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2024.1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9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流经中国九省区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滋养的土地创造出了璀璨的黄河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大河文化,是一种具有黄河地理特点的旱地农耕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它起源早,成熟快。黄河流域拥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先民们很早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农业文化。在距今7500年左右的河北磁山和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炭化的粟类,家畜、家禽的化石以及石斧等生产工具。殷商时中国的蚕丝纺织已达到较高水平,卜辞中屡次出现桑、丝、帛等字。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单字数量和笔画工整程度都表明其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因此汉字的起源应该很早。文字的产生使黄河文化迅速成熟。现在,有些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遗址、文献遭到了破坏损毁,黄河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也遭到破坏和侵蚀,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刻不容缓。
黄河文化的另一特征是政治色彩鲜明,这与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的特点有关。旱地农业必须以水利设施为基础。人们共同关心、治理与他们的生存休戚相关的水利问题,从而养成了关心社会问题的文化心理。另外,治水斗争和水利灌溉事业也需要形成集中的社会权力,从而促成了国家的产生。儒家学说就是在这种关心政治的文化心理下逐渐形成的。孔子几乎把一切问题都看作是政治问题。在他看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即是一个政治问题,读书学习也是为了参与政治。政治问题在人们的一切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占有最重要、最突出的位置。这就是黄河文化、儒家精神最重要的特色,其中熔铸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范、价值理念和民族心理。
黄河文化绵延发展数千年,虽不断遭受外部文化的入侵,但始终保持其道统,显示出强大的同化能力。黄河文化以它博大的胸怀,吸纳周边多种原始文化,形成了文明国家。中国对外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政治外交也主要兴起和发展于黄河流域。早在汉朝,中央政权就曾派遣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这条通道也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主要通道,即丝绸之路。千年来,丝绸之路上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文化交往极为活跃。在交流过程中,黄河文化不仅扩大了自身影响力,也不断从其他地域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展示了多元一体、兼容并包的特点,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新动能和发展活力。
(取材于牛建强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殷商时期纺织业高度发达,促进了甲骨文的成熟。 B.水利问题与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联系密切。 C.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政治交流都发源于黄河流域。
语文试卷第1页(共9页)
D.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汉朝成为黄河文化最鼎盛的时期。
2.根据材料一,下列黄河文化的特征,不属于与旱地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一项是(3分) ...A.起源早,成熟快 B.政治色彩鲜明 C.蕴含着儒家精神 D.同化能力强大
材料二
黄河在造就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也曾因频繁改道、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治理黄河一直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
黄土高原地区总土地面积64.06万km2,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改道频繁,“黄泛区”良田沙化,风沙弥漫,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黄土高原坚持不懈地开展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使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面积、强度减小,沙尘暴次数减少,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构建了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扭转了黄河下游决口改道的历史。70年来,黄河岁岁安澜。
黄河治理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是断流。黄河断流导致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河口湿地萎缩和生物多样性衰减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自1999年我国实施黄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等政策以来,黄河下游再没有发生过断流,沿黄湿地补水需求得以满足,河流湿地面积增加,河道基本生态功能恢复,黄河生命健康得以维护。
此外,通过强化流域内节能减排、工业污染治理等措施,黄河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黄河干流兰州、包头、潼关等重要河段水体水质明显好转,水体功能恢复,为水生生物的繁殖、栖息提供了支撑,为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了保障。
黄河治理还有巨大的社会效益。黄河决口历史的扭转,避免了大量的人民群众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避免了道路、生产生活设施以及引黄灌溉系统等遭受破坏,为黄河流域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为山西、鄂尔多斯等国家重点能源基地提供水源保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了入黄泥沙,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增加了区域内耕地面积,促进了当地脱贫致富。引黄灌溉、引洪放淤等措施还有效利用了黄河水含沙量大的特点,放淤改土数十万公顷,形成了良田,为粮食连年增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不仅满足了流域内的需求,还供给流域外其他省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民治理黄河70年取得了巨大而辉煌的成就。为谋求黄河长治久安,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支撑流域及相关地区可持续发展,今后还需要继续加大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力度,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
(取材于李文学的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新中国治理黄河的成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阻止了黄河决口改道,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B.流域内大量水土流失和沙尘暴,都得到有效治理。 C.解决了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增加了沿黄湿地面积。 D.杜绝了泥沙入黄的现象,维护了黄河的健康生命。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治理黄河水患、开发黄河水利促进了黄河文化形成。 B.材料二认为要改善黄河的水体水质,必须抑制流域内工业发展。 C.两则材料关于农业生产对黄河文化发展的作用,看法是相反的。
语文试卷第2页(共9页)
D.两则材料都列举了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和客观数据,令人信服。
5.以上两则材料能为“谋求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提供哪些方面的借鉴?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阐释。(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
赏者,所以辨情也;评者,所以绳理也。赏而不正,则情乱于实;评而不均,则理失其真。赏而不正,在乎信耳而弃目;评而不均,由于贵古而贱今。古今虽殊,其迹实同;耳目诚异,其识则齐。识齐而赏异,.不可以称正;迹同而评殊,未得以言平。平正俱翻,则情理并乱也。
昔鲁哀公遥慕稷、契之贤,而不觉孔丘之圣;齐景公高仰管仲之谋,而不知晏婴之智;张伯松远羡仲舒之博,近遗扬子云之美。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晏婴之贤,非有减于管仲;扬子云之才,非为劣于董仲舒,然而弗贵者,岂非重古而轻今,珍远而鄙近,贵耳而贱目,崇名而毁实邪?
