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肇〈涅槃無名論〉疑義與析
?
陳 平 坤
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摘 要
本文以〈涅槃無名論〉為對象,旨在探論「九折十演」問答裡的疑難。文中除了主要探究與「涅槃體性」有關的問題之外,也側33重討論了涅槃與修證的關係問題。初步結論如下〆
(1)涅槃性,雖非名言可得摹狀,卻不因此排除使用「體」一概念來表述其相關意含的合法性。不過,作為「以『無知』知」的涅槃,應該扣緊聖智自證境界去揣摩、理解它的本質,才不會落入或執有或偏無的兩邊。
(2)在「有名」與「無名」二人論辯的交鋒處,也尌是如何了解修證與涅槃之關係這一問題上,僧肇站在「涅槃」不離佛法行證的立場,肯定涅槃「後得」的經驗意義,但另一方面,則又從涅槃「無為」、「非有非無」的角度,賦予涅槃「先有」的超證意義。此外,僧肇所論,似乎難免混同「三乘之別」與「三位之分」的質難々然而,詴明其中原由,應當歸於僧肇所據,是為般若經系統下「三位」同「三乘」不別的教說。
(3)或有學者主張僧肇所持為「漸悟觀」,然而,本文根據僧肇是以「未盡無為」成立「三乘」或「三位」的意義,而只有「結習都盡」,方能「頓」得涅槃的論旨,認為「頓」字毋寧意謂的是「完全」之義。假使學者所說的「悟」,與證得同義,那麼,僧肇所持,更好說是一種「頓悟觀」。
關鍵詞〆有 無 頓 漸 僧肇 涅槃 聖人 體性 無名 無為 三乘 三位
?
本文承蒙三位老師評審、指教,受益良多々而得獲頒92年度「印順文教基金會論文獎學金」,亦令申請人倍感榮幸〆是以隨文謹致謝忱〈 至於本文題名所謂「疑義與析」,乃由陶淵明(西元352~427年)的〈移居〉詵語轉出。該詵,詳見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〆中華書局,2003年,第一版),頁130~131。
一、前 言
《大正藏》1所收、現存《肇論》2的〈涅槃無名論〉,是否為僧肇(西元
384~414年)作品〇或者說,是否全屬僧肇所撰之文章〇關於這個問題,歷來學者或持保留態度。3如今,在既無新出土資料可用來佐證,而本文作者面對現有資料也還沒能提出較好的解釋,因此處理有關「事實」究竟如何的這一研究課題,確實暫時無法獨力做出肯定而不被質疑的任何論斷。
不過,針對學者所持〈涅槃無名論〉「非僧肇作」的相關論述,而主張「是僧肇作」的日本學者橫超慧日,通過根據不同的史料,以及對於同一史料的另種解讀,甚至還比較《肇論》各論觀點的異同〆這些路徑所作的論證與評判,4至少本文作者認為是較令人信服的,所以本文的基本立場,即是認同橫超慧日等人的研究成果,而以〈涅槃無名論〉為僧肇所撰——即使少數文句不是。5 此外,歷來有關《肇論》之研究,除了也被不少學者懷疑非僧肇所寫的〈宗本義〉以外,針對〈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等三篇論文所進行、屬於哲學思想方面的探討,顯然為數較多々相對而言,學者處理〈涅槃無名論〉時,一如前述,乃多偏重在論定該文作者為誰的問題上,但對其中所涉的義理問題,則較少撰文展開更加細部的專門討論。究其原因,不知是否含有「因人廢書」的意味〇或者認為〈涅槃無名論〉乙文說理較淺,因而不必、也不值得費心深論〇6 1
《大正藏》,全名《大正新脩大藏經》,日本?大藏經刊行會編印,台北〆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發行,1983年,修訂一版。 2
全文詳見《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50上~161中。 3
相關論述之簡要介紹,請參見李潤生,《僧肇》(台北〆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初版),頁47~62。 4
有關橫超慧日的說法,請參見〈涅槃無名論及其背景〉,收錄於塚本善隆編,《肇論研究》(日本?京都〆法藏館,1955年9月發行,頁167~199)々而本文所據,主要參考李潤生在《僧肇》乙書頁54~59中所做的重點整理。 5
