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word.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归去来兮辞(并序)
【单元说明】
本单元为古代抒情散文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古代抒情散文这种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并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同时,又要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文言语感。所选课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名篇,有助于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健康高尚的理想、情操,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感染。
作为古代抒情散文,本单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作为高中语文课文的一般属性,二是作为文言文学习的特点,三是作为文学作品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这三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对必修课“阅读与鉴赏”,有人文性方面的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作为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作为文学作品来说,要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四篇古代抒情散文,分别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庄子的《逍遥游》和李密的《陈情表》。前两篇是精读,后两篇是略读。这四篇抒情散文所抒发的感情各有不同:《归去来兮辞》写回归田园的乐趣,《滕王阁序》写才士不遇的悲情,《逍遥游》表现人世的感慨,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追求,《陈情表》写至爱亲情。都是古人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也可以约略看出中国古代抒情散文的某些特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散文极其强烈的抒情特征。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王勃、李密都是抒情高手,这几篇课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都曾多次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属于传统经典篇目,有助于学生了解四位作
1 / 18
精品word.
者的文学成就,同时也有利文言文学习。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赋的代表作品,抒写其回归田园的愉悦心情和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在,表达其远离恶浊官场、投身大自然怀抱的人生感悟。感情真挚,语言朴素,与作者千古流传的田园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因而,该文被后人推崇备至,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作为抒情名文,入选本单元,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滕王阁序》是王勃晚年的作品,也是历代传诵的名篇。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三王”中,王仲舒的“记”与王绪的“赋”均已失传,只有王勃此序独存。原因就在于,《滕王阁序》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真情实感,非无病呻吟或嘲风弄月之作可比;在艺术形式上,虽然此序也是骈文,但它打破了六朝骈文的陈旧格局和陈陈相因的文风,大胆创新,而且早经大浪淘沙,历史作出了公正的选择。
《逍遥游》是“辞趣华深”的《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品,更是先秦散文园地中的一株奇葩。前人称庄子散文“纵横跌宕,奇气逼人”,是说他的散文雄伟恣肆,大起大落,无所羁绊,同时又构思奇特,不落俗套。《逍遥游》旨在说明,人应当脱离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从思想内容来说,当然是不切实际的,但这篇文章却写得挥洒自如、想像丰富,足以称为我国散文史上的名篇。
《陈情表》本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篇奏章。朝廷征召,李密作为蜀汉旧臣,如不应召,则有自矜名节,不与朝廷合作之嫌。但相依为命的祖母老迈,李密又不能远离出仕。为迄终养,李密有此上书。李密本着以情动人的目的,悉心说服武帝体恤下情,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动人心魄,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作者从法、理、情的不同角度,写得娓娓动人。尤其言其与祖母的深情的内容,更是令人欷叹不已。
本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落实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单元所选的课文,虽然创作时代不同,文体不一,但都是典范的文言文,其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在文言作品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着不同时代文人书面语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点。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言语感等,都会起着很切实的作用。
2 / 18
精品word.
3 / 18
精品word.
【重点列表】 重点 重点1 重点2 重点3 重点4 名称 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概括内容要点 探究作者的隐逸情怀 探究文章的主旨 重要指数 ☆☆☆☆☆ ☆☆☆☆☆ ☆☆☆☆☆ ☆☆☆☆☆ 【重点详解】
重点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要点解读】
“常见实词”,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指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都应当算作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实词。常见文言虚词指的是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向】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例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行 遵彼微行《诗经》
4 / 18
精品word.
夫列子御风而行《逍遥游》 天行有常《荀子?天论》 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行比一乡《逍遥游》
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过秦论》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太祖行奋武将军《魏书武帝纪》 乘 乘犊车,从吏卒《赤壁之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望海潮》 吏士喜,大呼乘之《汉书?陈汤传》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过秦论》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 绝 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以为妙绝《口技》
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以 既自以心为形役
舟遥遥以轻飏 问征夫以前路
5 / 18
精品word.
引壶觞以自酌 云无心以出岫 农人告余以春及 请息交以绝游 乐琴书以消忧 木欣欣以向荣
乘 驾车 登、升 趁着,凭借 追逐 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乘 顺应 绝 断、断绝 乘犊车,从吏卒《赤壁之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诗经》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望海潮》 吏士喜,大呼乘之《汉书?陈汤传》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过秦论》 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 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6 / 18
精品word.
极、非常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高超、绝妙 以为妙绝《口技》
超越 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和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的题目,文言实词的意思注意本意和引申义的区分,如“行”本身是“道路”的意思,后引申出其他的如“行走”“离开”等意思,记忆时重点以及文中的例句,答题时找相近的例句,还可结合前后文以及常用的成语进行区分,如“行”可以用成语“行将就木”确定他“将要”的意象,虚词注意记忆意义和用法,如“以”在句中是介词还是连词,就要从这两方面入手:一看“以”后边是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是不是与后边的名词或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而且是不是作状语的(在文言中“以”常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作后置状语)。二看“以”能不能用“而”替换。如果能,它就是连词;如果不能,那它就是介词。上例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中的“以”都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了介宾短语,又都是作状语的(其中后两句是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而且又都不能用“而”替换,因而判定它们都是介词。至于其它各句,“以”的前后连接的都是形容词或动词,又都能用“而”替换,所以是连词无疑。 【对点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7 / 18
精品word.
