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赏析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定风波》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柳永——《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解词:芳心:指年轻女子的心。是事可可:凡事不在意,一切事全含糊过去。花梢:花木的枝梢。柳带:柳条。因其细长如带,故称。厌厌:安静的样子。暖酥消:脸上搽的油脂消散了。 腻云亸:头发散乱。亸(duo 第三声):下垂貌。厌厌:安静的样子。梳裹:梳妆打扮。无那:无奈,无可奈何。薄情:不念情义,多用于男女情爱。雕鞍:刻饰花纹的马鞍﹔华美的马鞍;借指宝马。. 鸡窗:《艺文类聚》卷九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着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
论﹐极有言智﹐终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后以鸡窗指书斋。 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代四川产的彩色笺纸。象管:象牙做的笔管。吟课:吟咏诵读。镇:镇日,整天。相随:伴随;跟随。抛躲:回避;抛弃。
解析:关于这首词,曾经有过一则词坛故事。据宋人张舜民《画墁录》记载:柳永因作《醉蓬莱》词忤仁宗之后,曾求谒当时的政府长官晏殊改放他官,晏殊问柳:“贤俊作曲子(词)么?”柳永答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即道:“殊虽作曲子,(却)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只得告退。从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正统的士大夫文人和柳永之间,其艺术情趣是有所不同的。看来,柳永这首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是当时士大夫们所难以接受的,它对爱情,对少妇内心活动的描写是直率、火爆而又大胆的。它用笔泼辣,不加掩饰。这与曼殊笔下那种含蓄蕴藉、圆融平静、具有雍容富贵之态的“雅词”相比较,的确是迥然不同的。但是,只要我们对《定风波》这首词的整体进行全面分析,就很难得出“庸俗低级趣味”和“流露渲染色情”这样的结论。
这首词真实地反映了少妇的孤独苦闷和离别相思之情。上片,通过艳丽春光和良辰美景来衬托少妇的孤寂之情。开头三句,写春回大地,万紫千红。少妇因此反而增愁添恨。这里暗示出,过去的春天她曾与“薄情”者有过一段火热的恋情生活。次三句,写红日高照,莺歌燕舞,是难得的美景良辰,而她却怕触景伤情,拥衾高卧。接三句,写肌肤消瘦,懒于梳妆打扮。这和《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精神是一致的,表现出爱情的坚贞不渝。未三句,揭示出这位少妇之所以“倦梳裹”的真正原因:“恨薄情一去,音信无个。”至此,我们才发现,原来上片用的乃是一种倒叙手法,它不仅总结上片中的三个层次,而且还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内心活动和感情的直接抒发。下片,极写内心的悔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头三句,点明“悔”字,反映出这位少妇的悔恨之情。继之,又用“锁”字与此相衬,烘托出感情的真挚、热烈与性格的泼辣。在特别重视功名利禄的封建社会,一个闺中少妇为了爱情而敢于设想把丈夫“锁”在家里,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反叛行动。这位少妇的举措,可以使人联想到《红楼梦》中林黛玉对功名利禄,对仕途经济的批判,而且与柳永《鹤冲天》词中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脉相通的。中六句是对理想中的爱情生活的设想和追求。他们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吟诗作赋,互相学习,终日形影不离。结尾三句明确责示对青春的珍惜
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定风波》表现的是思妇的闺怨。它用代言体的口吻,放开来说的笔调,把那位思妇的满腔情思,一股脑地端到了读者的眼前。你看,自从春天回来之后,他却一直杳无音信。因此,在思妇的眼中,桃红柳绿,尽变为伤心触目之色(惨绿愁红);一颗芳心,整日价竟无处可以安放。(是事可可者,事事都平淡乏味也。)尽管窗外已是红日高照,韶景如画,可她却只管懒得压绣被,不思起床。长久以来的不事打扮,不加保养,相思的苦恼,已弄得她形容憔悴,“暖酥”(皮肤)为之消损,“腻云”(头发)为之蓬松,可她却丝毫不想稍作梳理,只是愤愤然地喃喃自语:“无那(无可奈何)!恨薄情(郎)一去,音书无个。”自此以下,这位女主角便干脆把作者撇开在一旁,自己站出来向我们掏出她的心曲:早知这样,真应该当初就把他留在身旁。在我俩那间书房(“鸡窗”)而兼闺房的一室之中,他自铺纸写字,念他的功课,我则手拈着针线,闲来陪他说话,这种乐趣该有多浓、多美,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一天天地把青春年少的光阴白白地虚度!读完这些,在我们的面前,就放佛出现了一位“快嘴李翠莲”(宋元话本中的人物)式的妇女形象,她把自己的怨恨和烦恼,痛痛快快地全部“掷”给了读者。同是表现思妇的闺怨,温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