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教师:既然公益海报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实际的意义和影响,那么我们也来动动手,即兴创作一张公益海报,题材不限。可以只把自己的创意说出来,也可以动动手来简单的设计一张。
4. 分组展示,讲解自己的设计或是创作意图。
教师点评。
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创意的海报设计。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教师到本市的周边拍摄的一组关于环境明显恶化的照片。
自己设计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
1. 情境导入。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自己拍摄的一组关于环境恶化的图片:塑料方便袋在垃圾堆里随处可见,尤其是农村没有专门收集整理的方便袋,几乎家家的房前屋后都有。河道淤积,有的河道已经堵塞多年,河水已经成了死水,黑水、脏水。大烟窗冒出的阵阵黑烟-----街道或者是教室里随处可见已成顽固黑斑的口香糖------等等。
讨论:我们所处的环境大家满意吗?为什么?
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是什么原因?
教师引导,点评,环境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事,更是我们百姓自己的事。我们如果都能注意自觉的保护环境,那么,我们的家乡是不是会更美好一些呢?
2. 作品演示,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教师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展示出来。并自己介绍创作意图。在讲解的过程中,再把前节课所说的关于海报设计的主要内容复习一遍。创意,色彩,构图,文字,图案-----等等,是海报设计的重要元素。
布置作业:我们以〈让我们的家乡更美好〉为海报主题,来设计一张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海报。分组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
3. 作品展示。
在下课五分钟前,让大家停下来。把各小组设计制作的海报展示出来,并简单把创作意图说明。
教师点评。让学生自己选出最佳的创意和制作的海报。
课外拓展:
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或者公共场所进行公益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及社区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促进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第五课 以刀代笔
学习目标:
备课组:长安片美术教研组 陈瑞金(执笔)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木版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通过绘、刻、印的一系列制作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熟悉版画的制作步骤,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体验以刀代笔的造型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根据版画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构图知识有创意地构思并印制版画作品。
3、通过欣赏版画作品,使学生对版画艺术的表现语言有初步的认识,体悟版画的独特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版画的艺术特色,体验版画创作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构图、刻版、印制活动。
难点:使学生理解版画艺术的表现语言,在欣赏、评述与刻绘印制练习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学会运用恰当的版画语言来表现。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刻刀(劳技课发的刻印章的刻刀,因为学生没有木刻刀)、木板、木蘑菇、印纸等工具材料。
(教师) 多媒体课件、版画的相关资料、油墨、滚筒。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感受黑白的美
1、展示彩色和黑白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黑白的艺术美感(学生谈谈自己对彩色和黑白摄影作品不同的感受)。
2、课件展示国画《惊雷·鲁迅先生小像》(韩国榛作品)、油画《永不休战》(汤小铭作品)、版画《鲁迅先生像》(赵延年作品)、雕塑《鲁迅》(张德华作品)四幅鲁迅先生人像作品,那一幅作品是和我们上面欣赏的摄影作品效果是一样的,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画种?不同的画种又带给我们怎样不同的视觉感受?
《惊雷·鲁迅先生小像》纸本水墨 雕塑《鲁迅》
油画《永不休战》 版画《鲁迅先生像》
3、课件定格在赵延年的版画《鲁迅先生像》上,请同学们谈谈欣赏感受,教师归纳:本幅作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体现了木刻作品单纯、强烈、鲜明的表现特征,刀在木板上留下的痕迹与笔在纸上的痕迹有着不同的艺术感觉,果断、直率的刀法更富有感染力。
二、欣赏作品,感受其他版画的魅力(师生共同探讨以下内容)。
1、版画的定义(教师发的资料介绍)。 2、版画的分类:(结合作品欣赏)根据版面材料和印刷方法不同分为:
木版画 铜版画 石板画 纸版画 丝网版画等
高原盛夏(木版画) 钟长清 渔火(木版画) 张喜良
渔港傍晚(铜版画) 王维新 石版画工作室(石版画) 李宏仁
游动(丝网版画) 代大权 山丁子熟了 (纸版画)张越 (10岁)
〈1〉提问:请学生谈谈作品的线条处理特点? 〈2〉教师归纳总结。 三、工具介绍
多媒体课件的形式相继展示:木刻刀、板材(可以选用梨木、三夹板、纤维板等)、油墨、滚筒、拓印用的纸张等工具材料。
四、初步体验,尝试刻制
1、介绍木刻画的作画过程(初步了解,为下节课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