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T梁张拉方案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拉控制应力的бc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 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mm),可按①式计算; △L=△L1+ △L2

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4. 必要时,应对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进行测定,张拉时予以调整。

5. 预应力筋的锚固,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不大于设计规定。

6.主梁预应力钢束张拉必须采取措施以防梁体发生侧弯,张拉顺序为:金仙桥:100%N1→50%N2→100%N3→100%N2。

小桥:左N1→右N2→右N1→左N2

五、预应力张拉、压浆及质量保证措施

1. 对力筋施加预应力之前,应对构件进行检验,外观和尺寸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张拉时,T梁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空心板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且期龄不少于7天。

2. 使用能张拉多根钢绞线或钢丝的千斤顶同时对每一钢束中的全部力施加应力,但对扁平管道中不多于4根的钢绞线除外。 3.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长度小于25m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

②曲线配筋的精轧螺纹钢筋应在两端张拉,直线配筋的可一端张拉。

③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束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的两端。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垃时,可先在一端张拉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进行锚固。

5

④整体现浇时腹板通长布置,在联端两端张拉,逐跨现浇时 腹板束在每道施工缝处交错锚固,每道施工缝锚固总钢束的一半左右,剩下的另一半通过连接器接长到下一施工缝锚固。

⑤ 顶板束布置在支点附近的顶板内,整体现浇时,在箱内高100cm×80cm入孔张拉,采用逐跨现浇时,一端锚头预埋在砼内,另一端在施工缝处张拉。

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0→初应力10%бcon→20%бcon→ 1.03бcon→бcon(持荷5min锚固)测出各分级的伸长量,作出记录,并用理论伸长量进行校核,持荷结束后,打开高压油泵截止阀,张拉卸油压缓慢地降到零,活塞回程,卡片即自动跟进锚固,卸下工具锚、千斤顶、限位板。

5. 预应力张拉采用延伸量与张拉力双控,以张拉吨位为主。张拉应两端同时进行,张拉应按照设计要求顺序进行对称张拉。两端张拉时,两端应同步。即:两端千斤顶升降压、划线、测量伸长量、插垫板等工作应基本一致。

6. 张拉流程

钢绞线张拉流程图如下。

1、安装锚具、夹片及限位板于钢绞线上, 2、将钢绞线穿入千斤顶内,并使千斤顶定位。

将锚板固定于正确位置。

3、启动千斤顶张拉钢绞线,此时应依照 4、完成后缸张拉程序后,启动千斤顶

6

前缸

设计拉力张拉,并测量千斤顶的行程 推挤夹片定位。 以确保足够的张拉力。

5、千斤顶后缸、前缸依序解压。移除 千斤顶,准备灌浆作业。

(1.锚具 2.夹片 3.限位板 4.钢绞线 5.千斤顶 6.张拉缸 7.油 8.顶压缸)

钢绞线张拉流程图

7.张拉注意事项 1)张拉技术要求

① 钢束的张拉力和延伸量,应合乎设计要求。

② 在一个断面上的断丝数量,不得大于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每束中断丝不得超过1根,每束钢丝滑移量的总和不得大于该束伸长量的1%。

2)断丝、滑丝原因及处理 ① 断丝、滑丝原因

a:千斤顶、锚环、孔道不对中; b:夹片打得松紧不一; c:钢丝直径大小误差较大; d:夹片硬度不符合要求; e:夹片与锚环孔吻合不好;

f:夹片与锚环孔的油污等物没有揩试干净; g:锚头垫板与孔道不垂直; h:个别钢丝截面损伤;

e:夹片、锚环的锥度公差配合不好。 ② 高压油泵回油过程中滑丝的处理:

a:检查夹片与锚环孔的锥度配合以及模块的变形情况,凡是锥度、硬度不合格,或有明显变形的夹片要更换。

b:打夹片一定要均匀,使张拉时夹片的滑移量基本相等,如果

7

夹片打的松紧不一,则造成夹片滑移量不一致,从而钢丝的受力不均匀,易产生滑丝。

c:张拉5t至10t时,检查钢丝是否受力均匀,如果受力不均时,要退锚重新安装千斤顶。

d:将钢丝表面,夹片和锚环孔的油污、锈斑和灰砂清除干净。 ③ 张拉结束后滑丝的检查处理:

