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主要草地 玉米、大豆、小麦、兴安落叶松、樟子重要的羊、牛、马松、红松、蒙古栎、牧畜生产基地 白桦等 ①玉米分布非常普①大小兴安岭是我①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和三(树、水稻等作物 畜)种 特 殊 分 布 遍,由南向北种植比国最大的林区(图例逐渐减少。②小麦4.6)。②长白山区河马,是闻名国内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是我国主要的鹿茸、的良种。②松嫩平向北逐渐增多。③水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稻多种植在辽河、松区,③延边盛产苹果的商品生产基地,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梨。④辽东低山丘陵有良好的半农半牧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和半岛五陵区是我饲养条件。③广大盆地。④随着育种和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水区。⑤辽南是重要的发展较快,主要饲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苹果产区。 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业发展较快,并向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活动: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表4.1。 点拨表4.1 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第6页/共20页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耕作业 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 林 业 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 畜牧业 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 2.在《地理2》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点拨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
3.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这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相似。 (1)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点拨: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①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
第7页/共20页
旺盛,冬季枯干,造成食物来源季节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②养畜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③能防止环境污染。
(2)结合《地理2》中学习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 ②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③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二、地理条件 1.范围: 2.地位: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第8页/共20页
⑵地形、土壤条件——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⑶社会、经济条件
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分布 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 畜牧业区 第9页/共20页
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第10页/共20页
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