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流行性腮腺炎腮肿的特点:
A.以耳垂为中心的漫肿B.边缘不清C.皮肤略红D.触之有压痛及弹性感E.不破不溃
6.*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解毒,凉血活血B.清热解毒,消肿散结C.清热解毒,活血散结D.清热解毒,化痰散结E.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7.治疗温毒在表证流行性腮腺炎首选方剂是:
A.普济消毒饮B.五味消毒饮C.银翘散D.荆防败毒散E.柴胡葛根汤 8.*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哪一种说法欠妥当?
A.冬春季节较多B.好发于3—5岁小儿C.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D.可伴发睾丸疼痛E.以耳垂为中心,肿胀边缘清楚发红
9.叶某,女性,3岁,低热2天后,一侧腮部肿痛,继而另一侧亦肿痛,边缘不清,触之疼感,咀嚼不便,咽痛,舌红,苔微黄,脉浮散,治疗首选方应是: A.五味消毒饮B.普济消毒饮C.银翘散D.清瘟败毒饮E.柴胡葛根汤 10.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毒窜睾腹,首选治疗方剂是:
A.五味消毒饮B.黄连解毒汤C.橘核丸D.龙胆泻肝汤E.银翘散 11.治疗热毒蕴结型流行性腮腺炎首选方剂是:
A.普济消毒饮B.五味消毒饮C.荆防败毒散D.清瘟败毒饮E.黄连解毒汤 12.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采取什么时间隔离治疗至腮肿消退:
A.2天以后进行隔离B.5天左右隔离C.即可隔离D.7天左右隔离E.以上均不是 13.流行性腮腺炎的潜伏期是:
A.1—3周B.2—3周C.1—7周D.5—10天E.40天左右 14.* 流行性腮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可见:
A.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B.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D.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E.血象正常,无改变 (二) 多项选择题:
1.*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点有:
A.以耳垂为中心漫肿B.边缘不清,皮色不红C.压之疼痛,有弹性D.颌下疼痛,肿块,边缘清楚E.耳垂下红肿热痛 2.* 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特点有:
A.多见于冬春季节B.多发于3—5岁小儿C.发热D.耳下腮部漫肿疼痛E.可并发少腹疼痛,睾丸肿痛
3.古籍医书中,流行性腮腺炎又名:
A.虾蟆瘟B.鸬鹚瘟C.痰毒D.发颐E.流行性腮腺炎 4.*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机是:
A.感受风温邪毒B.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C.热毒内盛,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窍D.邪毒引睾窜腹E.痰热阻滞颈及颌下 5.*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原则是:
A.清热解毒B.疏风解表C.消肿散结D.化痰消肿E.开窍熄风 6.*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常用方剂有:
A.五味消毒饮B.柴胡葛根汤C.龙胆泻肝汤D.凉营清气汤E.普济消毒饮 7.流行性腮腺炎的外治疗法有:
A.大黄、胡连、胆星、吴萸研末调敷涌泉穴B.鲜仙人掌捣泥或切片贴患腮C.青黛粉与清水调涂患腮D.紫金锭调涂患腮E.龙胆紫药水外涂患腮 8.* 流行性腮腺炎毒窜睾腹的症状可见:
A.腮部肿胀渐消B.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疼痛C.可伴少腹疼痛D.可伴胃脘部疼痛E.腮部肿胀逐渐明显 二、 填空题:
1.*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受 ,壅阻 引起的时行疾病。
2.由于流行性腮腺炎颊部肿胀如蛙腹,或如鸬鹚颈部,古人又有 , 之称。 3.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部,邪毒 ,则可伴有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痛。 4.* 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特征是 , 。
5.* 流行性腮腺炎温毒在表的治法是 ,方药以 。 6.* 流行性腮腺炎的变证有 , 。
7.流行性腮腺炎邪陷心肝时,其治法应是 ,方药选用 。 8.发现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时,应 治疗,直至腮肿完全消退。 三、 改错题:
1.* 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受风热邪毒,壅阻厥阴肝经引起的时行疾病。 2.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两季较易流行。
3.* 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阳明胃经与痰热相搏,凝滞耳下腮部。 4.流行性腮腺炎初病时可有发热,5—7天后,以耳垂为中心红肿。
5.热毒蕴结型流行性腮腺炎的治法是疏风清热,散结消肿,方药选用柴胡葛根汤加减。 6.腮腺肿胀约经10—12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2—3周。 7.* 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原则是疏风清热,祛瘀散结。
8.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期间,易感儿应留察预防3周,以避免传染。 四、 名词解释: 1.* 腮腺管口 2.发颐 3.痰毒 4.鸬鹚瘟 5.蛤蟆瘟 6.* 引睾窜腹 五、 简答题:
1.* 什么叫流行性腮腺炎?其临床特征如何? 2.*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3.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怎样应用? 4.何为引睾窜腹? 六、 论述题:
1.* 流行性腮腺炎的变证有哪些?其症状.治法和主方如何?
