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 1)私权神圣 2)身份平等3)意思自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
2、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原因:1)事件 2)行为 三、物的分类:重点是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 四、民事权利:
1、民事权利的分类及标准,尤其是性质分类 2、权利的取得(既受取得和原始取得)
3、权利的保护(私利救济,关键是自助行为)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对胎儿的保护,推定死亡,宣告死亡及其法律后果) 2、民事行为能力(概念,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监护(概念,监护人的顺序,委托监护的司法解释,监护职责,监护的终止) 4、住所(住所的确定方式)
5、法人(法人的特征,法人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法人变更中的合并和
分立,法人机关中的法定代表人,法人终止中的清算及其人格) 6、合伙(概念、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合伙的财产、债务承担,退伙) 六、法律行为制度
1、法律行为(概念)
2、法律行为分类(诺成行为与实践行为)
3、意思表示(生效要件)
4、法律行为要件(有效要件,欠缺有效要件的后果〈效力待定、可变更可撤销、无效〉important)
5、附款(条件的分类)选择题 七、代理制度
1、代理的分类(重点是本代理和复代理) 2、代理权的行驶和限制 3、表见代理 八、诉讼时效
1、概念
2、分类(特殊情形:一年的情况) 3、中止、中断与延长 4、期限的计算 九、民事责任
1、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2、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无过错) 3、责任的竞合 十、人身权制度
1、人格权和身份权的概念
2、具体人格权:健康权、身体权
. . . .
. .
3、权、肖像权、名誉权
4、隐私权(容、与名誉权的区别、现代困境及发展) 5、性自由权
民法复习具体要点
一、民法概述
1、民法理念:1)私权神圣:①民事权利受到法律最充分的保障
②民事权利当然
③民事权利容无限广泛 ④人格权神圣和所有权神圣 2)身份平等:①人格平等
②具体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平等 ③对各类民事主体的平等对待 ④平等保护
3)意思自治:在死法领域,当事人自由决定其行为,确定参与市民生
活的交往方式,而不受任何非法干预。
2、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 2)意思自治 3)等价有偿
4)诚实信用 5)公序良俗和私权神圣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1)主体为权利义务之所属
2)客体为权利义务之所附 3)主体之间凭借客体彼此联系 4)联系之容即为权利义务
5)权利的开始和结束是权利义务的变动及变动的原因问题
2、民事法律事实:事件和行为
1)行为:指人的主观意识支配下的有意识的活动。 ①合法行为与不合法行为 ②民事行为与事实行为 ③准民事行为
2)事件:与当事人的主观意识无关的能够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后果产生的 客观现象
三、物的分类:
1、动产与不动产:物能否移动以及移动后是否损害其价值
2、流通物、限制流通物与禁止流通物:物能否自由流通,能够在多大的围流通 3、特定物与种类物:是否具有独立特性以及是否可以相互取代 4、可分物与不可分物:是否可分割,分割后是否影响其价值和用途 5、主物与从物:物与物之间是否具有从属关系
凡两物相互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其中能独立存在并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物,起辅助作用或补充作用的是从物。
6、可消耗物与不可消耗物:物经使用后的形态变化以及是否归于消灭。 7、原物与孳息:两物之间的渊源关系
原物是原本存在并可以产生新物或新的收益之物;孳息是原物所生之物或利益 8、单一物、合成物与集合物:物的构成个数及其结合状况
. . . .
. .
四、民事权利
1、分类:1)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民事权利的作用
①支配权: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权利客体,并有排他性的权利。知识产权、
人格权、物权等为支配权。
②请求权:权利人可以要求他人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权利,基于基础权利而
发生。
③形成权:权利人依自己单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
消灭的权利。承认权、选择权、撤销权、解除权、抵销权等。
④抗辩权:对抗他人行使相关权利的权利,也称拒绝的权利。可分为同时履
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等。
2)绝对权与相对权:民事权利的效力围
物权、人身权、继承权为绝对权,债权为相对权。 3)财产权:、人身权与两者兼备权:客体所体现的利益
财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人身权:人格权和身份权两者兼备
权:继承权、股权
4)专属权与非专属权:民事权利与相对人的联系 专属权:人格权,身份权;非专属权:物权、债权
5)主权利与从权利:相互关联的民事权利中,依各个权利的地位 担保关系中,被担保的债权是主权利,担保权是从权利 6)既得权与期待权:权利是否已经享有(取得) 2、权利的取得:1)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
①原始取得:民事权利的取得,不依赖与任何已有权利,而是通过一定民
事行为或法定事由取得。如先占、劳动生产、善意取得等。
②继受取得:以原民事行为人的权利为依据,通过一定民事行为取得民事
权利的方法,继受取得的财产权主要有所有权、他物权、债权
2)直接取得与间接取得 3)即期取得与远期取 3、民事权利的保护:私力救济
1)具体形态包括自救、自助、自卫
自助行为: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请求权,在情势紧迫而不能及时请求国家机
关予以救助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对他人财产或自由施加扣押,拘束或者其他相应措施的合法行为。
自助的前提:①必须是自己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 ②来不及请求国家公权力机关 ③手段适合于请求权的实现
2)私力救济的方式:①协商 ②调解 ③主或放弃权利 ④紧急避险
⑤正当防卫 ⑥留置权 ⑦合同履行抗辩权
五、民事主体
1、民事权利能力: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1)对胎儿的保护:出生登记以独立呼吸为准。出生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
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 ①胎儿人格权
②非法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 ③生父母死亡时的抚养请求权
. . . .
