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D.H.劳伦斯性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D.H.劳伦斯性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刘杰 张金

来源:《青苹果·教育科研版》2017年第04期

【关键词】D.H.劳伦斯;性伦理观;道德

D.H. 劳伦斯作为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小说,在他短暂的44年生涯之中,一共创作出了12部小说。从20世纪开始,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工业革命和非理性主义的否定愈演愈烈。然而劳伦斯的作品主要关注在这些领域注定了他会陷入世人的指责与不解之中。然而对于今后研究劳伦斯的学者而言,从他的第一部著名小说《白孔雀》到他的封笔之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D.H.劳伦斯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探求性伦理观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劳伦斯性伦理观在他的处女作小说《白孔雀》中已经初现端倪。他之后的作品实际上是对性伦理问题的更加深刻和广泛的探索。在劳伦斯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中,他披露了当时维多利亚时期“灵”与“肉”的分离。这种对立的两性关系涉及到男女在处理感情问题的方式和态度。事实上,“灵”与“肉”的关系就是社会道德和人类性本能之间的关系。尽管劳伦斯在一定程度上承认肉体的重要性,但他更倾向于坚信精神在一段感情中的重要作用。《白孔雀》则是这样一部体现作者对待社会性伦理观点萌芽状态的作品。《白孔雀》作为一部家庭题材的小说, 将作品的背景设置在英格兰中部的农村,通过男女主人公莱蒂和乔治的爱情悲剧,揭示了现代人在“灵”与“肉”方面的挣扎与困惑。就此劳伦斯对这种落后的性伦理观进行了大胆的批判,表现了作家对和谐两性关系的追求和向往。《白孔雀》通过对比安纳布先后两段婚姻,反映了两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用事理阐明了传统的性伦理观念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枷锁,只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痛苦。D.H.劳伦斯还通过对比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状况,提出幸福和谐婚姻的基础在于男女双方“灵”与“肉”的和谐,而这种“灵”的层次方面的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肉”的和谐相辅相成。在这部小说中,小说的女主人公莱蒂是一位富有知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妙龄女性。农民乔治之所以能够吸引女主人公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乔治健美的身躯以及充满魅力的男性气质。莱蒂和乔治彼此的吸引是真情的流露,是人性对于情感追求的集中体现。然而,出于对金钱和社会地位等现实因素的考虑,以及“门当户对”社会风气的观念的影响,她最终决定放弃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违背自己的本心,选择了富家子弟煤矿公司少爷——莱斯利,接踵而至的就是莱蒂陷入复杂的感情纠纷中。在这部小说之中,女主人公莱蒂出于虚荣心的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莱斯利有好感的。因此,当莱蒂在面对自身最终的婚姻伴侣的选择问题时,她表现出了明显的现实性、软弱性。出于本能,她爱恋乔治,然而,在传统性伦理观念的影响下,她最终选择了有钱的莱斯利。莱蒂最终违背本心的选择导致了婚姻的悲剧,也最终没有实现“灵”与“肉”的完美结合。因此劳伦斯成熟的性伦理观在第一部小说中没有得以实现。

《虹》是劳伦斯创作生涯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它以诺丁汉郡一带的矿区的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布朗文家族中三代人的婚恋故事。《虹》中的第一代人是汤姆·布兰温与莉迪娅的结合,他们从对抗走向和谐。第二代——安娜·布兰温与威尔在短暂的蜜月后就开始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第三代厄秀拉·布兰温在几经挫折后最终找到了“灵”与“肉”完美结合的彩虹。布兰温家族世代在这里居住生活,他们与这里的一切早已融为一体。可是新的铁路、运河、煤矿开通之后,这片古老的土地已不复往日模样。工业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人与人之间惊愕不已并逐渐失去了心理平衡。他们日益变得麻木与冷漠。布兰温家族前后变迁的历程正是人类对心目中“伊甸园”一次次探索并且一次次丧失的过程。

