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1 采用资源消耗低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如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并提供文件说明对结构体系进行了优化。 5.4.12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5.5 室内环境质量
控 制 项
5.5.1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中的设计计算要求。 5.5.2 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无结露、发霉现象。 【条文说明】下表全部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指标 1 采取合理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传热损失,防止外墙和外窗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避免表面结露和发霉。 在室内使用辐射型空调末端时,需注意水温的控制;送入室内的新风应具有消除室内湿负荷的能力,或配有除湿机,避免表面结露。 2 5.5.3 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新风量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的设计要求。
5.5.4 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中的有关规定。 5.5.5 宾馆和办公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室内允许噪声标准中的二级要求;商场类建筑室内背景噪声水平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的相关要求。其他建筑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背景噪声和控制噪声。 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有关要求。
5.5.6 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
一 般 项
5.5.7 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有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保证主要功能房间换气次数不低于2次/h。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两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1指标
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建筑朝向有利于夏季和过渡季节自然通风。 2
建筑单体采用诱导气流方式,如导风墙和拔风井等,促进建筑内自然通风。
22
3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定量分析风压和热压作用在不同区域的通风效果,综合比较不同建筑设计及构造设计方案,确定最优自然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5.5.8 室内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两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1指标
主要功能房间采用能独立开启的空调末端 2 3 主要功能房间采用能进行温湿度调节的空调末端 主要功能房间采用能独立湿度调节的空调末端
5.5.9 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中的一级要求。其他类建筑满足相关功能要求的隔声指标。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1指标
客房与客房间隔墙、客房与走廊间隔墙(包括门)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满足GBJ118中的一级要求。 客房外墙(包含窗)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满足GBJ118中的一级要求。 客房层间楼板、客房与各种有振动源的房间之间的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满足GBJ118中的一级要求。 2 3 5.5.10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指标 1 2 合理布置可能引起振动和噪声的设备,并采取有效的减振和隔声措施。 噪声敏感的房间应远离室内外噪声源。 5.5.11 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要求。其他类建筑人员常驻的主要房间满足自然采光需求。
5.5.12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春季泛潮发霉。半地下、地下空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霉。
5.5.13 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有无障碍设施。并满足《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中规定的设计部位均设有无障碍设施的相关要求。
优 选 项
5.5.14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中间遮阳改善室内热环境,玻璃幕墙采用智能控制遮阳系统。主要光照面选择外遮阳措施时应综合比较遮阳效果、自然采光和视觉影响等因素,考虑外遮阳与建筑的一体化。外遮阳有自动调节功能,采用增强自
23
然采光的措施。
5.5.15 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能够检测进、排风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与室内空气污染监测系统关联,实现自动通风调节。 【条文说明】同时下表任意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指标 1 2 对室内主要功能空间的二氧化碳、空气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够实现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报警 5.5.16 采用反光板、散光板、集光导光设备等措施改善室内空间采光效果,75%的室内空间采光系数≥2%,有防眩光措施;采用采光井、反光板、集光导光设备等措施改善地下空间自然采光。地下空间昼间采用自然光采光的面积超过20%。
5.6 运 营 管 理
控 制 项
5.6.1 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 【条文说明】下表全部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1
指标 制订并实施包括节能管理模式、收费模式等节能管理制度。 2 制订并实施包括梯级用水原则和节水方案等节水管理制度。 3 4 制订并实施包括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和耗材管理制度。 制订并实施包括绿化用水的使用及计量、各种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规范使用等绿化管理制度。 5.6.2 建设运行过程中,对厨房、垃圾房、设备机房等易产生废水、废气之处,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材料或其他方式对排放进行处理,并结合排放管理手段,杜绝建筑运营过程中废水和废气的不达标排放。
5.6.3 根据建筑垃圾的来源、可否回用性质、处理难易度等进行分类,将其中可再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对有害废弃物实行控制,禁止出现无序倾倒,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一 般 项
5.6.4 建筑施工和运营兼顾了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使用。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两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指标 24
1 2 3 施工中挖出的弃土回填利用,基本满足土方量挖填平衡,或对邻近施工场地间的土方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收集和利用施工场地内土质良好的表面耕植土 施工道路和建成后运营道路保持延续性,考虑了临时设施在建筑运营中的应用。 5.6.5 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6.6 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护、改造和更换。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两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指标 1 2 3 管井设置在公共部位 具有公共使用功能的设备和管道设置在公共部位 采用其他便于维修和改造的措施
5.6.7 对空调通风系统按照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
【条文说明】下表至少第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1 2 指标 空调系统开启前,对系统的过滤器、表冷器、加热器、加湿器、冷凝水盘按照规定进行了全面检查、清洗或更换。 通风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进行定期卫生检查和部件清洁,并存留记录。
5.6.8 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建筑智能化系统满足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序号 1 2
【条文说明】下表至少第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指标 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设置合理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完善,运行安全可靠。 5.6.9 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系统高效运营。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两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1 2 3 指标 设置空调系统、通风设备、环境参数的定期自动监测和记录系统。 空调通风系统设置根据负荷变化而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且运行正常
公共区域照明系统设置自动调节系统设置自动调节系统且运行正常 5.6.10 建筑车辆、人流交通组织合理,举办大型活动有有效的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并有事先演练。
5.6.11 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计量收费。其他建筑物将能量消耗作为工作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
25
【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两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
序号 1 2 3指标 建筑物空调通风系统、照明系统、其他动力用能系统设置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并运行正常。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水泵风机输配系统等设置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并运行正常。 建筑物内不同区域设置用能分项计量装置,且根据计量结果进行收费。 优 选 项
5.6.12 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绩效考核等方式,使得物业的经济效益与建筑用能效率、耗水量等直街挂钩。
26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应用技术规程(框架条文) 广东建设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