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过关练习(三)
答案 (1)“矣” 句末语气词 (2)“供” 供给 (3)“悦” 高兴 (4)“智” 明智 (5)“悦” 高兴 (6)“返” 返回 (7)“震” 惧怕 (8)“猝” 突然 (9)“环” 环绕 (10)“彩” 彩色 (11)“拒” 把守 “纳” 接纳 (12)“邀” 邀请 (13)“背” 违背 (14)“早” 早早地 (15)“隙” 隔阂,嫌怨 (16)“座” 座位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直不百步耳 通______,_________(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_____,_____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________,_____ .
(4)涂有饿莩 通______,_______ (5)以为轮 通______,_______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通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 ..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________,_______(8)君子生非异也 通________,________ ..(9)合从缔交 通________,________(10)而倔起阡陌之中 通________,________ ..(11)赢粮而景从 通________,___________ .(1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通______,________ .(13)或师焉,或不焉 通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只” 只是、不过 (2)“毋” 不要 (3)“斑” 头发花 (4)“途” 道路 (5)“煣” 使弯曲 (6)“又” 再
“曝” 晒 (7)“智” 智慧 (8)“性” 资质、禀赋 (9)“纵” 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称为“合纵” (10)“崛” 兴起 (11)“影” 影子 (12)“授”传授,教授 (13)“否” 不,没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河内凶:____________ (2)不违农时:___________ ..(3)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__ (4)涂有饿莩:______________ ......(5)非我也,岁也:____________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 ...(7)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 (9)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 ...(10)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1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____________ ....(12)氓隶之人:_____ (13)然秦以区区之地:____________ ...(14)句读之不知:___________________ (15)君子不齿: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荒年,谷物收成不好 (2)耽误 (3)细密的网;池塘 (4)饿死的人 (5)年成 (6)学校 (7)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8)验、检查;省察 (9)磨刀石 (10)古代半步。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11)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12)下层人民 (13)狭小 (14)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即断句 (15)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
3.解释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寡人之于国也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形影孤单之人。 ..(2)河内凶 古义:__________今义:泛指河流。 .(3)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__________今义:一般行走。 .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保养身体。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6)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
(7)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___________今义: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8)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________今义:双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9)以致天下之士 ..
古义:_________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山东省。 ..(11)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河流。 .(12)国家无事 古义:_________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
(13)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4)小学而大遗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15)吾从而师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目的和结果的连词。 ..
答案 (1)古代君主的自称。(2)黄河。(3)逃跑。(4)供养活着的人。(5)广泛地学习。(6)爪子和牙齿。比喻得力的助手。(7)寄身、托身、容身。(8)文中指蟹腿。(9)用来招纳。(10)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11)黄河。(12)诸侯封地和大夫封地。(13)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14)小的方面学习。(15)动词“从”和连词“而”,“从”译为“跟从”。 4.解释下列多义词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
,太子迟之 ?顷之,未发.
于畎亩之中 (1)发?舜发.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征于色,发
于声,而后喻 .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
?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 .
惠,以大易小,甚善 ?大王加.
长也,而见者远 (2)加?登高而招,臂非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
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
? 在也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
邻国之民不加少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3)绝? 与之绝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佛印绝类弥勒 .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