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课堂上非预设生成性问题的思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课堂上非预设生成性问题的思考

苗冬雁

【期刊名称】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034)002 【总页数】1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今天,学生越来越多地发挥了课堂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尊重,自然学生的思维就会得以解放和自由发挥。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而动态生成的问题自然就会增多,这类问题就属于非预设生成性问题。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往往能创造出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生成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也是在生成中获得发展的。 [1] 教师要想妥善处置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运用往往不及教师,对于问题的提出,理论上在学科范围内,教师给予的解答,就应该是正确的,合理的。夸美纽斯曾指出:“职业本身就责成一个教师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随时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教师要交给学生准确的,丰富的知识,自己首先必须具有真知灼见和真才实学。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只有精通自己所教学科,掌握该学科最新的发展动向,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例如,在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的知识时,

涉及到计算,基本上就是用到“三段式”,若有学生突然用到“差量法”,教师最好就此展开,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

二、教师要适时地示弱

课堂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相遇,是生命的彼此敞开与生命的彼此走进。正是心灵间的精妙入微的相抚相触才为生命的体验与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2] 教师在专业知识上可能强与学生,但作为综合能力,可能会不及学生,此时,教师就要“示弱”。例如,一位教师在讲物质的量时,引入了“集合”的思想,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集合”的概念。有的学生谈到买啤酒可以用“箱”,买袜子可以用“打”,教师都给予了肯定,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林场伐木,可以一堆堆!”这位教师停顿了一下,说:“这个,老师真不知道,你能说具体点吗?”这个学生自豪地大声说了下去。在这个案例中,也许最后一个学生的举例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教师还是给了他发言的机会。敢于在学生面前示弱,势必会增加学生学习和质疑的信心,也许教师这一有意无意的行为会对孩子一生的学习产生有益的影响。教师的示弱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那就是交叉学科的知识。新时期的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知晓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地理,历史。知道更好,不知道怎么办?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信口开河,比如一次在文科班听课,教师在讲到环境污染时,谈到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说到:“大洋洲上的马尔代夫,也许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就会沉没!”下边就有学生悄悄地说:“马尔代夫不是位于印度洋吗?”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若此时,教师及时给与学生话语权,这节课实际内容就更加丰满了。

三、教师要耐心地倾听

课堂变幻莫测、丰富多彩,任何时候都会出现许多非预设的自然流露的感受和体验,它们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正的需要,其中往往可能隐藏着创造精彩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及时捕捉学生回答的问题中的精彩之处,激发学生大胆展示的欲望。一个学生的深入思考往往会给其他同学以知识点上的提醒,同时来自老师的鼓励,也会激发其他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的信心,这就形成了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良性循环。正是这种积极的引导或暗示,促使教学动态向优质化方向发展。正像罗杰斯所说:“不仅要听懂对方的语言,而且要理解对方的思想,体会他们语言所传达的感情,明白他个人的意思。” 任何真正有用的知识,都不是被动地、机械地堆积起来的,而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的错综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只能在个人的独立思考当中实现。[3]在课堂教学中,会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生成,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急中生智,及时解决,不妨将这些问题暂时放一放,等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再来解决也不迟。有的教师面对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常常敷衍学生:“你们回去自己查资料”。或者“等老师课后查了资料告诉你们”。可是,课后却石沉大海,从不提起。这样不但不解决问题,反而起相反作用。

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生成性的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它们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角色,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学习主题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为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课堂上非预设生成性问题的思考

课堂上非预设生成性问题的思考苗冬雁【期刊名称】大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24(034)002【总页数】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大力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今天,学生越来越多地发挥了课堂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itsz14a3j9uewu2s0h44x67j2pwjr01ed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