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奇心-教育文档资料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奇心

【文献标识码】C

好奇心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趋向。对于外界未知事物,我们总是满怀期待。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常常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那么什么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何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呢?在此,笔者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好奇心。是学生在认识某一事物或对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指向。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求知欲的发展。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好奇心是极不稳定,同时也是难以维持的。好奇心的激发来源于外部世界的新奇性,它的关注强度和维持的时间与事物的新奇性紧密相关。当一个事物表现出来的新奇性越大。它就越能吸引学生对它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它的关注时间也就越长。相反,新奇性越大的事物,在探知和求证的过程中往往会遭遇挫折,学生的好奇心会在失败和焦虑中锐减。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艺术的调控,把握好度的作用,发挥学生的潜能。

虽然学生的好奇心总是在波动的曲线中前行,但它毕竟是一种优势心理指向,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被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产生是主体自身能动地认识外界事物的一种简单冲动,它诱发了主体认知事物的行为,在探索与求知中获得对于外界事物的充分

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包含着巨大的情感体验。好奇心的产生意味着主体是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认识活动中来的。新颖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了主动接受并愿意去发现、解释问题的期待和渴望。在探究的过程中,如果是一帆风顺,学生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获得成功的喜悦;反之,当新事物难以把握的时候,学生在探求中就会表现出急躁、忧虑的情绪。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后,要对学生的情感活动加以密切的关注。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呢?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学生对于新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只表明了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关注态度,他们往往只是对新事物的表象、色彩、形状或方式产生兴趣,而对于学生的整个认识过程并不发生直接的作用。好奇心只是通过对注意力的加强来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进行实现。而注意力在一节课的分配是不均匀的。众所周知,在一节课堂之上,学生在开始的3-5分钟之内,注意力是不稳定的,他们无法从下课自由活动的思绪中回到课堂的学习中来。随后的25-30分钟之内,则是注意力达到极盛的时期,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会很快地被学生吸收和接受。随着下课铃声的逼近,学生开始躁动,注意力下降。因而,如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极其重要。

在此,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以下的几种方法: 一、从学生已知的相关知识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在讲授《秋水》(节选)时,这样导人课文:由同学们自己谈谈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故事,得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的道理。而《秋水》(节选)讲解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设置好问题的坡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讲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文。老师将海子所描绘的幸福生活一一展现之后,问道:“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诗句中流露的是温暖和幸福。但是,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些词句来限制幸福,是哪些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从明天起”“幸福的闪电”“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老师马上追问:“为什么是从明天起?为什么是幸福的闪电呢?……”通过一阵热烈的讨论,逐一解决问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

三、通过讲授故事。在故事中建立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 如讲解《再别康桥》。在导入阶段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由自读课文中的“桂冠诗人”华兹华斯导人,而诗人徐志摩与华兹华斯同属于浪漫主义派诗人,他们都在追求世间的爱、美和自由。在相互联系中,为诗歌的学习铺垫下三大重点感知内容。

四、结合自身感受和日常生活场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如讲解《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年级的第一篇课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提问的方式――“正处在青春

年华的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的青春激昂与伟人的心灵产生碰撞,顺利地完成本文的学习。 五、制造矛盾,在冲突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讲解郑愁予的《错误》。老师问:“同学们,什么样的词语可以用来修饰和限制‘错误’这一个词语呢?”“严重的错误”“极端的错误”……老师说道:“这些都是一些贬义性的词语,那么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褒义性的词语‘美丽’来修饰‘错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诗歌进行多层次的讨论和研究。

六、以情感体验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虽然情感体验并不能直接参与到认识活动中来,但它却是一个极好的心理向导。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直观而深刻。伟大的灵魂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行动上的内驱动力。散文、诗歌创设的优美意境则能带给学生另一番美景的享受。从“人其境”到“会其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始终贯穿其中,对整个认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干瘪、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已不再有立足之地。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情感体验,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教学方式。如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除了感受作者笔下的语言美、画面美之外,我们还可以以作者的情丝为主线,体味作者的情趣美。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人手,深入体验和分析作者的愉悦和哀愁。在一个圆形结构中解读课文。

好奇心是学生认识世界的新起点。它如同一支强心剂推动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前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的指向,促使着认识活动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好奇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方式,抓住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期,从而不断地改善语文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奇心-教育文档资料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好奇心【文献标识码】C好奇心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趋向。对于外界未知事物,我们总是满怀期待。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常常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吸引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那么什么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何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呢?在此,笔者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好奇心。是学生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jryk3fw0k6x2111f20r4n7xz5eecp00bk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