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
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青岛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1.《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2.《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3.《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英语最难的是阅读。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四六级作为比较,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只要一篇文章传达的意思你基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但考研英语还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这就要求我
们不仅要能看懂一篇文章而且要能看透一篇文章,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研究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考研英语取消了听力考试,加大阅读所占比重的原因。
至于如何提高这种能力,我只能在宏观上提供方法:学会总结。必须要在做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题型和方法,归纳出自己的心得。我个人的经验是考研阅读训练不在量大,而在精。
从复习流程上来说,当词汇量掌握到差不多有300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接触阅读了,前期可以随便找本阅读训练的辅导书,刚开始4篇文章可能只能做对7-10个,当我们的水平提高到11-14个时候就会觉得再要提升很难了,而且很多题目都让人犯迷糊,即使看了解答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选。恭喜,这就是传说中的瓶颈期。如果复习顺利的话,这段时间你的词汇应该至少复习了两遍,那么现在就是攻克长难句的最佳时期
三.大小作文
作文这一块一共是30分(英语一和二不一样),比重不小,要突击拿分很容易,要拿高分很难。而考研复习是要讲究策略的,4门考试,动辄10几20几本复习参考书,哪些内容是重点要心里有数,所以作文这块放在最后2个月突击拿分是最合理的。
刚开始接触作文的时候仍然会遇到词汇的问题,因为虽然很多单词已经认识了,但却不会写。可以从图书馆借一本针对写作的词汇书,或者平时注重积累。
作文真题仍然是最关键的资料,大作文在这段时期应当至少背诵15-20篇范文,尽量做到可以默写出10篇真题的范文,最后归纳出自己的作文模板,再锻炼5篇左右。小作文我只在最后10天每天背诵了一篇范文,自己写了3篇,最后上考场也是得心应手
四.新题型阅读
新题型阅读有2篇,第一篇是排序或者选标题,第二篇是翻译。第一篇的复习在论坛里有很多这方面的精华帖,方法都很精练,我的心得就是找关键词,既可以抓住解题重点又可以节省时间,可以后再着手复习。翻译是比较难的,但如果你的长难句复习比较认真,知道怎么把握句子主干,找主谓宾表状,再看下比较流行的三步翻译法或者四步翻译法,多分析真题,也是可以拿到8分以上的。
五.完形填空
先做个比较:阅读理解,20个题40分;完形填空,20个题10分。从分数比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孰轻孰重,而且完形填空是最考察综合能力的题型,如果我们的词汇、阅读和作文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完形填空的能力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英语的备考就说这么多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663)历史学基础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这方面经验比较少,也因人而异,我劝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一味的相信到最后一个月复习也不完,我觉得还是不要拖那么晚,早作准备,有些知识点需要牢记:例如改革开放的进程(1978-1992年)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特区建设与改革开放;邓小平南方谈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区域发展;共和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与科技。虽然知识比较多,但要系统地总结框架,高度概括,重点在于理解,如果你看了专业课的真题,就发现考的都是你的理解,出题比较灵活,并且是对比来考。可以先把大纲通览一遍两遍,然后再此基础上,总结知识点框架,做到心中有数,重在理解总结。到
最后,可以看看真题的大题怎么答,背背的大题答案。最后我借了同学的大题答题技巧,觉得总结的很不错,都有模板,背背记住就OK了。
在这里说一下,研教新版的专业课解析,是一本比较不错的专业课知识点解析,里面涵盖了一些重要关键点的记忆法和主线学习法,对于宏观把握专业课的复习思路,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可以说是浓缩的精华,容纳了专业课的重要考点,直击真题预测,建议大家可以背一背。
