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语
导入
请二位同学为我们讲一段相声《称谓》
大家听了相声,笑过之后,大脑中有什么想法呢?不掌握称谓语常识会闹笑话。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交际语言关系到一个人的事业、婚姻乃至前途、命运,对人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话得体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考的需要,高考就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了“得体”这一考点的。
二、具体研讨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称谓语”就是“得体”这一考点中的一部分。 (一)注意称谓语的使用。
1、对称谓语进行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2、由一组学生代表来讲各个类别的称谓(以三代内为代表) A、用PPT打出归纳:
爸爸的—爸爸 妈妈 哥哥 弟弟 姐妹 妈妈的—爸爸 妈妈 兄弟 姐妹
叫—爷爷 奶奶 伯伯 叔叔 姑姑 叫—外公 外婆 舅舅 阿姨
堂兄弟/党姐妹 表姐妹/表兄弟
(引进《红楼梦》的人物关系来检测同学们的掌握程度) 看课文P13的人物关系图回答:
贾敬是贾宝玉的( )刑夫人是贾宝玉的( )凤姐是贾宝玉的( ) 林如海是贾宝玉的( )贾敏是贾宝玉的( ) 贾政是林黛玉的( ) B.社交称谓
由二组学生来完成:社交称谓又称礼貌称谓,主要用于社交场合或者用于称呼有特殊身分或地位的人。它包括以下一些称谓形式:
先生 夫人 太太 少爷 小姐 大人 老爷 女士 阁下(对男士、有地位的人的尊称,阁本指官署,也是一种官职,如包拯的官职就是龙图阁大学士,今人所说的内阁和内阁总理的意思也与此一样。所以,用站在阁下的侍从者代其称呼,既是对尊者的尊敬,也是尊者所面对者的自谦。对尊贵者不能直呼其名,故以此代之。) 陛下(大臣对皇帝的称谓) 殿下(对皇子的称谓) C.职衔称谓
职衔称谓是一种极普遍的称谓方式。职业称谓和头衔称谓二部分组成 由三组学生来归纳:PPT打出:
职业性称谓:大夫 医生 护士 律师 经理 老师 工程师 头衔性称谓:市长 团长 主任 上校 教授 博士 大师
D.谦敬称谓(由四、五、六组同学来完成)
谦敬称谓包括两种称谓方式:一种是谦称(或贱称),一种是敬称。谦称是下对上说话时或与平辈说话时比较客气的自称,有时也可以是上对下比较客气的自称;敬称是下对上说话时或平辈说话时比较客气的对称。
谦语亦称“谦辞”,它是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词语。谦语最常用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
(四组同学来归纳)谦称:自谦、内向是传统文化最为显著的一大特征,在称呼中,自称反映最明显。(1)称自己
小弟 学生 属下 在下 弟子 孩儿 老朽 愚兄 鄙人 (2)称己方
贱内 犬子 敝友 敝东 敝岳 家严 家慈 敬称:敬语,亦称“敬辞”,它与“谦语”相对,是表示尊敬礼貌的词语。除了礼貌上的必须之外,能多使用敬语,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五组同学)(1)直接称呼对方
a.老+姓氏:老王 老张 老李 老于 老崔 b.行辈+爷:二爷 三爷 四爷 五爷
c.姓氏(或名号)+兄:王兄 张兄 伯江兄 子美兄(。台,原是位于高处供望远、游览的建筑物,引用在称呼上,即用来指代地位尊者。) d.姓氏(或名号)+老:郭老 张老 子其老 子陵老 e.特殊的敬称:老师 老乡 老丈 老兄 老伯 老弟 f.取名字中一字+公:朱德熙──熙公 (六组同学)(2)称呼对方的家人或亲友
a.尊+称谓:尊夫人 尊大人 尊大君 尊翁 尊府 尊堂
b.令+称谓:令尊 令堂 令兄 令弟 令郎 令妹 令爱 令嫂 令徒 《颜氏家训·风操》载:“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简言之,长辈须加尊字,同辈须加贤字或仁字。
而特用的称呼有特殊的寓意,绝对不能出错。如:泰斗,专指那些学术精湛、深厚,德高望重,犹如泰山那样高大,犹如北斗星那灿烂的人,人们像敬仰泰山北斗那样尊崇他们。别的普通人,岂可枉称泰斗?即使在自称“大师”者越来越多的当今,也没有几个人敢自称为泰斗!
同样,泰山,也可单独作为一种尊称,寓意与泰斗相同。泰山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之首,为高山的代表,用它来代称人,其敬仰之意不言而喻。在习惯上,也用泰山来称呼岳父,其尊敬之意自明。
足下,是同辈人之间的尊称。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悲惨的故事:春秋时,介子推曾随落难的晋文公逃亡达19年之久,备受困苦,在饥寒交迫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介子推为保晋文公的命,曾忍痛割股肉为其充饥,让晋文公感激涕零。后来,晋文公时来运转,终于返回执政了。他不忘旧情,在遍赏落难时的追随者时,唯介子推隐居绵山,坚不受封。无奈,晋文公令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性格倔强的介子推,宁愿抱树被活活烧死,也不改初衷。晋文公闻此噩耗,亲往抚树哀哭,继而伐树做成木鞋。每天穿着木鞋,连声哀叹:“悲乎,足下!”念念不忘割股之情。足下之称,由此而生。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朋友之间互称足下,不正是情谊深厚的表现吗?由此可见,像泰斗、泰山、足下这样的专用称呼,在变为一种通用称呼后,它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也被“共享”了!
以上所举的例子在现代汉语中都会碰到,然而它们有的是文言词,有的是口语词,有的是书面语词,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对使用场合和使用者的身分也是有限制的。中国古代有成套的谦敬称谓,在今天它们已基本不用了,不过因为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有时为了需要不得不借用旧的称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