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0Ω场合,每一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允许不超过30Ω,但不得少于3处;
3、发生对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手持或移动保证故障持续时间不超过0.4s,配电或固定时间不超过5s;
4、工作接地合格,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不超过10Ω; 5、PE线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PE线支线不得串联;
6、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 有机械防护的PE线不得小于2.5 mm2,没有机械防护不小于4 mm2,铜制不小于10 mm2,铝制不小于16 mm2,系电缆芯线不小于4 mm2; 7、等电位连结提高TN可靠性。 △ 其他电击预防技术:
1、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Ⅱ类设备,“回”形标志,工作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保护绝缘电阻不低于5MΩ,加强绝缘电阻不低于7MΩ;
2、安全电压(特低电压):我国规定工频安全电压有效值限值为50V,额定值有42 V、36 V、24 V、12 V和6 V,特别危险环境42V,水上作业6V;
3、电气隔离:电气隔离的电源变压器必须是隔离变压器,保证电源电压≤500V,线路长度≤200m;
4、漏电保护(剩余电流保护):用于防止间接接触电击和直接接触电击,也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测一相接地故障,保护装置额定不动作电流不得低于额定动作电流的1/2。 △ 雷电种类:直击雷(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时间不超过500ms)、感应雷(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雷球。
△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危险行业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重要意义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直击雷防护: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 △ 二次放电防护:第一类不小于3m、第二类不小于2m。
△ 感应雷防护:将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mm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起来。 △ 静电的特点:电压高、泄露慢、影响因素多。
△ 变配电站宜设企业上风侧,地势低洼处不宜建,门向外开启,长度超过7m高压配电室,长度超过10m低压配电室应有2个门。
△ 铝导体与变压器的连接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 10kV变压器壳体距门不小于1m,距墙不小于0.8m,地面高出室外1.1m。
△ 室外变压器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5m,裸导体距离地面不小于3.5m,变压器台高度不低于0.5m,围栏高度不低于1.7m,壳体距围栏不小于1m,变压器操作面距离围栏不小于2m。
△ 变压器运行偏差不超过额定正负5%,低压最大不平衡电流不超过额定25%,上层油温不超过85℃。
△ 干式变压器安装场所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70%。
△ 电压器环境温度不超过40℃,空气湿度不超过80%,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受阳光直射玻璃窗白色。
△ 高压开关分类: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温度不超过75℃)、高压负荷开关。 △ 架空线路:木电杆梢径不小于150mm,夹角不小于45℃,拉线穿过公路高度不小于6m,拉线绝缘子高度不小于2.5m。
△ 电缆线路:三相四线系统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电缆直接敷设不得应用非铠装电缆。 △ 落地安装的配电柜底面高出地面50~100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1.2~1.5m,柜前方0.8~1.2m无障碍物。
△ 电动机电压波动不超过-5%~+10%,电压不平衡不超过5%,电流不平衡不超过10%,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Ω。
△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安全使用条件:Ⅰ类设备必须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在潮湿或金属构架等作业,必须使用Ⅱ、Ⅲ类设备,绝缘电阻合格,Ⅰ类设备不低于2 MΩ、Ⅱ类设备不低于7 MΩ。
△ 电焊设备:高度触电危险环境中安装空载自停装置,弧焊机电源线上装隔离电器、主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二次侧接焊钳的一端不允许接地或接零。弧焊机一次绝缘电阻不低于1 MΩ,二次绝缘电阻不低于0.5 MΩ。 △ 刀开关额定电流应大于负荷电流的3倍。
△ 低压断路器:动作电流调整范围为额定电流4~10倍,触头磨损超过1/3更换。 △ 爆炸危险物分为: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汽薄雾,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
△ 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0区(连续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1区(预计周期或偶然出现),2区(不出现或短时间偶然出现)。
△ 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10区(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11区(正常运行不出现,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