2.如何理解普济消毒饮既可用于热毒蕴结型又可用于温毒在表型流行性腮腺炎? 3.试述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注意事项。 七、 病例分析:
赵某,男性,4岁,发热2天,右侧耳下肿痛半天,微恶寒,轻咳,缘患儿2天前突觉发热,微恶寒,咽干不适,体温持续于T37.8oC~38.3oC间,今发现右侧耳下肿痛,张口及咀嚼时疼痛,自服退热药未获好转而来诊,症见右耳垂下肿胀,压痛,边缘不清,右侧口腔臼齿上方粘膜可见红肿充血点,咽充血+,扁桃体肿大Io,心肺正常,舌红,苔薄微黄,脉浮散。
写出诊断,辨证分型,证候分析,治法,代表方药。 一、 选择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E 5.C 6.B 7.E 8.E 9.E 10.D 11.A 12.C 13.B 14.C (二) 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E 3.A.B.E 4.A.B.C.D 5.A.C 6.B.C.D.E 7.A.B.C.D 8.A.B.C 二、 填空题:
1.风温邪毒、少阳经脉 2.虾蟆瘟,鸬鹚瘟 3.引睾窜腹
4.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 5.疏风清热,柴胡葛根汤加减 6.邪陷心肝,毒窜睾腹 7.清热解毒,凉营清气汤加减 8.及时隔离 三、 改错题:
1.风热~风温,厥阴肝经~少阳经脉 2.夏秋~冬春
3.阳明胃经~少阳经脉,痰热相搏~气血相搏 4.5—7天~1—2天,红肿~漫肿
5.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柴胡葛根汤~普济消毒饮 5. 0—12天~4—5天,2—3周~1—2周 6. 疏风清热~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消肿散结 7. 留察预防3周~少去公共场所 四、 名词解释:
1.腮腺管口—位于口腔粘膜臼齿上方。
2.发颐—多发于其它病后颐颌部位肿胀疼痛的化脓感染疾病。
3.痰毒—以颌下疼痛,可扪及花生或鸽蛋大小的肿块,边缘清楚,触痛。
4.鸬鹚瘟—民间俗称,《疡科心得》称:鸬鹚瘟毒,因一时风温偶袭少阳,络脉失和所致,生于耳下。
5. 蟆瘟—民间俗称,以腮腺肿大,肿胀如蛙腹,《温病条辨》“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正面赤,俗名蛤蟆瘟。”
6.引睾窜腹—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互为表里,邪毒窜走厥阴,引起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 五、 简答题:
1.流行性腮腺炎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特征。
2.病因为感受风温邪毒,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致腮部漫肿疼痛,或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致昏迷.抽搐;或邪毒引睾窜腹致少腹疼痛,睾丸肿痛。
3.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病初温毒在表,需配合疏风解表;毒陷厥阴,佐以熄风开窍;毒窜睾腹者,佐以清肝泻火,活血止痛。应结合外治疗法。
4. 睾窜腹是流行性腮腺炎变证之一,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与足少阳胆经相互表里,风温邪毒内传厥阴肝经,蕴结不散致睾丸肿胀疼痛,少腹疼痛。 六、 论述题: 1.(1)邪陷心肝
症状:高热不退,神昏,嗜睡,项强,反复抽风,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头痛,呕吐,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熄风开窍。 方药:凉营清气汤加减 (2)毒窜睾腹
症状:腮部肿胀渐消,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疼痛,或伴少腹疼痛,痛甚者拒按,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肝泻火,活血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普济消毒饮的应用,《温病条辨?上焦篇》说“俗名大头温,蛤蟆温者,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黄连,三、四日加之佳。”因病在上部,故除去柴胡,升麻的升提药。初起病一、二日之间,除去黄芩、黄连之苦寒药,免引邪入里,三、四天后,热邪盛,再加黄芩、黄连以清热,由此可见,普济消毒饮在临床应用上,既可用于热毒蕴结型,也可用于温毒在表型流行性腮腺炎。 3.预防注意事项:
(1) 流行期间,易感儿应少去公共场所,以避免传染。
(2) 发现患儿应及时隔离治疗,直到腮肿完全消退,有接触史的易感儿童应留察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