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学科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

(学科专业代码:0501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能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热爱祖国,有敬业精神,有职业道德,具有本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基本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三贴近”的基本意识和科学的价值观。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三)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进行语言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能胜任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解决与语言、文学、文化等课题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用外语撰写学位论文摘要。

(五)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一)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在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上,把有关的语言学知识和理论运用于某些具体社会生活领域。狭义应用语言学一般指语言教学,尤其指第二语言的教学和外语教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则范围较广。现代应用语言学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与狭义的应用语言学融为一体,主要研究语言教学、双语现象、双语教学、语言测试、语言的变体、语言与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信息处理、实验语音学、计算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的问题。

(二)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间关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关注语言结构的变异与社

1

会结构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语言关系、语言观念、双语现象、语言政策等问题,研究因阶层、行业、性别、身份、职业、年龄、地理、国界等的不同而产生的语言变异。从社会的角度来观察语言,可以发现语言因受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和变异;而从语言的角度又能反观到人类社会的某些特征和变化。

(三)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教学中所涉及的语言学、文化学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学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或另一种外语)理论与应用基础的,对汉语及中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有较全面了解的,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能力的,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涉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四)秘书语言学

秘书语言学是研究秘书语言的形成、特点、风格、发展规律及实际应用的一门语言科学。主要注重公文写作语言、秘书语言、古代应用文体,中外秘书比较方面研究,培养学生能较好地进行语言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能胜任语言学理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修辞学、秘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解决与语言、文学、文化等课题相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原则上为3年,累计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和保留入学资格)。少数优秀研究生,符合《云南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提前毕业暂行规定》的条件,经本人申请,指导教师同意,学院与研究生部批准,可以提前一年毕业。凡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规定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允许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成立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的专家组成的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相关学业。

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注意因材施教,鼓励和发挥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学科专业需要,有计划地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课。

学生入学后,在学院组织下实行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

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年内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报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并送研究生部备案。在执行中若有个别需要改动,应经指导教师与研究生本人研究后,报学院主管领导批准,并报研究生部备案。

建立必要的筛选制度,严格进行考核,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一)课程设置基本要求

根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确定硕士研究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本着“加强基础、体现前沿、突出特色、兼顾应用”的基本原则,确定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避免因人设课的现象。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开阔思路,使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的提高。

(二)学分基本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即可毕业。其中学位公共课7学分,学位基础课9学分;学位专业课6学分;选修课8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1: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课程 类型 课程编码 9001 9002 学位 公共课 9003 1068100003 必修课 1068100004 150501022001 学位 基础课 150501022002 150501022003 150501023001 学位 专业课 150501023002 150501023003 选修课 150501024001 专业选修课 150501024002 150501024003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综合英语(一) 综合英语(二)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方法 语言调查 对外汉语教学 方言学 语言信息处理 语用学 现代修辞学 社会语言学 历史语言学 3

18 1 是 考试 学时 36 学分 2 是否 学位课 是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考试 开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任选一门) 考试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8 (任选四门) 6 9 合计 学分 7 36 36 54 54 54 36 36 36 36 36 36 2 2 3 3 3 2 2 2 2 2 2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150501024004 150501024005 150501024006 实践环节 学术活动 150501025001 汉语音韵学 汉语词汇专题研究 文字学 教学实践 36 36 36 2 2 2 2 否 否 否 否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至五学期 4 第一至五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不计学分 必修环节 科研实践 学术报告 150501025002 专题讲座 150501026001 现代汉语 语言学概论 与本科生随堂听课 否 否 自修 自修 2 否 考查 补修课 150501026002

课程设置2:秘书语言学方向

课程 类型 课程编码 9001 9002 学位 公共课 9003 1068100003 必修课 1068100004 150501022001 学位 基础课 150501022002 150501022003 150501023001 学位 专业课 150501023002 150501023003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50501024001 150501024002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综合英语(一) 综合英语(二) 公文写作语言研究 中国古代公文研读 语体学 中国古代应用文体研究 秘书语言应用与研究 秘书工作案例研究 跨文化交际研究 社会语言学 18 1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学 时 36 学 分 2 考核方式是否 (考试/考学位课 查) 是 考试 开设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任选一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8 (任选四6 9 合计 学分 7 54 54 54 54 54 36 36 36 36 36 2 2 3 3 3 2 2 2 2 2 4

150501024003 150501024004 150501024005 150501024006 实践环节 学术活动 150501025001 修辞学 中外秘书研究 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语言逻辑 教学实践 36 36 36 36 2 2 2 2 2 否 否 否 否 否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至五学期 门) 必修环节 科研实践 学术报告 150501025002 专题讲座 150501026001 现代汉语 秘书学 与本科生随堂听课 否 否 自修 自修 2 否 考查 4 第一至五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不计学分 补修课 150501026003

(四)课程设置说明

1.研究生学习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的主要任务是围绕专题方向撰写毕业论文。第五、第六学期导师应着重对本研究方向研究生进行社会调查、教学科研实践和毕业论文的开题论证、撰写与答辩的指导。具体指导方式可多样化。2.实践环节。研究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项目等实践活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并在研究生网站登记,经审核通过,即可获得2学分。3.学术活动。由学院统一安排“研究生导师学术讲座”和“研究生论坛”(研究生自行组织,导师自愿参与指导、点评)。研究生参加“导师学术讲座”至少10次,在“研究生论坛”主讲不少于2次。4.补修课程。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入的学生,必须补修2门以上本学科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补修课程不计学分。5.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的部分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相互通用。

(五)考核方式

本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必修课程考核原则上采用考试方式;社会调查、学术活动、教学实践、专题讲座、文献综述等教学环节及选修课采用考查方式。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低于60分的为不及格;考查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等五级评定。不及格的课程或必修环节不能取得相应的学分。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补考,需要重修。学位论文必须进行答辩,成绩按优秀、通过、不通过计。

六、中期考核

为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按《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试行办法》的要求,对本专业研究生实行公开、公正的中期考核。考核时间为第三至四学期。考核内容为

5

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和健康状况等方面。参加考核的研究生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认真填写《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表》,由指导教师和学院考核小组提出评议意见。研究生考核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根据考核结果分流处理。本专业研究生考核为“合格”以上方可进入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阶段。

七、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处于本研究方向的前沿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经过认真调查研究,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或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和社会调查,在充分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与导师讨论后确定学位论文题目。

(二)论文开题

第四学期期末之前提出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并按有关规定和程序作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时必须有规范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综述,说明自己的研究与前人或别人的研究之区别;二是研究的总体设计,说明研究什么和如何研究,三是参考文献。

(三)论文撰写

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不良学术行为。至少用一年的时间撰写,在论文答辩前二个月交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并达到公开发表水平,一般在五万字左右。

(四)论文评阅和答辩

论文经导师同意推荐答辩后,在答辩前两个月,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聘请与论文有关学科的专家评阅论文。论文答辩工作在提出申请并交出论文后二个月内进行完毕。答辩前应先审阅评阅人的评语,方能进行答辩。

6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学科专业代码:050102)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能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热爱祖国,有敬业精神,有职业道德,具有本学科系统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ko3o4xl6t97tl37kuug5o77k30e8m00qr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