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谈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谭卓生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4年第05期
近年来,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不断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峻。如对兰州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8.33%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有44.77%的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有15.36%的学生存在重度心理问题。大致有以下两类:(一)轻微的心理失调。如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学生由于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学生则由于体形变化、异性交往、情感误区而引起青春烦恼等等。(二)轻度的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症,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的轻生念头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站在教育战线前沿阵地的小学教师,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一、传道解惑,以心理健康知识武装学生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途径有下列几种。 第一,建立“心理健康”平台,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具体操作为:将每次活动中记录学生或班级超越自我的精彩照片展示出来,时刻激励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发展。还可以在每个班级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苦闷和不如意,用书信的形式写给“知心姐姐”,再由班主任归纳整理提炼出普遍性问题对症解决。还可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辅导教师做个别辅导,打开学生心灵之窗。
第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教师在传授各科知识过程中,应当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学生磨砺意志,做生活强者。
第三,通过专题讲座,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德育主管部门、班主任、科任老师应该根据学生当前存在的心理偏差问题,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题讲座,一方面可以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为人师表,以健康的形象感染学生
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导师,而且是学生为人处世的楷模。教师的思想、心理、行为等表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学生面前,教师应保持一种健康的形象。例如,学识渊博,善于学习;心胸开阔,乐于交往,给学生更多的信任、关心、爱护和谅解,利益面前不斤斤计较;情绪合理,多一些愉快、高兴、喜悦情绪,尽可能少一些愤怒、恐惧、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虑、伤心等情绪;性格良好,为人正直、友善、富有同情心,能自尊自爱;意志坚强,遇事当机立断,果断行事,不因小小困难而气馁、退缩等等。作为老师的这样一种健康形象,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模仿,经过长期的熏陶,也会逐渐地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穿针引线,推荐好书启迪学生
要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仅仅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不够的。借助于学生平时的课外读物,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随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课外读物以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消费品。人类的几千年文明,其智慧、经验、真知灼见,都浓缩于书中。读一本好书,就像与许多高尚的朋友在交谈,好书有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要适时开展读书益智活动,引导学生多读好书,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感受。学生通过读这些好书,既汲取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对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大有裨益。
当前,一些言情小说、连环画册、武侠小说等书籍在学校高年级学生间传递着,其中不少是属于低级趣味的,甚至是有害健康的,学生难免良莠不分。对此,我们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做好指导工作,引导他们多读好书。
四、设计特色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中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但其心理健康知识还是相对肤浅的。对一些心理偏差现象及其危害认识不足,遇到一些心理难题更是束手无策。这要求我们应确立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预防和克服心理障碍,促使学生身体和心理共同健康成长。
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可采取以下对策:第一、通过辅导课、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有针对性地宣讲一些有关心理保健,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的知识,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第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教师负责,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个别谈话,耐心倾听对方的陈述,详细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第三,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课。活动课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透过某些心理偏差问题的表现深刻地认识其本质,并且能运用这些知识去思考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就会促进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地位的升华。 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促使学生心理百炼成钢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心理品质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学生在读书阶段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极少,这不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磨练。所以,教师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与他人、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锻炼个人的心理品质。例如,我校组建了“爱心中队”,开展“爱心”活动,学生到街道打扫卫生、抹自行车,到工厂、农村、街道去参观和劳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去“经风雨、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世面”。通过这些活动,他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懦弱的变勇敢了,虚荣的变朴实了,脆弱的变坚强了,心理品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此外,学校组织开展运动会和第二课堂活动,这对学生的自律性、意志、毅力、恒心、团结友爱等心理素质,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
总之,教师通过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以自身完美的形象感染学生,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好书,有针对性地开专题讲座,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就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