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的探讨
作者:王秀珍
来源:《财会学习》2024年第10期
摘要:高校的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等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的固定资产体量也越来越大。
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高校固定资产核算作为比较敏感的话题,有必要进行一下探讨。本文从高校固定资产的界定和分类入手,着重对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前后,高校固定资产核算方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高校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核算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關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高校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
财政部在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简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全国所有高等学校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为确保新制度在高等学校有效地贯彻实施,财政部又在2024年8月14日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执行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对财务会计科目、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做了详细规定。
与之前高等学校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等规定相比,政府会计制度统一了全国高等学校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标准体系,在核算基础、科目设置和报告要求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在资产核算方面的变动较为明显。本文仅对高校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探讨。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定义及其分类方式 (一)高校固定资产的界定
高校的固定资产是指高校为满足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占有、使用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或者虽然单位价值未到规定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
高校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等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高校固定资产与其它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相比具有行业性和专业性的差异。虽然在资产管理上,不同类型的高校有着不同的资产管理模式,但是在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高校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却大同小异,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