A.舟遥遥以轻飏 遥遥:遥远的样子。 ..B.景翳翳以将入 翳翳:阴暗的样子。 ..C.泉涓涓而始流 涓涓:细水慢流的样子。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 ..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 B.或棹孤舟 ..C.园日涉以成趣 D.乐琴书以消忧 ...
3.对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农人告余以春及 ③木欣欣以向荣 ④家叔以余贫苦 A.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4.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将有事于西畴
——“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恨晨光之熹微
——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 ②登东皋以舒啸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亦崎岖而经丘
——“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
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8 / 18
精品wor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乃”字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两刃相割,利钝乃和 D.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6.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园日涉以成趣B.时矫首而遐观 C.眄庭柯以怡颜D.或命巾车,或悼孤舟
重点2:概括内容要点 【要点解读】
“概括内容要点”是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一般的记叙文中,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的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考向】概括内容要点
【例题】疏通文意,概括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文章的序言和第一段看,作者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9 / 18
精品word.
(2)文章的第二段写了哪些内容?
(3)第三段从哪些方面写陶渊明隐居山村之乐的?
(4)从“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内容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到文章中筛选信息,然后归纳整
理,文章的情感,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文前的小序来探究。 【名师点睛】
“分析概括要点”是高考必考考点,一般都着眼于对选文内容要点、中心思想的概括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题型主要有两种,客观选择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或作者观点态度)理解正确(或错误)的一项,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常常有以下几种:①错位信息,②错解词语,③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④无中生有,⑤颠倒是非。主观表达题,答出能体现作者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的内容。 【对点练习】
1.对下列各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大约因为心情急切,作者的归程画面转换得也快:他刚才还在轻飏的舟上迎风伫立,
转眼间又出现在晨光熹微的山路上,为了告诉每个人,明知却偏还要“问征夫以前路”;待到“乃瞻衡宇”,这位已届中年的汉子,竟又像小孩子一样“载欣载奔”。写得真实而动人。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10 / 18
精品word.
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这里“松菊”既是天性爱好又是言志和寄
托。
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两句可以看出精神的富有和物质的拮据,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压倒优势。 D.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鸟犹如此,人何以
堪?触景感怀,景物亦有人情和个性,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生活在封建时代,其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
的思想,给后世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B.陶渊明的成就主要是诗。他歌咏隐居田园,饮酒赏菊,乐天知命的闲适生活,意
境恬淡,词句质朴自然。他被看做田园诗的开创者,唐代王维、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诗作的影响。
C.陶渊明辞官的主要原因是“眷然有归欤之情”,再加上“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
骏奔,自免去职”。
D.“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典故。
3.下列表述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
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B.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
乡游玩。
C.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D.最后一段文字虽不免消极,但确是发自内心的,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脱身引
退后的痛苦反省与体验。
11 / 18
精品word.
重点3:探究作者的隐逸情怀 【要点解读】
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 【考向】探究作者的隐逸情怀
【例题】封建社会里,“修身、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最为宏大的抱负,有着“大计苍
生”政治理想的陶渊明为什么会选择归隐?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陶渊明对十三
年仕途生活的概括、反思和觉悟。他终于认识到,入仕是误入“迷途”,完全错误。经过了漫长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无数的惊涛骇浪,由数不清的痛苦、失望、屈辱、凶险凝结起来的绝望,所以,陶渊明对于儒家功利观的摆脱首先是基于严酷现实的碰壁。
(2)陶渊明所以迷途知返,他独特的田园经历是一个重要原因。陶渊明对田耕生活有切身
的体会,文中对归途、归家以及家居生活的生动描写,既是他在行将归隐时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也是他以往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因为他有过出仕和归耕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所以他才有离开官场好比羁鸟重返山林,池鱼得归故渊的狂喜。 (3)官场生活的惨痛经历是这样地使作者不堪回首,而另一个方面,“悦亲戚之情话,乐
琴书以消忧”,在田园中曾经享受过的躬耕陇亩的舒心惬意,搜奇览胜的幽雅闲适,情话相谈的融洽欢快,是这样地让作者心驰神往,陶醉其中,于是他便再次唱出了“归去来兮”的心曲。
(4)“富贵非吾愿”,儒家功名不成了;“帝乡不可期”,道家成仙更是虚诞。陶渊明的
可贵,陶渊明的伟大,陶渊明的非凡之处,就在于他虽然扬弃了儒家功名富贵的观念,但是坚守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时候,发见了一条可以施展自己聪明才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崭新的人生坦途:“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要做一个地地道道的田园诗人。 所以,《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思想解放的宣言,一曲心灵自由的放歌。当新旧两种观念激烈
12 / 18
精品word.
