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等职业学校优秀高职语文模拟试卷19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台州市求实高级中学-----张莉

4) 人无远虑, 。

5) 三军可夺帅, 。 6)达则兼济天下, 。 7)君子君子喻于义, 。 8)往者不可谏, 。

21、认真观察下面一副漫画,说出漫画内容,并点明寓意(4分)

五、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6题。

江 南 古 镇

杨国民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道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曲折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个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仿佛有了音乐的节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从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与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

台州市求实高级中学-----张莉

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店坐下,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

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是她那诚挚的情怀。临海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一脉弱水,在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后,终于择定将古镇作为自己的永久居地。只是用保住那方故土的语言,来寄托对它的永久思念。江南的许多古镇,你别看它貌不惊人,它或许就孕育过一代名震寰宇的文人墨客,一派流芳百世的学者教授。你看,古镇的四周是广袤的田野,一带萦纡的清流,一抹起伏的山影,就凸现出这么一个恬静的处所??在一条幽静的小巷里,在一处青藤垂垂的院落里,隔了外界的喧嚷,避了市井的诱惑,面壁十年,精研邃思,而一旦出露,怎不叫世人惊愕瞩目?!一部部煌煌巨著,一幅幅珍贵墨韵,蕴足了文化底气,就从这里展开它的册页。 22.“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这是为什么?(2分)

23.本文突出了江南古镇乡土风情的哪些特点?(2分)

24.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3分)

25.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4分)

2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如一曲远方飘来的古老的歌,热情紧凑的节奏之后,悠悠的余韵徐徐而来,显得意境深邃,令人回肠荡气。

B.作者借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表达一种深居小巷的愁思。

C.第3段中,作者把“如虹饮水”“巧连妙构”的石拱桥比作行草书法,这样写既显得生动形象,又紧扣“文化”特点。

D.文中村姑的形象就是古镇人的形象,村姑的性格就是古镇人的性格。 E.本文语言精巧,虚实相生,言简意赅,增强了文章的情趣美和情韵美。

阅读二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乱世中的美神 梁 衡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

台州市求实高级中学-----张莉

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

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一百五十二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

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逍遥一生吗? 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此之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诗作面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选自《十月》,有删改)

27.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全文内容分条陈述。(4分)

28.文章开篇写道:“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4分)

29.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4分)

30.文中说,“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在清照诗作面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请说出理由。(6分) 六.作文(60分)

台州市求实高级中学-----张莉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要求:就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700字。

2009年高三语文试卷答卷

第一卷(44分)

1—10每题2分,11—18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台州市求实高级中学-----张莉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二卷(106分)

19、 (4分)(1)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

(2)士之避乱荆州者皆俊杰,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

20、(8选5,共5分)

1) 君子坦荡荡, 。 2) 桃李不言, 。

3) 勿以恶小而为之, 。 4) 人无远虑, 。5) 三军可夺帅, 。6)达则兼济天下, 。 7)君子君子喻于义, 。8)往者不可谏, 。 21、(4分)说出漫画内容,并点明寓意

22、 “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这是为什么?(2分) 23.本文突出了江南古镇乡土风情的哪些特点?(2分)

24.江南古镇文明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3分)

25.文章写在古镇的人流里有许多是从外地迁来的,其用意是什么?(4分)

中等职业学校优秀高职语文模拟试卷19

台州市求实高级中学-----张莉4)人无远虑,。5)三军可夺帅,。6)达则兼济天下,。7)君子君子喻于义,。8)往者不可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isn893ffs77t6k14cj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