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相关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磷脂和固醇的组成元素相同 +-B.Na和Cl是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无机盐 C.麦芽糖和蔗糖水解后都能产生果糖和葡萄糖 D.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具有相同功能 2.下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为葡萄糖的分解提供更多的场所 B.结构②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或颗粒不能通过 C.结构③具有双层膜结构,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D.结构④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其膜结构能与结构①直接发生交换 3.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都是DNA,都与蛋白质结合组成染色体 B.在无氧条件下,两者的有氧呼吸过程都会受到抑制 C.在有氧条件下,两者都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C0并释放能量 2D.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两种微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4.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生物体内两个不同时期的分裂模式图,其中染色体上标注的是相应位置上的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
A.图①中两个细胞的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图①中细胞2 的
基因型是AaBB C.图②所示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D.图②所示的细胞中有4个四分体 5.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的叙
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不同功能的细胞中RNA和蛋白质种类发生差异 B.细胞分化使机体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 C.衰老细胞呼吸速率减慢,核体积减小,染色质染色加深 D.细胞分化和细胞衰老贯穿于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6.赫尔希和蔡斯精妙的实验设计思路使得T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相
2
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选择了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T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2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区分DNA和蛋白质分子 C.被标记的T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后,需长时间保温培养 2D.对离心后试管中的上清液和沉淀物进行放射性检测 7.TATA框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基因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RNA聚合酶与TATA框牢固结合之后才能开始转录。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TATA框的DNA局部片段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容易解旋 B.TATA框属于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包含DNA复制起点信息 C.TA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含有起始密码 D.某基因的TATA框经诱变缺失后,并不影响转录的正常进行 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染色体 B.同种生物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组数最多 2
C.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异常配子的产生 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导致个体不育 9.“超级细菌”是对目前临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生素均具耐药性的病菌,
抗生素滥用是产生“超级细菌”的重要原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超级细菌”具有细胞壁,能抵御任何一种抗生素的作用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超级细菌”产生的根本原因 C.长期滥用抗生素对突变细菌进行了定向选择,加速细菌的进化 D.“超级细菌”的产生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典型实例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结果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操作及结果 结论 ① 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未观察到线粒体 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线粒体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90℃水浴加热下,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常② 加热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③ 某生物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直接观察,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该生物组织不含还原糖 利用PCR技术扩增某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变扩增产物含有该目的基因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图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常见的一种联系方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有3个神经元构成2个突触 +B.神经纤维兴奋是Na大量外流的结果 C.刺激b处后,a、c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这种联系有利于神经元兴奋的延续或终止 12.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病重程度与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题干描述的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B.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 C.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 3
D.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降低乙酰胆碱浓度 13.2018年1月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14.下列有关群落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演替经历的阶段不完全相同 B.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比初生演替快 C.两种演替一般都朝向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进行 D.两种演替总会使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结构更复杂 15.下图是某个海岛上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了 5个生物种群组成的4条食物链 鼠 B.碳在图中生物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流动 C.信息传递在图中生物之间可以双向进行 D.图中生物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但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这些生物 16.2018年1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项技术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4
B.研究中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 C.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 D.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 17.下列是“肝脏细胞
DNA粗提取”实验的两个关键操作步骤,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1中,加入柠檬酸钠缓冲液的目的是维持PH的稳定 B.步骤1中,冰浴处理的主要原理是低温下DNA水解酶容易变性 C.步骤2中,异戊醇的作用可能是使与DNA结合的蛋白质因变性而沉淀 -1D.步骤2中,离心后应取上清液,因为DNA在2mol,LNaCl溶液中溶解度比较大 18.在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 A.多次注射特定抗原蛋白,对实验小鼠进行免疫 B.淋巴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之间的免疫排斥 C.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促融剂的种类和处理时间 D.选择特定试剂筛选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9.下面是研究人员以复合酶制剂为材料进行研究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不加酶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加酶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A.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复合酶制剂去污力的影响 B.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等均会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结果表明,加复合酶制剂后的洗涤温度以40—50℃为宜 D.当温度高于60℃时,加人的复合酶制剂会失去催化活性 20.农杆菌中的Ti质粒是植物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i质粒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单链DNA B.Ti 质粒中磷酸基团都与两个脱氧核糖相连接 C.重组Ti质粒的受体细胞只能是植物愈伤组织细胞 D.Ti质粒上的基因可全部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5
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二模)生物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