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动物疾病防控、病虫害防治等主推技术实行补贴。全面落实种粮补贴政策,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继续完善农业规模发展的政府、银行、企业、农户“四轮驱动”推进机制,以奖代助的品牌农业发展激励机制,特色种养补贴的农业政策机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
四、建立扶贫开发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行新的扶贫标准,采取分类扶持的办法,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行扶贫政策,对没有劳动力或者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有效衔接。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总体规划,整合扶贫资源,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教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