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农业区位的选择》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科 年级 地理 高三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鲁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必修二 农业与地理环境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综合思维: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某地区或者某种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人地协调: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教学难点】 学会讨论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能做出适当评价 3. 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教学设计】以日常稻米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也是各地的高频考点。考试中,经常发现学生答题不规范,不标准,没有思路,本节课我主要进行两方面教学内容,一方面是梳理知识点,另一方面是结合本节内容,整理归纳综合题的答题技巧。 2. 学习者分析 学过本节内容的时间已经很长了,遗忘教严重,但是本节内容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理解起来并不吃力,但是在答题时,容易出现偏差,思路不对。 3. 学习目标确定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某地区或者某种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人地协调: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教学难点】 学会讨论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能做出适当评价 5. 学习评价设计 分小组进行学习活动,以竞赛方式调动大家的自觉性和积极向,对于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口头表扬,并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部分表现不佳的小组,适当给予鼓励支持。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 教师活动1 思考水稻生产全过程需要投入哪些要素,这些要素有哪些作用 活动意图说明:帮助学生复习回顾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展示一些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题,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答题思路 活动意图说明 提升学生综合题的答题能力 环节三: 教的活动3 展示答题技巧和步骤,并举例说明 活动意图说明 总结提升并实践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 学生小组合作,思考并写在本子上,两名学生代表两个小组到黑板上展示 学生活动2 阅读并总结归纳自己的答题思路 学的活动3 记录并作答 7.板书设计 第23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一课时) 一、农业区位 1.所处位置 2.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增强的因素 2.减弱的因素 三、综合题答题技巧探究 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3)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9.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吃)为线索,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究本节内容,知识获取大多以合作探究来生成。 10. 教学反思与改进 前面的活动时间用的过多,可以适当压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为后面答题技巧的探究留下较为充足的时间,习题练习不够。

《农业区位的选择》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 图文

学科年级地理高三教科书版本及章节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鲁教版单元(或主题)名称必修二农业与地理环境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综合思维:运用农业区位理论,分析某地区或者某种农作物分布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及形成原因人地协调:理解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单元(或主题)学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j3b07wcjp97tl37kuug5o77k30e8m00qr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