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把已知图像方格网上的坐标写出来放在一个“*.dat”文件中,通过展入这些点,然后对应选择图像上的点即可校正图像。 ③ 划分图斑
根据图斑定义的划分标准,把不同的地类划分成不同的图斑并编号,然后赋属性值。 2.外业考察
① 打印底图并附上已经识别的地物外出考察,沿着图上已知的道路实行走访,必要时还询问了当地的群众,以区分地物类型。
② 标注出了内业未识别的地物和变化的地物(以备内业修改所用) 3.内业修改成图。把实地考察的结果显示在地图中,在arcgis的属性字段中增加“类型、ID”,并把土地利用类型、图斑号输入其中,共同构成地籍图的属性。
4.整理结果,生成地籍图,并计算平差面积。每一块图斑都是以面状的形式存有的,通过其属性表能够查阅其面积,但是因为有些图斑中包含了道路和河流,耕地和田等土地利用类型中还有田坎,所以必须实行线状扣除和田坎扣除。 线状扣除主要用的公式是:
S=L*d (其中S为:线状地物的面积;L为:线状地物的长度;d为:线状地物的宽度) 田坎扣除的主要公式是:
S=A*13%(A为平差后的面积,13%是常数,也是田坎扣除系数) 四、实习结果
1.地籍图一份、评差面积表格一份、综合报告一份 五、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首先是更好地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既然是要绘制图斑,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前在课堂上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些要真正要操作的东西更是一塌糊涂。当调研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把任务实行下去。不过当真正走出去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当然,为了提升效率,我们两个小组合作,将整个图分成两部分,分别去调研。
另外一个我的感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一次完整的实习,单靠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进度快速而高效地实行。这次实习最直接地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水平,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我们这次实习的原则就是要让每个组员都学会使用课本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块图斑,并准确实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能够防止误差的积累,即时发现错误,更能够提升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所以我们是最早开始进入计算阶段的小组,又是最后提交完整数据的小组。我们深知搞测量方面的事,就是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容不得作假。 当我们在外面测完所有需要的数据后,还要回来在电脑上实行绘图,标出相对应的图幅号、街道号、界止点等。不过因为这个项工作操作起来不是很好上手,加上不是每个组员都带了电脑,所以就不能每个组员都充分练习了。所以电脑绘图这个块,我个人来说还不是很熟练,以后还需多练练。
总的来说,地籍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水平。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协助。这个段时间,我们也体会了很多酸甜苦辣,最后完成测量的时候还是由衷的高兴的。
我很珍惜老师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但理解了基本地籍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地图绘制、图斑面积计算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使实际工作水平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