汤姆·布兰温是一个有着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朴实农民,19岁以前,他唯一接触的女性只有母亲与姐姐,直到莉迪娅的出现,她是理智、神秘的化身。他对莉迪娅的渴望源于她为乡村生活增添了新的气息。在他们婚姻的初期,他们之间有过激烈的冲突,但经过两人的感情的不断磨合,最终他们过上了和谐的性生活,他们双方都满足于这种“肉”的和谐与幸福,不再想进一步探究探精神的融洽。而莉迪娅怀孕后,这种仅仅肉体的和谐表现得越加突出,在精神和心灵层面上,他们之间的婚姻缺乏精神与心灵的契合,没有实现所谓“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所以他们的“幸福”是低层次的。布兰温第二代安娜与威尔婚前婚后都不和谐。他们的矛盾与冲突集中表现在彼此占有对方的过程,两人在“灵”上从未真正的融洽过,这导致了两人婚姻实质上的失败。他们彼此婚后沉溺于“肉”的快乐之中。但仅仅肉欲的满足无法维持这段支离破碎的感情。第二代人婚姻上的探索在“肉”的层面上而言是和谐的,这与第一代相仿。然而彼此仍旧无法实现“灵”的和谐。最终小说重彩地塑造了第三代家族成员厄秀拉的婚姻关系。她生活在20世纪危机的工业文明时代并且受过高等教育,有着自己的思想,16岁时她与安东尼产生爱恋,由于男主人公要到南非服役,两人很快分手了。之后她当了两年教师,这为她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之后安东尼回来了,她发现自己仍旧被安东尼所吸引,但她无法接受平庸和随波逐流的安东尼,在她看来,他们的结合无法实现“灵”与“肉”的统一。厄秀拉追求幸福婚姻的美梦破碎了。在这三代人追求婚姻的过程中,最后一代是最进步的。厄秀拉最终意识到了“灵”与“肉”的结合才是完整爱情的体现。

劳伦斯通过对失败爱情、婚姻的描述和思考,最终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婚恋观——“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他认为,只有“灵”与“肉”契合的两性关系,才可能真正实现两性关系的平衡。最后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康妮和守林人梅勒的关系正是作者追求的新的两性关系的完整体现。康妮的贵族阶级的丈夫克利弗特在战争中丧失了男性特征,他是现代工业文明与机器文明中被异化了的人。克利弗特不断地给妻子灌输他所接受的价值观念与思想意识形态,在这种不平衡的两性关系中,康妮成了活寡妇,她日渐枯萎。而就在此时,守林人梅勒则是伊甸园中的“亚当”他有着最原始的生命的活力,這使行尸走肉的康妮重新燃起了爱的火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部小说中“她再生了,成为了一个女人”。也真正实现了“灵”与“肉”的结合。

通过劳伦斯三部小说中对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与描写,读者不难发现,劳伦斯的性伦理观经历了一个日趋完善的过程,由最初的仅仅单纯片面追求肉体或者灵魂的统一,到追求二者的完美结合,体现出了作者性伦理观念的不断完善。他一方面谴责现代工业文明和社会快速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毁灭,同时他否定了人类的全部文明。他在崇尚非理性的同时将所有理性和道德的存在拒之门外。他过度强调性爱的拯救能力,然而并没有找到维多利亚时期社会腐朽在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不单单可以由单纯的两性关系来治愈与调和。用性爱来治愈社会问题是不切实际与空想的,但是,劳伦斯强调的两性关系中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在腐朽的维多利亚时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庄文泉.《虹》——劳伦斯对理想两性关系模式的探索[J].世界文学评论,2011(02). [2] 段文霞.从《虹》窥视劳伦斯的两性观[J].大众文艺,2010(17).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D.H.劳伦斯性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

D.H.劳伦斯性伦理观的形成与发展作者:刘杰张金来源:《青苹果·教育科研版》2017年第04期【关键词】D.H.劳伦斯;性伦理观;道德D.H.劳伦斯作为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于小说,在他短暂的44年生涯之中,一共创作出了12部小说。从20世纪开始,伴随着物质文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工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j59q88dtu0a6ri16ozy38gut0xt46013s3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