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初高学习】2019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1章复数算法推理与证明第3讲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分层演练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初高教案试题导学案集锦

第3讲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列各式:a+b=1,a+b=3,a+b=4,a+b=7,a+b=11,…,则a+b=( )

A.121 C.231

nn10

2

2

3

3

4

4

5

5

10

B.123 D.211

解析:选B.法一:令an=a+b,则a1=1,a2=3,a3=4,a4=7,…,得an+2=an+

an+1,从而a6=18,a7=29,a8=47,a9=76,a10=123.

法二:由a+b=1,a+b=3,得ab=-1,代入后三个等式中符合,则a+b=(a+b)-2ab=123.

2.某种树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第1年到第5年的分枝数分别为1,1,2,3,5,则预计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 )

52

55

2

2

10

10

5

A.21 C.52

B.34 D.55

解析:选D.因为2=1+1,3=2+1,5=3+2,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所以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21+34=55.

3.已知“整数对”按如下规律排成一列:(1,1),(1,2),(2,1),(1,3),(2,2),(3,1),(1,4),(2,3),(3,2),(4,1),…,则第60个“整数对”是( )

A.(7,5) C.(2,10)

B.(5,7) D.(10,2)

解析:选B.依题意,把“整数对”的和相同的分为一组,不难得知第n组中每个“整数对”的和均为n+1,且第n组共有n个“整数对”,这样的前n组一共有n(n+1)

2

个“整10×(10+1)11×(11+1)数对”,注意到<60<,因此第60个“整数对”处于第11组(每

22个“整数对”的和为12的组)的第5个位置,结合题意可知每个“整数对”的和为12的组中的各对数依次为:(1,11),(2,10),(3,9),(4,8),(5,7),…,因此第60个“整数对”是(5,7).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B=a,CD=b(a>b).若EF∥AB,EF到CD与ABK12资源汇总,活到老学到老

小初高教案试题导学案集锦

的距离之比为m∶n,则可推算出:EF=

ma+nb,用类比的方法,推想出下面问题的结果.在m+n上面的梯形ABCD中,分别延长梯形的两腰AD和BC交于O点,设△OAB,△OD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OEF的面积S0与S1,S2的关系是( )

A.S0=B.S0=mS1+nS2

m+nnS1+mS2

m+nmS1+nS2

m+nnS1+mS2

m+nC.S0=D.S0=

解析:选C.在平面几何中类比几何性质时,一般是由平面几何点的性质类比推理线的性质;由平面几何中线段的性质类比推理面积的性质.故由EF=的面积S0与S1,S2的关系是

ma+nb类比到关于△OEFm+nS0=mS1+nS2

,故选C.

m+n5.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

A.2人 C.4人

B.3人 D.5人

解析:选B.假设满足条件的学生有4位及4位以上,设其中4位同学分别为甲、乙、丙、丁,则4位同学中必有两个人语文成绩一样,且这两个人数学成绩不一样,那么这两个人中一个人的成绩比另一个人好,故满足条件的学生不能超过3人.当有3位学生时,用A,

B,C表示“优秀”“合格”“不合格”,则满足题意的有AC,CA,BB,所以最多有3人.

1213214321

6.已知数列{an}:,,,,,,,,,,…,依它的前10项的规律,则a99

1121231234+a100的值为( )

K12资源汇总,活到老学到老

小初高教案试题导学案集锦

37A. 2411C. 15

7B. 67D. 15

1

解析:选A.通过将数列的前10项分组得到第一组有一个数:,分子、分母之和为2;

121321

第二组有两个数:,,分子、分母之和为3;第三组有三个数:,,,分子、分母之

12123和为4;第四组有四个数,以此类推,a99,a100分别是第十四组的第8个数和第9个数,分7637

子、分母之和为15,所以 a99=,a100=.故a99+a100=.

8924

二、填空题

7.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推断:甲没去过B城市,但比乙去的城市多,而丙说“三人去过同一城市”,说明甲去过A,C城市,而乙“没去过C城市”,说明乙去过城市A,由此可知,乙去过的城市为A.

答案:A

8.(2018·沧州联考)在一次连环交通事故中,只有一个人需要负主要责任,但在警察询问时,甲说:“主要责任在乙”;乙说:“丙应负主要责任”;丙说:“甲说的对”;丁说:“反正我没有责任”.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该事故中需要负主要责任的人是________.

解析:若负主要责任的人是甲,则甲、乙、丙说的都是假话,只有丁说的是真话,符合题意;若负主要责任的人是乙,则甲、丙、丁说的都是真话,不符合题意;若负主要责任的人是丙,则乙、丁说的都是真话,不合题意;若负主要责任的人是丁,则甲、乙、丙、丁说的都是假话,不合题意.故该事故中需要负主要责任的人是甲.

答案:甲

9.设A和B是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在A和B处的抛物线的切线相互垂直,已知由

A、B及抛物线的顶点所组成的三角形重心的轨迹也是一抛物线,记为L1,对L1重复以上过

程,又得一抛物线L2,依此类推.设如此得到抛物线的序列为L1,L2,L3,L4,…,Ln,若2124222

抛物线的方程为y=6x,经专家计算得,L1:y=2(x-1),L2:y=(x-1-)=(x-),

3333

K12资源汇总,活到老学到老

1j5rg3tn4f9x6b742rz56u75f0b3w101dd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