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1.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下来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将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处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明其去向,有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请问:⑴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⑵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⑶违法主体是谁?⑷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案要点:(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 (3)李某及个体户。
(4)《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 2.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XXX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
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⑴吴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⑵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要点:⑴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⑵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 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吴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和 学校教育。
5、《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学校名称。
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
7、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 \礼\乐\射\御\书\数\。 9、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六艺。 10、《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四书。 11、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1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 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14、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16、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7、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 1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 19、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卢梭,其代表作是《爱弥尔》。 20、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洛克。 2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洛克。
2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
23、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
24、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儿童中心主义。
2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儿童中心主义。
2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是凯洛夫。 27、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8、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教育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9、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免费学校教育。
1、 政治经济制度 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2、 教育 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 生产力 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人力资本 。 5、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 学习和教育 的观念。
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学校文化 。
7、 校园文化 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8、 校园文化 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9、学校的 精神或观念 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10、 校风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个体身心发展 。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社会实践 过程中实现的。
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 白板说 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华生 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年龄特点 ,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6、所谓 发展关键期 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 遗传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8、 遗传素质 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 基因 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成熟 。
10、 环境 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外部条件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
11、所谓 人的价值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 人格 ,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 青年期 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狭义的 教育 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15、 教育目的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习题[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