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物理压强典型例题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4—1),关于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4—1

A.平放时压力最大,压强最小 B.侧放时压力最小,压强最大

C.立放时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 D.三种放法压力一样大,立放压强最大

例2 如图1—4—2所示,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 ( ).

图1—4—6

(1)哪个容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2)哪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最大?

例12 (温州市中考试题)下列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 ) A.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用滑雪板滑雪 D.把刀刃磨薄

例15 甲、乙两个等高的柱形容器,它们的底面积之比为2∶1,且都装满了水,若两个容器的水面上分别浮着质量比为1∶3的两个木块,则甲、乙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 ) A.1∶2 B.1∶1 C.2∶3 D.1∶6 例16 (重庆市中考试题)甲、乙两个长方体,由不同材料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甲=40cm2,S乙=30cm2,高度之比h甲∶h乙=3∶2,密度之比?甲∶?乙=3∶1.

如图1—4—10所示,把甲放在水平桌面上,乙放在甲上,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7000Pa.把乙取下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时,桌面对乙的支持力为多少牛?

图1—4—2 A.气压升高,水温升高 B.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C.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例5 如图1—4—3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受重力10牛,B受重力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__.

图1—4—3

例9 如图1—4—5所示为四个描述离心泵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图1—4—5

例10 如图1—4—6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容器重忽略不计)底面积都相同、高度也相同,如果三个容器都装有同种液体,求:

图1—4—10

例18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1—4—12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1 / 7第 1 页 共 7 页

图1—4—12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 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例19 (北京市中考试题)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9∶4,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 ( ) A.2∶3 B.3∶2 C.1∶1 D.4∶9

例20 (北京西城区模拟题)如图1—4—13所示,A和B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LA和LB,且LB=2LA.将物块A放在物块B的上面的中央.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B对地面的压强是9×103Pa,则A对B的压强是 ( )

图1—4—15

例24 如图1—4—17所示,M为固定在铁架台上两端开口的梯形管,N为轻质塑料片,被水槽中水托住,并封住下端开口.若向M几慢慢注入1kg的水正好能将N压掉;若不注入水,而是将质量是1kg的金属块轻轻地放在N上,则N将________被压掉.(填“会”或“不会”)

图1—4—17

例25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如图1—4—18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管内水银上方为真空,则管内A点的压强为________,槽内B点的压强为________.强为________,槽内B点的压强为________.

图1—4—13 A.1×103 Pa B.1.8×103 Pa C.4.5×103 Pa D.4×103 Pa

例21 (北京市中考试题)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A上,如图14-21(a)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面上,如图1-4-21(b)所示,则A对B的压强与B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是 ( )

图1—4—18

例26 如果有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在它的上端蒙上一层橡皮膜,灌水后,用手堵住开口端倒过来插入水槽中,如图l—4—19所示,放手后,橡皮膜形状是平的?凸起的还是凹进去的?

(a) (b) 图1—4—14

A.1∶3 B.1∶2 C.4∶1 D.1∶1 例22 (北京市中考试题)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等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1—4—15所示.设液体对两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____ 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图1—4—19

2 / 7第 2 页 共 7 页

例27 在水平面上竖直立着A、B两具实心圆柱体,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2∶3,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且pA∶pB=1∶3.把叠放在B上后,B对地面的压强为pB′,则pB与pB′之比是 ( ).

A.11∶9 B.9∶11 C.2∶9 D.9∶2 注意 根据公式p=

公式样?=pgh可知,高达十多米的水柱才能与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大气压强大约能托起10米多高的水柱.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用水银而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的原因.

注意 试管内充满水银时,试管顶受到的压强p是大气压强p0减去管内水银柱的压强p柱,即p=p0-p柱.有的同学就会错误地认为当管顶开一个小孔时,水银会从小孔喷出去,这是没有考虑到此时大气压强也作用于小孔的缘故.

例35 (1997年北京)如图1—4—25(甲)所示,两个实心的长方体A、B叠放在一起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2∶1,底面积之比SA∶SB=1∶4,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B对地面的压强为pB.若把B叠放在A的上面,如图(乙)所示,B对A的压强为pB′.甲图中,A放在B的中央。乙图中,A的上表面仍位于B的下表面的中央.则pB∶pB′为 ( ).

A.1∶2 B.4∶1 C.3∶2 D.1∶3

F可知,压强p是由S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决定的,而压力是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把A叠放在B上,则B对地面的压力是A对B的压力和B受到的重力的合力,即B物体所受的向下的合力F合B产生的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B′=F合B=FA+GB=GA+GB.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的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例29 (内蒙古呼和浩特) 如图1—4—20所示,容器中有液体,凸出的橡皮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20

例33 (陕西西安) 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没在水中,如图1—4—23所示,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部分 (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没有水 D.依次出现上述过程

图1—4—23

注意 由于水银的密度是水密度13.6倍,根据

甲 乙

图1—4—25

例38 (四川)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米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米处发现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形漏油孔,求:

(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 (煤油密度p=0.8×103千克/米3,取g=10牛/千克)

例39 (上海)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把若干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发现每组内部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

3 / 7第 3 页 共 7 页

实验序号 1 2 3 表二 实验序号 4 5 6 表三 实验序号 7 8 9 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6.0 9.0 12 10 15 20 相等S甲=S乙=S丙,根据p=

F得出丙容器对S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3.0 4.5 6.0 10 15 20 水平桌面的压强最大.

