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得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本课出自《论语》和《礼记》的四句经典古文,学会正确朗读,理解句意。 2、结合古人对文明举止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文明有礼貌。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朗读经典古文,通过对比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提高言谈举止的修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古人对“礼”的追求,学习文明举止,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重点 :规范自己言谈举止的礼仪。
教学难点 :1. 理解言谈举止不仅是个人的细节,更表现了一个人的修养。
2. 理解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交往礼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朗读课文,搜集古人在言谈举止方面的事例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 2 张照片,通过照片中人物的不同举止,谈谈自己的感受。中华民族是礼仪 之邦,中国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对人们的言谈举止有严格的要求,引出课文中的经典 古文。
二、走进经典
(一) 1. 读原文一: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 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2. 谈谈从上述句子中了解到古人的哪些文明举止?
3. 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谈在餐厅就餐时,发现了同学的哪些不文明举止? 照
自己的不足。
4. 观看视频,学习就餐礼仪,巩固所学。
(二)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中的故事 --- 程门立雪。由此引出尊敬师长的第二条经典 古文。
1. 读古文了解句意。
2. 引导学生谈谈从这个句子可以看出与长辈在一起需要注意哪些举止? 3. 学以致用,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尊敬师长的礼仪。 4. 观看视频,通过了解古人拜师的礼节,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三)出示古文第 3 句,学生朗读 并理解句意。
1. 提问学生:为什么对不同的人,孔子会有不同的态度? 2.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说话要注意场合。
(四)出示古文第 4 句学生朗读 并理解句意。
1. 提问:孔子为什么在有丧者家吃不饱?
2.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向学生阐述孔子“克已复礼”的思想。
三.历史镜鉴
请阅读课本 50 页文本,学习周总理的言行得体,体会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四.现实链接 通过一个求职应聘者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文明的举止不是空泛的,而是有它实际意义的。 五. 拓展延伸
朗读学习《弟子规》中对举止礼仪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对文明举止的要求。 六.思考践行(家庭作业)
1. 请从遇见老师,遇见长辈和遇见同学三个场景中选取
1--2 处拍照或微视频,记录尊礼的
瞬间,进行展示和交流。
2. 自学《弟子规》并截取你喜欢的部分抄录背诵。
七. 板书设计
第八课 举止得体 饮食的举止
尊师的举止 文明举止 言谈的举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