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2学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新(答案不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学习目标】: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了解古代

中国的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单元结构】 (1)基本模式: 基古(2)耕作方式:

本代 农业 (3)土地制度: 结中结 构国构与经手工业 (1)经营形态: 特济(2)手工业部门: 点的 商业: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政 策 【学习活动】

活动一:探究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和精耕细作的农业

1、阅读教材P4—5页,即书本第一、二子目,完成下列填空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法经历了 — 石器锄耕 — 的过程。2.阅读教材P5-6页完成下列表格,理解我国古代传统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时代 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水利灌溉 [来源:Z,xx,k.Com]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来源:学科网]

[来源:Z_xx_k.Com] / [来源:Zxxk.Com]/ / / [来源:学科网ZXXK] /

活动二:探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3.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教材P6页,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材料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1)结合材料一、二,上面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产生于何时?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4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生产模式产生的条件(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

活动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诗》唐?李绅 结合教材P7页,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况?

[来源:Z_xx_k.Com][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om]

【当堂巩固】

1、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变化 D、铁犁牛耕已经基本普及

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3.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来源:学。科。网]

石器 耜 铁农具 曲辕犁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4.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5.考古学家在对我国某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以下两件农具(经技术测定,这两件农具均为同一时期遗存下来的物品)。此遗址最早是

翻车 曲辕犁

A.西周 B.三国 C.唐朝 D.北宋

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来源:Zxxk.Com]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2学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新(答案不全)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习目标】: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单元结构】(1)基本模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jh3p0s0td8mqar1rud16ehs64cxmy011z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