. .
④胎儿继承权
⑤为死产时的法律关系
2)推定死亡:①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
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 ③几个人辈分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继承,由他们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3)宣告死亡:①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
法院依法宣告被申请人为死亡的法律制度。
②一般情况,需下落不明满四年,从音讯消失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
落不明的,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 生之日起满二年。
③利害关系人顺序: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子女、外子女;其他由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④法律后果:人身关系:财产关系:P50
2、民事行为能力:
1)民事主体能够独立有效地以自己的行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从而享有民事 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2)限制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精神病人。 A、围上的限制:①纯获利益的行为;②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行为
B、程序上的限制:①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进行;②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③由法
定代理人追认
3、监护:设定专人对行为能力欠缺者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进行监督、保护的制度。
1)法定监护:未成年人监护人的顺序:①父母;②祖父母、外祖父母;③成年兄、姐;
④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⑤父母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精神病人的监护顺序: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
⑤父母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2)指定监护:P46
3)委托监护: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则应当由监护人承担,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
4)监护职责:①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②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③管理和保护被
监护人的财产;④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⑤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⑥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⑦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监护人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5)变更监护、丧失监护权与监护关系终止 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
① 被监护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② 被监护人死亡;
③监护人死亡或者丧失监护能力;
④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止监护关系的其他情形。
4、住所:自然人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视经常居住
地为住所。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院治疗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5、法人:
. . . .
. .
1)特征:①独立的名义;②独立的财产;③健全的组织机构;④独立的责任 2)分类:①公法人与私法人;
②营利法人与公益法人; ③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
④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a、社团法人是以人的集合为基础成立的法人,如公
司;财团法人是以为一定目的而设立的财产为基础成立的法人,如基金会。 b、社团法人为了公益事业。
c、设立人的地位不同:社团法人的设立人为社员;财团法人的设立人不对财团法人享有任何权利 d、目的及组织的稳定性不同,社团法人相对较弱。
3)变更:合并与分立:
①合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合并为一个法人;分立是一个法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
②合并有创设式合并与吸收式合并;分立有创设式分立与存续式分立P56 ③合并、分立之前的义务由合并分立后的法人承担
4)责任:
①独立责任:法人以自己的名义和独立财产,为自己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② 无限责任:以自己所有的财产承担责任(有限责任是指以自己财产的一
部分来承担责任),同一责任对法人来说是无限责任,股东承担有限责任
③代表责任:企业对他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责任 5)机关:①意思机关(股东大会);
②执行机关(董事会);
③代表机关(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执行董事、总经理); ④监督机关(监事会)
法定代表人:①由法律或章程规定的自然人;
②是法人的主要负责人;
③有权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
6)清算:法人终止前,依法对其财产进行清理,对债权债务关系进行了结的行为 清算法人的人格: 在清算期间,法人不能进行新的经营活动。
6、合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为了共同的事业,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同收益,共担
风险,至少一人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非法人组织。 1)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
①有限合伙人是指向有限合伙出资并分享利润,但不参加合伙经营,仅以出资为限对合伙承担清偿责任的人。
②普通合伙必须全是普通合伙人,但有限合伙只要有至少一名有限合伙人即可
③特殊普通合伙:针对律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由于某些合伙人因过错造成损害,其他合伙人不承担连带责任。
2)合伙的财产:合伙人出资和积累的财产均为合伙企业的财产 P61
共同共有:①因经营共同事业而发生 ②合伙人共同管理和使用
③不得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④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债务承担:①首先以合伙财产清偿合伙债务 ②合伙人承担补充无限连带责任
③双重优先权(无法律依据,学理上的):合伙财产优先清偿合伙债务;
. . . .
民法总论复习要点笔记(大一下学期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