碰撞的时候,当然会有忧虑,会有彷徨,会有悲伤,会有阵痛,但一旦挣脱了精神的枷锁,自然如释重负,心情舒畅。
【名师点睛】
本题考分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抓显情语。指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④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对点练习】
阅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回答文后题目。
先生不知何许(何处)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舍不得。吝,惜)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了洞。結,打結、缝补),箪瓢屡空(食具、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这里指饮食常常缺乏、不足。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晏如(安然自得的樣子)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作者对传中人的评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曰:黔娄(黔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之妻有言:“不戚戚(忧虑的样子)于贫贱,不汲汲(不休息的样子,指努力求取)于富贵。”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这,指五柳先生)若人(此人,这个人。指黔娄)之俦(chóu,同类)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古朴淳厚的上古社会中的帝王)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五柳先生”的?概括他的形象特征。
2.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
记》,说说他的“志”是什么?
13 / 18
精品word.
重点4:探究文章的主旨 【要点解读】
《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考向】探究文章的主旨
【例题】关于本文所抒发的情感,大家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写乐,有的认为是悲乐交
织,你怎么看,请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2)悲喜交加:“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
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字里行间潜藏着人生的凄凉。《辞》以慨叹“心为形役”起笔,这里包含了几多辛酸。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固是“心为形役”,然后弃官归田,也是出于无奈,又何尝不是“心为形役”?“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终成泡影,诗人“惆怅而独悲”啊?第二段透过貌似逍遥闲谈的表象,能窥见诗人隐隐作痛的内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反衬诗人沦落尘网,陷身官场,与世沉浮,受人羁绊的无奈,“景蘙蘙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用夕阳晚照、光景暗淡渲染悲凉情怀。第三段“欢乐其表,忧痛其里”。“乐琴书以消忧”,只有诗书琴韵才可以寓情传志,消愁解忧,而一般的“亲戚”、“农人”则只可形交,不可神往,这是世无知音的隐忧。“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径丘”,暗示诗人隐而不发、深藏不露的遗世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诗人就是一位遗弃世人也被世人遗弃的山林隐士。特立独行,遗世独立,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消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到万物复苏,
14 / 18
精品word.
生机勃发的景象,诗人不是欢欣鼓舞,而是自伤自悼,这份敏感与哀伤正是诗人久积于心,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的自然流露。第四段强烈的感叹和接二连三的反问又使我们分明意识到诗人去留难定、取舍难决的矛盾和苦闷。“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感叹人生苦短,强调委心命运,其实是去留难定,心力不及的无奈和痛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否定了忧心忡忡,心神不定的犹豫不决,其实正暗示出平日里心有所求,志有所得的煎熬难耐。“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天安命正折射出何去何从、取舍难定的怀疑和忧虑。所以,《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
【名师点睛】
这是一道探究题,这类题目一般就文章的标题、主旨、作者等环节中的某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让答题人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文章进行解读,考生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到支撑自己的观点的依据即可。 【对点练习】
1.(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高三4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① 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这一次。 有人说本词疏阔放纵,令人生散发弄扁舟之意;也有人说本词洒脱中寓抑郁,有壮志难酬
之悲。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说说你的依据。
15 / 18
精品word.
【趁热打铁】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轻飏(yáng) 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景翳翳(yì) ....B.曷不(hé) 耘耔(zǐ) 登东皋(gāo) 棹孤舟(zhào) ....C.熹.微(xī) 流憩.(qì) 遐.观(xiá) D.西畴.(chóu) 盘桓.(huán) 遑遑.(huáng) 2.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恨.晨光之熹微(痛恨) B.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近于) C.时矫首..而遐观(抬头) D.云无心以出岫.
(泛指山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 B.将有事..于西畴 C.既窈窕..以寻壑 D.善万物之得时..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 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复驾言兮焉求 5.各句中省略的内容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B.乃瞻衡字,载欣载奔 C.僮仆欢迎,稚子侯门 D.寓形宇内复几时
16 / 18
眄.庭柯(gài) 载欣载.奔(zǎi) 精品word.
6.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1)云无心以出岫 (2)木欣欣以向荣 (3)乐琴书以消忧 (4)聊乘化以归尽 (5)请息交以绝游 (6)问征夫以前路 (7)农人告余以春及 (8)眄庭柯以怡颜 A.(1)(2)/(3)(4)(5)/(6)(7)/(8) B.(1)(2)/(3)(4)(8)/(5)/(6)(7) C.(1)(2)(4)/(3)(8)/(5)/(6)(7) D.(1)(2)(4)/(3)/(5)(8)/(6)(7) 7.各句中“之”字作结构助词“的”的是( )(3分)
A.知来者之可追 B.羡万物之得时 C.悦亲戚之情话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8.仿照例句,以陶渊明为对象,续写三组句子。
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陶渊明, , ;陶渊 明, , ;陶渊明, , 。 9.请为陶渊明写一段颁奖词: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17 / 18
精品word.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8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