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1.管理的定义
(1)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下的定义: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对管理下的定义:确切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对管理学下的定义:管理即制定决策。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认为: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5项要素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现代管理大师哈罗德·孔茨对管理下的定义: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他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个职能,管理的目标就是创造盈余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管理就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加有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4个职能。 综合以上各种管理的定义,可给出如下定义: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运用和整合组织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来协调组织中的群体行为,达成组织既定目标和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2.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的,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能协调一致,有序进行,以提高生产的效率的客观要求。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它要代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一定阶级的意志,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要求。因此从管理学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主义的管理和资本主义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3.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人们通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已经抽象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人们一方面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身的管理实践,解决新的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管理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而且还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科学没有,也不可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他只是探索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导人们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又是一门艺术,即利用系统化的知识——科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创造性的艺术。
二、管理的要素、职能、任务和作用 1.管理的要素:
(1)管理主体: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组织的核心人物)和中层、基层管理人员)
(2)管理客体: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即管理的收受者(包括组织中的一般成员、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和与组织的扩张和发展相关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
其他组织)
(3)管理目标:管理活动努力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的 (4)管理职能和管理手段: 2.管理的职能
(1)计划:制定要达到的管理目标,并事先确定实现目标所需的正确的行动方案。
(2)组织:对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其他实现目标所需资源的分配与协调。 (3)领导:指导、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并与员工个人或群体沟通的管理活动。 (4)控制:衡量和纠正下属人员的各种活动,从而保证事态的发展符合计划的要求。
3.管理的任务
(1)实现本组织的特殊目的和使命 (2)使工作富有活力,员工有所成就 (3)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 4.管理的作用
(1)管理是使各种可能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的基本条件
(2)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加速社会进步的杠杆
(3)管理可以使科学技术这个最先进的生产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管理制约着生产力总体能力的发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三、管理学
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要素 (2)研究如何高效率地组织生产过程
(3)研究和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 2.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 (2)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3)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4)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正在不断发展的科学 (5)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 3.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①辩证唯物论 ②系统方法
③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④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管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①归纳演绎的方法 ②比较研究法 ③案例分析法 ④实验研究法 ⑤历史研究法
三、管理者
1.定义: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担负管理职能的人,即担负对他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2.分类
高层管理者(决策者)、中层管理者(战术管理者)、基层管理者(作业管理者)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从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和内容来看,管理学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一、古典管理理论
以美国的泰罗、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等为代表,以他们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为标志。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1)内容
①制定标准定额
②科学地挑选与培训工人,选择“第一流的工人” ③实施标准化管理
④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⑤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 ⑥实行职能工长制
⑦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⑧倡导劳资双方彼此合作、协调,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泰罗认为是管理的实质)
(2)科学管理的原则 ①定额原则 ②标准化原则 ③高工资原则 ④惩罚原则
(3)科学管理的贡献与局限性
贡献:通过管理科学化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利润;提高效率的决定因素不是经验,而是科学的管理体制的创新;通过管理者与工人的职责分工,扩大劳资之间利益相关性与调和矛盾的可能性。
局限性:首先,对管理活动中的人的看法,虽然从“工具人”发展到“经济人”,但把经济利益作为人的唯一动机,实质上又回到了经济的 “工具人”阶段。其次,忽略了人除了经济目的以外的其他多种需求,对管理活动中的人的需求因素没有充分考虑。
2.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1)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①管理职能与管理要素
a.经营包含6种职能:技术职能、商业职能、财务职能、管理职能(最重要)、安全职能和会计职能
b.管理职能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②一般管理原则(14条管理原则)
管理学知识点整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