例16精析 叠放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G甲+G乙.

解 设: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 甲对桌面压力F=pS甲=7000Pa×40×10-4m2=28N

F=G甲+G乙=28N 甲、乙重力之比

G甲G乙=

m甲gm乙g=

?甲V甲=

?乙V乙压力(牛) 受力面积(厘米2) 3.0 4.5 6.0 20 30 40 ?甲h甲S甲3?40cm2?36== 2?乙h乙S乙3?30cm?21 代入①式,解得G甲=24N,G乙=4N

乙单独放在水平桌面上,支持力N=G乙=4N.答案 桌面对乙的支持力为4N 例18答案 A

例19精析 物体对桌面的压强p=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从表中看哪两组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从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例9讲解 水泵在起动前,先往泵壳里灌满水,起动后,叶轮在电动机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里的水也随着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中,这时叶轮附近压强减小,大气压迫使低处的水进入泵壳中而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例10讲解 (1)由于甲、乙、丙三个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则?甲=?乙=?丙,如图所示容器装的液体深度相同h甲=h乙=h丙.根据p=?gh,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甲=?乙=?丙 . 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S甲=S乙=S丙,根据p=

面的压力F=G,而重力G=mg=?gV,通过几个公式,将压强、压力、重力、密度联系起来了. 解法1 由p甲=p乙可写出

F.对水平桌SF甲S甲=

S甲F乙 =

S乙S乙F甲F乙=

9 4 ∵ 正方体:

S甲S乙a29=2=

4b ∴ 甲、乙边长

V甲a3=,甲、乙体积比:b2V乙a327=3= b8

F,得F=pS,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S相等F甲=F乙=F丙.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和容器内液体的重力之和.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装有的液体重G甲<G乙<G丙,由题意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所以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F′甲<F′乙<F′丙).由于三个容器的底面积

m甲/V甲?甲G甲V乙F甲V乙==×=×=?乙m甲/V乙G乙V甲F乙V甲982×= 4273 解法2 正方体对水平桌面压强p=

F=?固Sgh(h为高,也是边长)

由?甲=?乙,可写出?甲gh甲=?乙gh乙

4 / 7第 4 页 共 7 页

?甲h甲a3===(a、b分别为甲、乙边?乙h乙b2 可求得:

GB1= GA2长) 答案 A

例20精析 这道题实际上求A对B的压强pA和B对地面的压强pB之比.要正确地求出压强,根据p=

GB?VBSBhB1=== GA?VASAhA2sB1h133=×A=×= 2hB212sAF,先要求出压力比和受力面积S之比. S ∴

解 已知:边长

LB2=,同材料?A=?B=? LA12 图(b)中,A对B的压强pA′和B对地面的压强pB′之比:

Ls4 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B=B2=

1sALALV8 正方体的体积之比:B=B3=

1VALA3?FA?SpAGAs231=A=×B=×=

?GA?GBsA?2?121FBpBFB 答案 D 例22答案 大于

例24精析 如图梯形管,装入1kg水,水的重力为G=mg=10N(g取10N/kg),而水对塑料片的压力F>10N,塑料片N刚好被压掉. 若放上1kg金属块,对“N”的压力F′=10N<F∴ N不会被压掉.

例25精析 大气的压强仍可以从液体压强的公式进行分析.

解 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A点的压强是由A以上的水银柱产生的.

∴ pA=10cm Hg表示汞

cm Hg也可以作为压强的单位.

B点在水银槽下2cm深处,B处的压强是大气压和2cm水银柱共同产生的压强.

答案 A处压强为10cm Hg, B处压强78cm Hg 例26精析 从橡皮膜上、下表面受的压强去分析. 解 膜的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强,大小为p1=p0—?水gh(p0为大气压,h为水柱高).膜的上表面受到天气对它向下的压强,大小为p0. 比较p0和p1,可得p0>p1.

橡皮膜从外向下凹进去.这个结果也可以通过实验检验.

例27精析 因为在水平面上,所以FA=GA,FB=GB,根据p=

G?gVB8 B和A重力比:B==

GA?gVA1 A对B 的压力和B对地面的压力比:

FAGA11=== FBGA?GB1?89 A对B 的压力和B对地面的压强比:

pAFA/SAFAsB144==·=×=

FBsA919pBFB/SB4×9×103 Pa=4×103 Pa 答案 D 9 ∵ pB=9×103 Pa ∴ pA=

例21精析 求叠加体的压强比,不要急于列综合算式,而应该先把压力比和受力面积比求出来.当压力和物重有关时,可以先把物体的重力比求出来.

解 A和B同材料:?A=?B=?,高度比

hA3= hB1 图(a)中,B对A的压力为FB,A对地面的压力为FA,则

FAGBpS==BA FBGB?GBpASA

GBp1=B=

GB?GBpA3GFF,SA∶SB=2∶3,A=A=SGBFBPASA1?222==,GA=GB,当把A叠放在

9PBSB3?395 / 7第 5 页 共 7 页

初中物理压强典型例题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

典型例题解析例1一块砖,平放、侧放、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4—1),关于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4—1A.平放时压力最大,压强最小B.侧放时压力最小,压强最大C.立放时压力最大,压强也最大D.三种放法压力一样大,立放压强最大例2如图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jqkv43e2h6trx01723y3gzju6vsnw00dh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