a:检查夹片加工的几何尺寸和硬度,凡是锥度和硬度不合格的要重新更换。检查夹片、锚环锥度配合,配合不恰当的或夹片刻齿已拉坏的也要更换。

b:检查锚环硬度和钢丝嵌入锚环的压痕深度,若压痕深度太大,说明锚环的硬度低,要更换锚环。

c:张拉到设计要求后大缸要分级徐徐降压回零,控制降压速度,工具夹片要分组渐退松,防止大缸回零。退锚时钢丝振动过大而引起滑丝。

④断丝原因的检查处理:

a:检查校正锚环安装质量,必须使其表面与孔道中心线垂直。 b:检查锚环和锚头垫板的孔洞棱角是否倒圆,不合格者需更换。 ⑤当夹片内缩量过大,超过规定数值时,采用下述方法减小夹片内缩量的措施:

a:将夹片拔出来,重新张拉顶锚。

b:当锚环硬度太低时,往往多次重复张拉都起不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应更换锚环。

3)另外还需注意几点:

A、现场有专职的电工负责施工用电,注意安全用电。预应力张拉必须由有经验的持证上岗人员进行,并有技术人员或张拉工长在场值班。每次张拉都坚持现场填写原始张拉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师当场签字。

B、张拉机具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并应经常维修和定期检验。 C、开始预应力张拉前,千斤顶、油泵和压力表必须编号配套,在计量站标定校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千斤顶按规范规定时间定期检校,油泵严重漏油、部件损伤,以及延伸量出现系统性偏差等情况下应重新标定。

8

D、张拉完成后,按规范要求:每束钢绞线断丝、滑移总和不超过有关规范规定的断丝数;每个张拉横断面断丝、滑移总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规定百分数。

E、锚具和夹具的类型必须符合预应力张拉时需要,利用预应力钢材与锚、夹具组合件进行张拉试验出的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钢绞线抗拉强度的90%,锚、夹具必须经过部级技术鉴定和产品鉴定,出厂前由供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证明书。进场后对锚具,夹片由供货厂家提供质量保证书,并随机抽样送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工具锚、夹片应保持干净,每次完成应都要用棉纱擦干净,并涂上退锚油,工具锚工作时应定时涂一些退锚润滑油。

锚板锥孔与夹具片锥面经常用金相沙纸加研磨膏手工研磨,使之非常光亮,从而保证夹片进退方便,可多次使用。工具锚安装要与工作锚,限位板、千斤顶保持在同一轴线,使钢绞线受力均匀,保证张拉的质量。

8.安全技术和注意事项:

张拉三角架要搭设牢固。千斤顶安装必须与端部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

操作高压油泵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压力表,给油回油要缓慢平稳,应戴护目镜,防止油管破裂时或接头不严时喷油伤眼。高压油泵与千斤顶之间所有连接点、紫铜管的喇叭口或接头必须完好无损,并应将螺母拧紧。油压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震、跳表等情况,必须待其重新稳定才能使用。

张拉时,千斤顶两端严禁站人,闲杂人员不得围观,预应力施工人员应在千斤顶两侧操作,不得来回穿越并应设置防护罩。高压油泵应放在构件端部的两侧;拧紧螺母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预应力钢材位置的侧面。张拉完毕后,稍等几分钟再拆卸张拉设备。

雨天张拉时,应搭设防雨棚,防止张拉设备淋雨;冬季张拉时,张拉设备应有保暖措施,防止油管和油泵受冻、影响操作。

张拉区域应有明显标识,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张拉场地。 9.压浆

张拉完成后24h内必须进行压浆。钢绞线张拉完毕后,观察预应力钢绞线和锚具,待其稳定后,即可进行压浆。压浆前先用棉纱将锚

9

T梁张拉方案分析

拉控制应力的бcon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测量。预应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mm),可按①式计算;△L=△L1+△L2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konh3hpg91cf865breu5a66i6tmib010u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