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很多人生的关口,我们guǒ足不前、犹豫不决,其实往往并不是因为外在的阻力,而是我们内心的怯懦。而就是这一念之间的怯懦,你把自己的潜力永远禁gù在了心灵深处,也使你与大好前程擦肩而过。
机遇一直都在那里,你没有遇见,是因为你缺少抓住它的胆量和勇气的原因。只要你不在受到阻绊的时候停止飞翔,你就一定能到达更高的地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加点的字注音。
guǒ足不前_____ 怯懦_____ 禁gù___
(2)下面与“心灵深处”短语类型不相同一个词语是(____) A.一念之间
B.大好前程
C.擦肩而过
D.停止飞翔
(3)第二段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 . 给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沁园春.雪》描写了雄壮美丽又(yāo ráo)___________美好的北国雪景。 (2)我母亲对我们的(jié jū)___________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我一面应酬_______,偷空便收拾些行李,这样的过了三四天。
(4)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说明文《南极为啥比北极冷?》,完成下列小题。 南极为啥比北极冷?
第 1 页 共 8 页
①南极冷还是北极冷?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两极考查站。北极的黄河站位于北纬79°,夏天拜访那里的人可以发现,考查站周围的海湾积雪全融化了,大量苔原植物生长繁茂,甚至出现很多开花植物,北极绒鸭、北极燕鸥等海鸟活跃起来,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象,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到了北极。相比之下,南极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却是另一番景象,考查站区常年积雪不融化,温度也低,动植物种类稀少。数据显示: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最低纪录为-70℃;而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25℃至-30℃,最低纪录是-90℃。显然,南极要比北极冷。
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南极比北极更冷呢?
③首先是 。南极为大海包围的陆地,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约98%的大陆被冰盖覆盖,而且这些冰盖的平均厚度可达近2000米,终年不化。北极地区则是陆地包围海洋,北冰洋主要被欧亚、北美大陆所包围,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其中冰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仅为南极冰面积的60%左右。而且,北极地区的冰雪在夏季会大量融化,导致夏季冰面积更小。此外,北冰洋海水的热容量大,吸热本领强,吸收的热量就更多,导致北极比南极要暖和得多。
④其次, 。南极平均海拔高度为2350米,其中超过3000米的地方约占南极大陆面积的25%,最高约514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北极近2/3的面积都是海洋,平均海拔仅与海平面相当。海拔越高温度就会越低,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因此南极就会比北极气温更低。
⑤最后,南极热量交换比北极少。由于南大洋有绕南极的西风环流和南大洋环流,南极无论是大气环流还是大洋环流均比较封闭,与中低纬度的热量交换较少,得不到热量的有效补充。相比较而言,北极地区与中低纬度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的交换则比较频繁,来自于中低纬度的热量可以通过环流向北极地区进行有效输送,这样就导致北极比南极温暖。
3 . 说说第①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 . 分析第②段在内容上的作用。
5 . 在第③、④段的空白处填上此段的中心句。
6 . 本文③—⑤段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种顺序的语言标志是什么? 7 . 第③段加点的“平均”能否去掉,为什么? 冬天记忆 张海生
①虽然时隔已经很久远了,但我却依然念念不忘。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冬天里,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
第 2 页 共 8 页
绒毛很自然就成了我患难的伙伴。
②我记忆里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打着呼哨扑过来,刀一样地扎疼我的脸,割疼我的耳朵,顺着袖口、脖子、胸口往棉衣裤里钻。教室里没有取暖的设备,窗户上常常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白塑料布或纸袼褙片儿,风刮过来嘭嚓作响,顺着缝隙往教室里钻,坐在教室里,写字的手冻得拿不住笔,把两手抄进棉袖筒里或凑到嘴上哈几口气暖暖手再写。下雪的日子,冰天雪地,树木上、老墙上、屋顶上全是雪,整个世界萧杀而苍茫。消雪的日子,更是冷得厉害,房檐上垂挂着短则几寸、长则数尺的小檊杖一样粗细的冰凌柱,哩哩啦啦的滴着水。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根根将冰柱捣下来,小手冻得象透明的红萝卜。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最受罪的时候,脱了衣服往被窝里钻,被窝里冰凉冰凉,冻得人浑身哆嗦,大半夜也暖不热。那时候我曾想,晚上我要能有一个温暖的被窝该有多幸福呀。
③那些个冬天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寒冷。在梦一般的记忆里,我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在学校里,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跑着挤到一堵太阳光照得到的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一边挤一边高声喊叫: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挤挤,挤老干,挤出老干我喜欢。如果中间的那一位被挤出来了,就迅速的跑到两端继续往中间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我们还打皮老尖儿、迈大步、推铁环、吹鸡毛上天。
④放学了,几个同学一合计,直奔老麦场的麦秸垛,在麦垛的一方掏一个洞,再到地里偷几个白萝卜,用竹批儿剥去厚厚的一层皮儿,躺在麦秸洞里吃得津津有味,辣甜绕口。有时候,我们也会跑到大河塄的格档堆上,用自制的枪、棒做武器玩“打仗”、捉迷藏,我们常常忘记了时间,直玩得天昏地黑。麦场的小庵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会在小庵的朝阳背风处挖一个坑,坑沿上垒几块土坯或砖块,然后到地里去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有时还用泥包住用弹弓打来的麻雀,放到火里烧烤,等到泥烧干了的时候,剥开泥块,麻雀的羽毛也会被烧的无影无踪,烧熟了的麻雀肉热气腾腾,再撒上些从家里偷来的盐,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
⑤在关于寒冷的记忆中,尤其使我难忘的是那些圆溜溜、胖乎乎的鹅卵石,不知从啥时候开始,我冬天的冷被窝里竟有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那是母亲去城河里洗衣服时捎回来的,母亲选择了这些大小适中,形状可爱的鹅卵石洗净带回家。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⑥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如今我的女儿已将大学毕业,当我和她谈起这些往事,她听得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当然我理解女儿,在这个地球逐渐变暖,北方再也找不到大雪,空调、水暖、电暖、暖水袋随处可见的年代,让女儿去理解一块石头的作用,理解人与人挤在一起用来取暖的方法,的确愚顽可笑。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对一块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
第 3 页 共 8 页
(选自2012年7月2日《文艺报》,有改动)
8 . 童年的“我”用哪些方式驱散寒冷,寻找温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9 . 试分析第②段划线句的作用。 10 . 试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
11 . 结合加点词语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当然我理解女儿,在这个地球逐渐变暖,北方再也找不到大雪,空调、水暖、电暖、暖水袋随处可见的年代,让女儿去理解一块石头的作用,理解人与人挤在一起用来取暖的方法,的确愚顽可笑。
12 . 如果将文章的标题改为“寒冷的记忆”好不好,为什么?
四、句子默写
13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____________。 ③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 ⑤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⑦真正的友情不受时空限制,这句话可以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⑧《小石潭记》中作者寓情于景,表现凄苦孤寂心情的语句是“寂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第 4 页 共 8 页
14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①明。 注释①晚照:傍晚的阳光,夕照。 (1)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的雨。
(2)请从空间或时间的角度,选择关键词简要分析这场雨的雨势变化特点。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太多矣。”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余曰:“太少矣。”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
(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②病:担心,忧虑。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15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 (2)木小不堪也(______) (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 (4)乃尽湿之(______) 16 . 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第 5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