观俗之论,非苟欲以贵彼而贱此,饰名而挫实,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弃法以度物情,信心而定是非也。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悬之权衡,则毫厘之重辨矣。是以圣人知是非难明,轻重难定,遂制为法则,揆量物情。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诬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罔以方.圆。故摹法以测物,则真伪易辨矣;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越人臛蛇以飨秦客,秦客甘之以为鲤也,既觉而知其是蛇,攫喉而呕之,此为未知味也。赵人有曲者,托以伯牙之声,世人竞习之,后闻其非,乃束指而罢,此为未知音也。宋人得燕石以为美玉,铜匣而藏之,.后知是石,因捧匣而弃之,此为未识玉也。郢人为赋,托以屈子,举世而诵之,后知其非,皆缄口而捐之,.此为未知文也。故以蛇为鲤者,唯易牙不失其味;以赵曲为雅声者,唯钟期不混其音;以燕石为美玉者,唯猗顿不谬其真;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今述理者贻之知音,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不以名实眩惑,不为古今易情,采其制意之本,略其文外之华,不没纤芥之善,不掩萤烛之光,可谓千载一遇也。 (取材于北齐·刘昼《刘子》)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其识则齐 B. 不可罔以方圆 ..
落霞与孤鹜齐飞 士也罔极 ..C. 乃束指而罢 D. 因捧匣而弃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我欲因之梦吴越 ..
语文试卷第3页(共9页)
7.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故权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
所以秤砣和秤杆确实挂在那里,就不能在重量上骗人了 B.信心而度理,则是非难明矣
相信自己可以超越公理,那么是非的标准就难以明辨了 C.以郢赋为丽藻者,唯相如不滥其赏
人们把郢赋误当作词藻优美的作品,只有相如不会丧失鉴赏准则 D.君子聪达亮于闻前,明鉴出于意表
君子智慧明达表现在于盛名之前能看清价值,明辨是非表现在从外在表象能看出实质 8.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文章开篇明确指出了评赏对于辨明人情、匡正事理有重要意义。 B.第二段指出,鲁哀公等三人在辨识人才方面,都存在贵古贱今的问题。 C.第四段运用类比论证,意在批评世人盲目追随潮流的变化,喜新厌旧。 D.作者认为由于美恶混糅,真伪难分,所以能赏文识人的知音千载难遇。 9.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夫子之圣,非不光于稷、契
②今以心察锱铢之重,则莫之能识
10.要避免鉴赏品评时失实、失真,应遵循哪两个原则?请根据文意,分条概括。(6分)
1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6分)
①将下面《论语》中的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
②《论语》这句话与本文结尾“不以名实眩惑”对“名”的态度是否一致?请简要说明。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语文试卷第4页(共9页)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共12分)
行京口至竹里诗
鲍照【1】
高柯危且竦,锋石横复仄。 复涧隐松声,重崖伏云色。 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 斯志逢凋严,孤游值曛逼。 兼涂无憩鞍,半菽不遑食。 君子树令名,细人效命力。 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
注释:【1】鲍照(约416—466),南朝诗人。他生活在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出身低微,仕途坎坷,曾在临川王刘
义庆门下做幕僚。此诗作于跟随刘义庆徙任途中。
1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起笔不作关于旅程的一般交代,直接描写景物,节奏紧凑,富于力度。 B.“斯志”“孤游”两句,承上启下,从描写旅途所见之景,过渡到感怀人生际遇。 C.“兼涂”“半菽”两句,写无暇休息,粗陋的饮食也来不及吃,表现旅途的艰辛。 D.诗人认为,君子树立威名后再发号施令,小人就会谨慎小心,为之拼死效力。
13.“不见长河水,清浊俱不息”两句中,作者写江河水寄寓哲思。下列诗文中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
一项是(3分)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B.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 C.长河冻如石,征人夜中戍。(曹邺《蓟北门行》) D.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14.有人认为本诗“高柯……倾翼”六句描写景物“既合乎自然,又邻于理想”。请从中任选两句,谈谈
你的理解。(6分)
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洞庭湖畔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多少文人墨客在诗文中吟咏:杜甫低诵“戎马关山北, ”;范仲淹高唱“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后人到此,也不禁诵读古人诗句“ , ”,赞叹洞庭湖的无边无际、烟波浩渺。
②北宋词人范仲淹和周邦彦都填过“苏幕遮”。范词以“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直抒胸臆,周词以“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间接抒情。
③《前赤壁赋》中,苏子与客问答之间,由眼前的明月想到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 ”,联想到英雄已逝,引发了人生短暂的悲慨。
语文试卷第5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