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4年版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第二部分心理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A.原型分化 B.原型强化 C.原型内化 D.原型泛化 【答案】C

例16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阶段。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答案】C

例17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 A.练习 B.感知 C.活动 D.思维 【答案】A

例18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定向 【答案】A 【评注】

(1)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要掌握,并且熟悉每个阶段的含义。

(2)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是智力技能的三个阶段,要了解每个阶段的定义和教学 要求,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同样,操作技能的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也要了解。 考点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例19(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智力技能培养中分阶段练习的要求。 【参考答案】(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4)教师在集体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别。 【评注】

此题回答有四个要点,分别从积极性、原型、言语及个别差异来说明。 第九章能力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能力、才能和天才的概念,能力的分类,智力测验的标准及使用。 考点二:智力结构,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智力的主要理论,智商的测量。

考点三:能力的个别差异。能力形成的条件,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运用能力的形成规律,

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能力、才能和天才的概念。能力的分类,智力测验的标准及使用。 例1(2003年统考试题)

下列能力中,属于一般能力的是( )。 A.音乐能力 B.数学能力 C.操纵能力 D.观察能力 【答案】D

例2(2008年统考试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力的是(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意志力 【答案】D

例3(2010年统考试题)

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 )。 A.人格 B.能力 C.性格 D.气质 【答案】B

【解析】人格包括性格和气质,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而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 例4智力是( )的综合。 A.观察能力 B.思维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答案】C 【评注】

这部分主要掌握能力和智力的概念。一般能力(即智力)包括许多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及思维力。

考点二:智力结构,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智力的主要理论,智商的测量。 例5(2003年统考试题)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分为( )。 A.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 B.言语智力和逻辑数学智力 C.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D.情境智力和经验智力 【答案】C

例6(2005年统考试题)

主要受人的生物因素影响,随着年龄老化有降低趋势的智力种类是(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言语智力 D.人际智力 【答案】A

例7(2007年统考试题)

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 )。 A.晶体特质和液体特质 B.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C.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D.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答案】D

例8(2006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参考答案】(1)加德纳认为,智力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2)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是: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内省智力。 【评注】

(1)要掌握主要智力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通过此题可以举一反三,也就是要了解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例如,流体智力及晶体智力是卡特尔的形态理论;言语智力及人际智力是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之一。 例9(2004年统考试题)

王军5岁,测得心理年龄为7岁;张燕7岁,测得心理年龄为9岁。两人智商的比较结果是( )。 A.王军高 B.张燕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根据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所得的商再乘以100,通过计算选择答案A。要注意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的区别。 例10(2005年统考试题)

某人智力测验原始分数为95,其年龄组平均分为85,标准差10,此人的离差智商为( )。 A.100 B.115 C.120 D.125 【答案】B

【解析】此题一定要记住智商的公式,即IQ=100+15Z。

例11(2008年统考试题)

在人口总体中,智商分布基本上呈( )。 A.正偏态 B.正态 C.“U”型 D.负偏态 【答案】B

例12在全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 ) 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负偏态分布 【答案】A 【评注】

(1)智商的概念及智商的计算方法是个难点,注意掌握。同时要清楚智商计算公式的含义。 (2)智商分布规律要清楚。 例13(2009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水平高。 【答案】错误或不准确。

学习成绩相同的学生,智力水平不一定相同。一般来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水平可能较高,但学习成绩好也可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例14(2010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能力的形成与知识的掌握同步。 【答案】错误。

一般来说,知识的获得与掌握比较快,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比较慢。知识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积累,而能力则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例15简答题: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参考答案】(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评注】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要从联系和区别两方面说明。

(2)学习成绩与智力水平不是正比关系。同样,智力水平与创造力也不是正比关系。

考点三:能力的个别差异,能力形成的条件,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运用能力的形成规律,培养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例16(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智力的定义及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参考答案】(1)智力就是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属于智力。 (2)影响因素:

①遗传与营养。 ②早期经验。 ③教育与教学。 ④社会实践。 ⑤主观能动性。

例17简答题:简要说明能力差异的表现。 【参考答案】能力差异的表现包括:

(1)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等类型和品质方面。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 例18辨析题: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不存在差异。 【答案】错误。

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差异。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 【评注】

这部分侧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差异表现在类型、水平及早晚方面。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十章人格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人格、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人格的特征,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考点二:气质和人格理论,人格测验,气质和性格的相互关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考点三: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人格、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人格的特征,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动机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答案】D

例2(2006年统考试题)

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态度 D.性格 【答案】D 例3

辨析题:性格是指人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人格特性。

2014年版专升本《教育理论》考点精解第二部分心理学 

A.原型分化B.原型强化C.原型内化D.原型泛化【答案】C例16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操作练习【答案】C例17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练习B.感知C.活动D.思维【答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ksby8husj2teb98imv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