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幽默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白雯
【摘 要】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幽默是一种智慧,语文教学中如果能以风趣、诙谐、幽默而巧妙的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那么,语文课堂必然满堂生辉,情趣盎然,求得“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期刊名称】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6(000)017 【总页数】1
【关键词】幽默艺术 笑 语文教学 运用 教师话题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在自己二十余年的课堂教学生涯中,不乏欢声笑语,也许是自己喜欢幽默的缘故,我的课堂总喜欢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在上课过程中偶尔开开玩笑,弄一些小插曲,看到一张张充满笑容的、稚嫩的笑脸,上课就成了一种享受。如何运用幽默,用好幽默,我想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历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口诀助记法
所谓“口诀助记法”,就是在学习或复习时,尽量利用或创造一些有趣的办法,把原来不大有趣味、甚至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改造成趣味盎然的材料来帮助记忆。比如用编绕口令助记的方法来让学生识记。如:“烧、浇、晓、绕、挠、侥、饶”这六个字学生经常会混淆不清,我就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拂晓,左边绞丝弯弯绕,换上提手是阻挠,依靠别人是侥幸,
丰衣足食才富饶;右边一共是六笔,多加一点就错了。”这样学生只要背出绕口令,不仅不会读错,也不会误写了。
二、联想记忆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文学常识,枯燥的学习和死记硬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成效,进而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把复杂的内容缩减,把生硬的文字进行智慧的加工,并用趣味性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在加深理解记忆的同时,也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可谓一举两得。如:教学唐宋八大家,那八个人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对此我很是头痛,于是我仔细观察这几个人名,寻找其中的规律,编成了一个顺口溜:“寒柳三苏欧王曾”,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寒冷的冬天,柳树经过严寒洗礼后第三次苏醒过来,欧王对柳树曾经遭受的磨难十分同情。”同学们听了这种有趣的解释,会心地笑了,头脑中有了这样一种意象,自然记得牢。“寒柳”指韩愈、柳宗元;“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欧”指欧阳修;“王”指王安石;“曾”指曾巩。“寒柳”是唐代,其余六位是宋代的,这样一来,学生利用联想记忆法,很快就记住了唐宋八大家,而且连八大散文家所处的朝代也记住了。
三、谜语引入法
好的导入往往事半功倍,猜谜语是学生十分喜欢参与的游戏形式。猜谜语导入新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整个课堂也呈现出轻松活跃的气氛,从而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回声》一文时,可以这样设计谜语:“住在深山坳,谁也捉不到,你喊他也喊,你叫他也叫。近听听不见,远听有分晓。”学生马上猜出是回声。
四、偷换概念法
概念被偷换得越是隐蔽,产生的幽默效果越是强烈。第一,可以利用概念的多种含义,由一种含义突然向另一种含义转移。例如:有个学生甲私自拿了乙的饭盒,为了启发学生把饭盒送回去,我说:“有个同学的饭盒在自己的家里呆腻了,“长脚”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其实老师早就知道这个饭盒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了,结果它又悄悄地跑回家,还说以后不乱跑了,因为它怕乱跑会迷路,怕迷路后就难得回来了。第二,运用语义双关。因为同一个概念包含一明一暗两层意思,比如学生问我他的那些检讨书中,哪一张写得最好?我说是最后一张,这里就把“文字好”变成了“效果好”,从而使“最后一张”包含了两层意思,表面上好像是指“这些”中的最后一张,而实际是指变好之前所写的最后一张检讨,用双关语对学生提出了迅速改正错误、不再重犯的希望。又如,在考试之前,可以对那些喜欢作弊的学生提醒说:“争取考个好成绩,但不能想方设法”。
五、运用反语法
反语即说反话,要求是声东击西,“睁着眼睛说瞎话”,把真话往反里说,把反话说绝,说得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形。例如,对班上学生抽烟的现象我进行这样幽默的批评:“今天我向大家讲讲吸烟的好处:第一,可以防小偷。吸烟会引起深夜的剧烈咳嗽,小偷怎么敢上门呢?第二,可以节省衣料。咳久了就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些。第三,可以演包青天,从小吸烟,长大了脸色黄中带黑,演包青天不用化妆。第四,永远不老,因为有资料统计,吸烟的历史越长,越短命,当然活不到老了。”正话反说,使严肃的说教反而显得生动有趣。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