专业课这部分范围广,需要每天积累,并不断复习,忘记,再背诵,再忘记,再复习背诵,反复进行。另外,我建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些知识点背诵的差不多了的话,别掉以轻心,下笔写一下,或许你会发现自己记得并不是那么牢固,所以一定要记的准确,虽然不一定会考,但是也不要太掉以轻心,因为有些知识点在不同的题型中也可以用的,这些都是相通的,例如像
平时多注意积累,看到一些关键点就要思考。这样才会大大提升正确率。 建议大家先搜集真题,把真题的解析都熟记于心,因为某校爱出原题啊,我把之前的真题,认真分析了,发现真的有好多原题啊,就以真题为本,把和真题相关的解析都整理下来,如果大家钻研了真题的话,就会发现出题很有规律,而且方向也基本偏向一方面,所以一定要先研究真题。这个一方面是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要想提升,也比较快,大家都说刷题是提升比较快的!我倒是没有用刷多少,就是自己搜集整理的一些资料,再加上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基本知识书籍等等,具体看个人情况选择。
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总结,构建思维导图,方便记忆。
专业课不可能短时间有突飞猛进,需要你坚持练习,但也不要一味地求量,每次练完后要自己进行理解和总结,有的地方没有标准的答案,只有谁比较精,比较准,坚持练一段时间,有了量的积累,自己总结体会,进步自然而然就会有的,我当时一直在用研教新版的模拟题进行联系,当中又不少往年的原题。再次提醒大家,不要求量,每次练过后,及时积累,查缺补漏,把这次练习中暴露的不足马上补上,还有就是一定要坚持每天进行练习,下笔写,不然你会发现时间长不练习的话,手就生了。一定要多多练习,看再多的经验也是没有用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练习,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这边插一个题外话,不仅是这些专业课,其实公共课的真题也是需要多刷一些的,但是多刷也并不是没有技巧,无脑的刷数量,比如公共课英语部分,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题目很多,乍一看起来好像题目没有规律可言,但其实出题人也是有局限性的,题目的设置与考察也都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利用题目中的解析去做一个梳理总结,公共课政治在做《政治新时器》的时候,也是有需要梳理的,一些题目在设置上是有出题人偏好的,这
时答案中就会有体现,体现出哪一个知识点是重要的,是常出现的,所以也建议和英语一样,多看解析,找出适用于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
你们可以看到,因为我把笔记等工作做的很快,所以前期主要是做笔记,后期在掌握了笔记的基础上就完全是背书。至于说有没有分题型整理知识点,一开始是没有的,后来到了十二月把专业的解析和一部分题简单地整理了一下,也是为了确定一下自己写在卷面上的答案。
我效率一般,期间也会利用休息时间玩手机,刷微博和朋友圈,就当是换换脑子,有时候看到什么还会激发自己的斗志,挺好的。但10-12月份我选择断网,并且没有电视可以看,毕竟能抵抗得住诱惑的人还是少数,所以还是给自己断了后路比较好。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买过任何衣服,只是去过两次医院……刚开始的时候还会偶尔和朋友吃吃饭什么的,不过后期都取消了。有时任务量太大,就订个饭在走廊匆匆吃完就学习去了。好了,就这些吧。今年考研的娃子们加油啊!你们一定可以的!
回想这几个月来的日日夜夜,猪狗不如的生活,领悟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总体看来就像当年在西安花了一晚上爬华山一样,善始者实多,克终者盖寡。有人因为太累了而停下脚步,有人因为身体不行而放弃前行,有人因为装备没带齐而不得不回头,有人到了北峰就停了歇息,不想一停下,就再也不想前行了,人生不正是如此?信誓旦旦给了承诺,却被时间扑了空。当然一路也会有真的勇士,记忆深刻的是那个穿着拖鞋,最后和我一起爬到最高峰的那小朋友,着实励志。
考研是一个很辛苦、很考验人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有耐心,坚定自己的理想,这样一切就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灰心、丧气都是正常的,只要熬过去就好了!当然方法也很重要,所以要学着去进行阶段性的反省,总结自己的表现。
也要自信,不要觉得那是一个多么高不可攀的地方,它也需要你们的!最后,在考研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关心家人朋友,他们的爱和关怀会让你很有力量!大家加油。
漫长的考研路画上圆满句号,写下这篇经验帖记录自己一年的心路历程,也希望给考研党一点帮助。
写到这里,我的经验就跟大家分享完了,我个人的一些笔记和当时搜集的真题我都传到了high研APP,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因为考研不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上面私信我,一定知无不答。
新版青岛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