今年(2003年)邱敏捷所撰〈〈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的作者問題〉乙文,還從〈涅槃無名論〉與《長阿含經》〈遊行經〉的關係,以及從〈涅槃無名論〉所說「頓」、「漸」問題等切入,用以論證〈涅槃無名論〉,確為僧肇之著作々該文刊載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八期,台北〆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3年7月,頁43~72。而王月秀在所撰碩士論文《僧肇思想研究》(台北〆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年12月)的第六章「〈涅槃無名論〉真偽考」中,也還嘗詴證成這篇論文確為僧肇所作。至於本文在此先對這一問題表態,然後讀者面對本文如果於論述時,引用僧肇其他作品,譬如〈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乃至《注維摩詶經》等的文句,作為旁證的情況,或許才能暫時擱下心中所起〆本文所據文句的作者不一之疑慮。 6
有關〈涅槃無名論〉所以「不太為學術界重視」的原因之一,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北京〆中國社會科學出偶社,1985年,第1版),第二章第九節〈鳩摩羅什的門徒和僧叡、僧肇〉認為〆或是由於本論玄遠冥漠的味道相對減少,而用玄學的標準去衡量便覺淺顯的緣故(詳見該書,頁512)。然而,這也只是在通論性著作裡的一種說法而已。
1
然而,問題在於〆即使學者以他所持的殊殊標準,判定〈涅槃無名論〉所含的「義理成分」微薄々但是,對一般人來說,由煩惱纏縛的凡夫身心上臻「究竟涅槃」7的成佛目標,其中許多疑問,譬如「涅槃」究竟是種怎樣的狀態〇而凡夫又如何通過修行實踐達到這一「涅槃」境地〇以及證得何種境地,才算「究竟」〇乃至隨此活動而產生的問題,例如修行者身心與所證得的「涅槃」體性,是一是異,等等。凡此,可說都是關乎佛法作為一種「人的宗教」,落在實踐或思想層面上,將會產生、乃至實際得見的疑惑。而針對這些彼此相關的問題,僧肇從某種特定的角度,通過假設「有名」與「無名」二人的對論,事實上已在〈涅槃無名論〉裡展開相當曲盡其詳的探討和闡釋々而由此也凸顯了該篇論文之在佛教義學研究史上的重要價值。 而誠如僧肇〈表上秦主姚興〉乙文中所說〆
……懼言題之流或未盡上(案々指「秦主姚興」)意,庶擬孔《易》十翼之作……輒作〈涅槃無名論〉……以仰述陛下無名之致。8
〈涅槃無名論〉的核心問題,固然可謂落在「涅槃可否名狀」之上々9同時,本文以下所論,也將傾重於探究這一涉及「涅槃體性為何」的問題。不過,除此之外,如從「有名」同「無名」二人往來辯證的種種說法著眼,「涅槃如何證得」的方法論問題,即使不是「核心」所在,但是,與涅槃「體性」,以及與「修證」問題密切相關的佛法行者——「人」,從凡到聖,卻總不能說是「非核心」的々因為,「有名」與「無名」對論、辯駁的交鋒處,其實主要落在兩人到底如何看待、理解「人」同「涅槃」的關係這個問題之上。
職是之故,本文認為〈涅槃無名論〉另有值得再予析論的子題,10而這些問題,大約如是〆
(1)每被說為「不可名狀」的「涅槃」,還能說為「有體」嗎〇 (2)針對「三乘之別」、「三位之分」如何得以建立的問題,在「無名」與「有名」的論辯中,是否已經混淆該二種說法的內涵與意義呢〇
(3)至於論中所提的「頓」字,它究竟是什麼意思〇而如果根據〈涅槃無 78
引見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々《大正藏》第八冊,頁847下。 詳見《肇論》々《大正藏》第四十五冊,頁161中。 9
請參見李潤生,《僧肇》,頁215。 10
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認為〈涅槃無名論〉〆「主要討論了五個問題〆從如何看待涅槃之分為『有餘』、『無餘』開始,……到涅槃之作為法身的存在,涅槃與眾生的關係,以及涅槃的悟得及其漸、頓等。」(詳見該書頁511)當然,如果更具體討論各段落所針對的問題,實際上也還可再予細分。關於這一問題,讀者可以參考大——譬如李潤生《僧肇》乙書,頁209中所列表項的陳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