△ 火灾危险环境:21区(可燃液体)22区(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23区(固体状可燃物质)。 △ 防爆电气线路:爆炸危险环境等级1区用铜芯,剧烈运动用多股铜芯,矿井下不得用铝芯。
△ 电气线路连接:1区用隔爆型接线盒,2区用增安型接线盒。 二、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 燃烧三要素:氧化剂、可燃物、点火源。 △ 火灾分类:A固体、B液体、C气体、D金属。
△ 火灾发展规律: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熄灭期。 △ 灭火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
△ 灭火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点火源、阻止火势蔓延。 △ 七氟丙烷灭火剂FM—200、混合气体IG—541值得推广。 △ 高倍数泡沫灭火剂发泡倍数201~1000倍。 △ 易燃易爆场所严禁使用铁制工具,用铜或木。
△ 低层建筑层数不超过4层,楼梯间首层对外出口设置距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 高层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 室外疏散楼梯最小净宽不小于0.9m,倾斜角不大于45度,栏杆扶手高不小于1.1m。 △ 疏散走道距离住宅门不超过15m、人员密集处不超过30m。
△ 人员密集安全出口门不设门槛,门内外1.4m范围无踏步,安全出口相互距离不小于5m。
△ 疏散通道指示标志牌距离地面不大于1m,标志间距不大于20m,袋形走廊尽头离标志不大于10m。
△ 标志在门框上距天花板不小于0.5m,位于门边,距面不小于2 m。 △ 悬挂室内大厅,距离地面高度不小于2m。
△ 疏散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0.5lx,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m,5秒内切换应急电源。
△ 搅拌灭火适用扑救储罐、容器、反应器内高闪点的液体火灾。 △ 剧院吊灯掉落时间一般在起火后15~20min。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触发元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电源。 △ 灭火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不使用船舶,海上石油平台,储存液化径场所)、泡沫(卤和二氧化碳适用扑救A类火灾中一般固体物质表面火灾,二氧化碳适用扑救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 灭火器适用范围A(水、泡沫、磷酸按盐干粉、卤) B(干粉、泡沫、卤、二氧化碳,不得用化学泡沫) C(卤、二氧化碳、干粉) D(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解决)
△ 手提示顶部距离地面高度小于1.5m,底部距离地面不小于0.15m。 △ 爆炸分类:物体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炸。 △ 按反应相态分:气相爆炸、液相爆炸、固相爆炸。 △ 链式反应历程:链引发、链传递、链终止。
△ 压力对爆炸极限影响:在0.1~2.0mpa压力下对爆炸上限影响较大,压力大于2.0mpa爆炸范围扩大。
△ 容器材料传热性好,管径越细爆炸极限范围变小。
△ 粉尘爆炸特点:破坏程度大、爆炸感应期长、有产生二次爆炸可能。
△ 粉尘爆炸危险性主要特征参数: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最低着火温度、粉尘爆炸压力及压力上升速率。
△ 民用爆破器材分类:工业炸药、起爆器材、专用民用器材。 △ 火药燃烧特性:能量特征、燃烧特征、力学特征、安定性、安全性。
△ 炸药爆炸三特征:反应过程的放热性、反应过程的高速度、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气态物质。
△ 爆炸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初始压力达100mpa以上。
△ 工厂布置成矩形。
△ 电气设备防爆:Ⅰ类场所不安装电气设备,仪表本质安全型,Ⅱ类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不超过允许表面温度,Ⅲ类密封型、防水防尘型设备。
△ 烟花爆竹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磺和木炭两种原料混合粉碎。 △ 粉碎和筛选原料作到三固定:固定厂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 压药和造粒工房药物升温不超过20℃。 △ 烟花爆竹防火防爆措施: 1、领药时“少量多次勤运走”; 2、严禁铁制工具;
3、钻孔切割每间工房定员2人,人均不少于3.5m2,严禁长时间使用同一件工具; 4、封口操作间主通道宽度不少于1.2m,人均不得超过装药工序限量的2倍;
5、手工生产硝酸盐引火线每人每次限量领药1kg,机器生产限量2台机组,不超过2.5kg,氯盐酸引火线单房单机单人限量0.5kg。
△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配备占本企业从业人员总数1%以上,至少1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锅炉
△ 锅炉工作特性:爆炸的危险性、易于损坏性、使用的广泛性、可靠的连续运行性。 △ 安全阀:每年检验定压一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并做好记录。
△ 压力表:应在工作压力1.5~3倍,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最高压力红线标志,每半年校验一次,铅封完好。
△ 水位计:每台锅炉至少装2只独立水位计,额定蒸发量小于0.2t/h可只装1只。 压力容器
△ 装有安全阀的压力容器,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阀开启压力或爆破压力。 △ 易燃介质: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值之差大于等于20%的气体,如一甲胺、乙烷、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