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学习目标1、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2、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预习自学
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① 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2)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3)阶级上:资产阶级要求冲破② ,实行民主制度;陈独秀等先进分子力图思想启蒙,掀起③ 运动。
4)袁世凯:废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掀起④ 逆流。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兴起标志:陈独秀于1915年,在上海创办⑤《 》,发表《敬告青年》,提倡⑥ ,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从第二卷起,改名⑦《 》,1917年迁至北京。
2)代表人物:⑧ 等编辑和主要撰稿人。
3)活动基地:蔡元培在北大实行⑨“ ”方针,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新青年》和⑩ 分别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活动基地。
《 新 青年 》 的 新诞生 文化 运 动与 马 克思1.主要内容: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其中“民主”指① ,“科 主学”指② 。 义的新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③“ ”口号。 传文 播化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运 开始标志:胡适发表④《 》,陈独秀发表⑤《 》文学革命由此 动开始。代表人物:鲁迅的⑥《 》成为反封建内容和白话文形式有机结合的 新文学典范。 2.历史作用: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 2)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五四运动前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发表①《 》②《 》③《 》,主张学习俄 国,改造中国,号召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马克 思2.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李大钊:主编④《 》,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⑤《 》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义传3.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早期组织和刊物: 入1)早期组织:北京⑥“ ”、湖南“俄罗斯研究会”; 中2)工人刊物:⑦《 》《劳动者》和《劳动音》。 国 三、合作探究1.新文化运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的?说说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实质。
2. 为什么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意欲何为? 4. 何谓旧道德?你怎样看待“打到孔家店”这一口号?
5.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怎样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6.(1)如何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2)怎样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如何认识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四、检测反馈知识点1 《新青年》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 C.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重要标志是
A.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鲁迅发表《狂人日记》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提倡民主与科学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文化运动中通过白话小说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学家是 A.陈独秀B.李大钊 C.鲁迅D.吴虞 5.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6.新文化运动中与文学革命无关的文章是
A.《狂人日记》 B.《文学改良刍议》C.《敬告青年》D.《文学革命论》 7.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集中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实质是 A.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B.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C.彻底反对儒家思想D.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知识点3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8.在当时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9.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A.放弃了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B.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C.过激的倾向得到纠正D.因为阵营内部分化而陷于瘫痪状态 10.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其成员
A.对文学革命的理解不同 B.对中国传统礼教的认识不同
C.对科学和民主观念的宣传方式不同 D.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同
11.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争,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是
A.加入革命党,发动工农群众 B.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12.围绕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打到孔家店”的口号,高二(1)班展开学术评论。你认为哪一评论是不妥当的?
A.体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理性认识B.本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C.有积极的作用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13.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A.取得了重大突破 D.被全社会所认同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材料二 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管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
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自传》
材料三 《劳动界》第七期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成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成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成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请回答:(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中的“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指的是什么事情?“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指的是什么曙光?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倾向于接受马克思主义?在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谁?
(3)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他们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向工人宣传?
五、能力提升 ★15.(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后,成为后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但遭到胡适等人的激烈反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过时,反对马克思主义。
(1)结合所学内容想一想,既然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为什么会遭到胡适等人的反对?
(2)你是否同意马克思主义已过时的论调?为什么?
学案(15)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点1《新青年》的诞生 ①民主自由、平等、博爱②封建思想牢笼③新文化④尊孔复古⑤青年杂志⑥民主与科学⑦新青年⑧李大钊胡适、鲁迅、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⑩北京大学 学点2.新文化运动①民主思想与民主制度②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③打倒孔家店、④文学改良刍议⑤文学革命论⑥狂人日记 学点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②庶民的胜利、③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④马克思研究专号、⑤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⑥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⑦劳动界 1.【解析】选A。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不可替代的基本条件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实再认再现能力。 3.【解析】选A。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德先生”与“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 4.【解析】选C。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各个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是有一定区别的,通过白话小说抨击礼教的应该是鲁迅,他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都是这类作品的代表。 5.【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思想,
有力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才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 6.【解析】选C。此题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过程的把握。《敬告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开始时期宣传民主与科学的代表作品,而不是文学革命的代表。 7.【解析】选B。前期新文化运动反对儒家思想,其实质不仅仅在于反对儒家思想,而且更注重从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因为儒家思想就是封建制度的思想根源和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8.【解析】选D。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9.【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五四运动后属于第二个阶段,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运动主流。10.【解析】选D。此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的主要表现是胡适和李大钊的争论,而两者争论的焦点是马克思主义是否在中国传播的问题。故选D。 11.【解析】选C。从材料中不难看出,资产阶级的各种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麻木。所以,从这一认识出发,陈独秀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人民的思想。 12.【解析】选A。 “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反映了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专制的愿望,但
是表现的过于偏激,存在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不足,故A项的评价不合理。 13.【解析】选A。文学革命提倡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1920年北京政府颁布的这一法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突破和成果,故选A。
14. (1)作者是李大钊。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曙光。(2)原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十月革命胜利给探索中的中国人指明了出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才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李大钊、陈独秀。 (3)原因: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方式:出版《劳动界》《劳动音》刊物;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创办识字班等进行宣传。 15. (1)原因:胡适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未在中国得到实验检验。
(2)不同意。原因: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顺利地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得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赋予其新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选择朋友要经过周密考察,要经过命运的考验,不论是对其意志力还是理解力都应事先检验,看其是否值得信赖。此乃人生成败之关键,但世人对此很少费心。虽然多管闲事也能带来友谊,但大多数友谊则纯靠机遇。人们根据你的朋友判断你的为人:智者永远不与愚者为伍。乐与某人为伍,并不表示他是知已。有时我们对一个人的才华没有信心,但仍能高度评价他的幽默感。有的友谊不够纯洁,但能带来快乐;有些友谊真挚,其内涵丰富,并能孕育成功。一位朋友的见识比多人的祝福可贵得多。所以朋友要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结交。聪明的朋友则会驱散忧愁,而愚蠢的朋友会聚集忧患。此外,若想让友谊地久天长。这需要技巧和判断力。有的朋友需近处,有的则需远交。不善言谈的朋友可能擅长写信。距离能净化近在身边无法容忍的缺陷。交友不宜只图快乐,也要讲求实用。一位朋友等于一切。世间任一美好事物的三大特点,友谊兼而有之:真、善、专一。良友难遇,如不挑选则更难求。保住老朋友,比结交新朋友更重要。交友当寻可长久之友,如得其人,今日之新交,他年自成老友。最好的朋友是那些历久常新,能与之共享生活体验者。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原。友谊使欢乐加倍,痛苦减半;它是应对厄运的不二良方,是可以滋润心田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