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并对比分析。
③预测实验结果:添加了__________组中的肝脏培养液的淋巴细胞出现异常,而其他两组的淋巴细胞正常。
12、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过程中,人们做了很多实验进行探究,包括著名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请分析以下实验并回答问题: A.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
B.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示);
C.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①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时,除加入适当比例的水和琼脂外,还必须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氮源、有机物、生长因子等,并调整pH。
②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这三组。 ③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做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得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
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份,标为A、B、C,分别作如下处理:
组合编号 处理 A B C 不加任何提取物 g.__________ h.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
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__________。
③通过设计的实验,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
13、已知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肌细胞和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该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__________。
2.实验器材:5%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载体抑制剂、呼吸抑制剂、葡萄糖浓度测定仪、洁净培养瓶若干、肌细胞和红细胞等。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6支洁净的培养瓶,分别编号为肌1、肌2和肌3,红1、红2和红3。
第二步:向6支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等量的__________,然后向肌1和红1培养瓶中分别添加适量且等量的__________,向肌2和红2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__________,向肌3和红3培养瓶中分别添加相应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向肌1、肌2和肌3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肌细胞,向红1、红2和红3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红细胞。
第四步:培养相同且适宜的时间后,用葡萄糖浓度测定仪检测各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 3.实验结果:肌1、肌2和肌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5%、4.8%、2.3%,红1、红2和红3培养瓶中葡萄糖的浓度依次为__________、3.5%、__________。 (1)肌2和肌3两组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2)根据肌1和红1,肌3和红3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14、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对其作用机理的解释之一是“酸生长”学说。“酸生长”学说认为: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为了验证酸能够促进细胞伸长,现提供黑暗中萌发的小麦幼苗(如图)若干、不同pH的系列缓冲液、蒸馏水、镊子、刀片、刻度尺、带盖的小瓶等材料器具,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
+
1.实验材料的处理:选择若干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切取图中__________(字母)对应的胚芽段,放入蒸馏水中浸洗才能作为实验材料,理由是__________。实验中使用带盖的小瓶的目的是__________
2.酸性物质作用于__________(结构),使之可塑性变大,从而促进了植物细胞伸长生长。 3.为了确定实验中pH大致范围,需要做预实验,结果如上面右图所示,请问:纵坐标的含义应是__________;可以推测本实验的pH大致范围为__________(ppm)。 4.正式实验中,请作如下分析:
①如果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__组实验。(溶液浓度梯度差为1ppm) ②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每瓶投入10段相同的实验材料。 ③将各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期进行__________。 ④预期结果: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酶的不同实验中的自变量的设定,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选项A正确,鉴定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利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的自变量就是待测的酶溶液和已知的蛋白液;选项B不正确,酶的高效性是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得出的,因此在验证酶的高效性的实验中,自变量是与底物相对应的酶溶液和无机催化剂;选项C正确,验证酶的专一性,常见的实验设计有两种,即底物相同但酶不同或底物不同但酶相同,由此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酶或不同的底物;选项D正确,探究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需要设置一系列不同温度处理的实验组进行相互对照,因此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不间的温度。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过氧化氢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谣要的活化能,不能提供过氧化氢分子活化所耑的能量,A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若通过观察体色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①×③或②×③或③×④,A错误;B.若通过观察翅型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①×②或②×③或②×④,B错误;C.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要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C正确;D.控制②翅型和③体色两对性状的基因均存在于Ⅱ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①本实验是验证胰岛素的降血糖功能,为了使实验更快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对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原,①正确;
②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排除此实验不是由溶剂引起的,②正确;
③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失去活性,③错误;
④当给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后,小鼠出现惊厥,为了说明惊厥是胰岛素降血糖引起的,应该对实验动物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使其血
糖恢复正常,而另一半不作处理比较,④正确. 故选:C.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对照实验设计要求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与实验组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都应与实验组一致。该实验的课题是“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有无,即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项正确;光照、琼脂块、放置的位置等都为无关变量,在各组实验中都应适宜且相同,A、B、D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淀粉; 麦芽糖; 2.少; 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 4.GA浓度高对α-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 解析:1.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被水解为麦芽糖。
2.对比1号和2号试管,1号试管剩余的淀粉量少,其原因是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够产生??淀粉酶,使淀粉更多地被水解。
3.分析题表实验结果:在试管5中,虽然加入足量的GA,但没有加种子,淀粉不能被水解,说明
GA不能直接水解淀粉;试管2中,虽然有去胚的半粒种子,但未加入GA,被水解的淀粉少,而
试管3中加入GA溶液和去胚的半粒种子,实验结果是颜色较浅,被水解的淀粉较多,说明GA能诱导种子生成??淀粉酶。
4.分析试管2、3、4的实验结果可知,随着GA浓度的升高,淀粉被分解的量增多,说明GA浓度与其对种子产生??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呈正相关。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蛋白质或多肽;紫;不需;
2.酶的种类;紫色;紫色;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反应前后酶不变,仍会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3.蛋白块的体积变化;C组中蛋白块体积变小或消失,D组中蛋白块体积基本不变 4.乙;试管中只加等量蒸馏水和同质量同体积蛋白质块
解析:双缩脲试剂能够和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该过程不需加热。A组和B组的不同之处是酶的种类,这就是人为控制的自变量。蛋白酶和淀粉酶是蛋白质,反应前后不变,故A、B组试管中最终颜色均为紫色。乙同学的实验可以根据蛋白块的体积变化来判断蛋白酶的催化作用。C组中蛋白块体积变小或消失,D组中蛋白块体积不变,说明蛋白质只能被蛋白酶催化水解。根据对照原则,乙同学应再加一组只加蒸馏水和蛋白块的实验。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过氧化氢酶能降低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 (2)①另一份用适量RNA水解酶
②等量的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③B组加入等量用蛋白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C组加入用RNA水解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
④A、C试管气泡产生快,B试管气泡产生慢或无气泡;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
解析:(1)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根据题意和材料、试剂种类判断:要验证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自变量是加入的酶,因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水解速率.实验步骤设计如下:取适量过氧化氢酶溶液均分为两份,分别用适量的蛋白酶和适量的RNA水解酶处理,备用。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向A试管中滴加两滴过氧化氢酶溶液,B、C试管的处理是B组加入等量的用蛋A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C组加入等量的用RNA水解酶处理过的过氧化氢酶溶液.然后,观察三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由于本实验是验证性实验,验证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因此A、C试管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分解快,气泡产生快,B试管中过氧化氢酶被蛋白酶水解,过氧化氢分解慢或不分解,产生气泡慢或无气泡:根据实验结果得出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不是RNA。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果蝇易饲养,繁殖快(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具有多对易于区分且能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 基因突变 2.红眼雌; F1中的白眼雄
3.测交所得的白眼雌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雄果蝇; 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全是白眼; 雌雄果蝇全是红眼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第5节 验证性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