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反应热与化学平衡的综合
这类试题往往以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知识为主题,借助图像、图表的手段,综合考查关联知识。关联知识主要有:
(1)ΔH符号的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用盖斯定律计算ΔH。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与比较,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平衡常数、转化率的计算,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解释。
(4)在多层次曲线图中反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与温度、压强、浓度的关系。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反应热计算技巧
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后面的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位置、化学计量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Δ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2.分析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问题的注意点
(1)熟练“三段式”,准确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和平衡常数。
①明确三种量的意义:一是起始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二是变化量,三是平衡量; ②用变化量求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用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
(2)化学平衡状态的比较分析时,要审清两个条件:①恒温恒容;②恒温恒压。 (3)平衡常数的计算
①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②理解气体分压的意义(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以及气体压强平衡常数的计算。 (4)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均产生影响,且影响趋势相同,但影响程度不同。
①升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大,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小; ②降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小,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大。 3.分析图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1
(1)仔细分析曲线的最高点、最低点、拐点和平衡点,找准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对应数据。 (2)分析表格数据时,找出数据大小的变化规律。
1.(2019·高考全国卷Ⅰ)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平衡后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H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填标号)。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H2O和pCO相等、pCO2和pH2相等。
2
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 min内的平均速率v(a)=__________kPa·min。467 ℃时pH2和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489 ℃时pH2和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给信息①可知,H2(g)+CoO(s)1-0.025 0
=39,由题给信息②可知,CO(g)+CoO(s)
0.025 0
Co(s)+H2O(g)(i) K1=
-1
c(H2O)
=
c(H2)c(CO2)c(CO)
Co(s)+CO2(g)(ii) K2=
1-0.019 2=≈51.08。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越大,反应倾向越大,故CO还原氧化钴的倾
0.019 2向大于H2。(2)第(1)问和第(2)问的温度相同,利用盖斯定律,由(ii)-(i)得CO(g)+H2O(g)
K251.08
CO2(g)+H2(g) K==≈1.31。设起始时CO(g)、H2O(g)的物质的量都为1
K139
mol,容器体积为 1 L,在721 ℃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为x mol。
CO(g)+H2O(g)
H2(g)+CO2(g)
起始/mol 1 1 0 0 转化/mol x x x x 平衡/mol 1-x 1-x x x
x2
K=若K取1,则x=0.5,φ(H2)=0.25;若K取4,则x≈0.67,φ(H2)2=1.31,(1-x)
≈0.33。当K取1.31,则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介于0.25与0.33之间,故选C。(3)观察起始态物质的相对能量与终态物质的相对能量可知,终态物质相对能量低于始态物质相对能量,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ΔH小于0。过渡态物质相对能量与起始态物质相对能量相差越大,活化能越大,由题图可知,最大活化能E正=1.86 eV-(-0.16 eV)=2.02 eV,该步起始物质为COOH+H+H2O,产物为COOH+2H+OH。(4)由题图可知,30~90 min内v(a)(4.08-3.80) kPa-1==0.004 7 kPa·min。水煤气变换中CO是反应物,H2是产物,又
90 min-30 min
*
*
*
*
*
*
3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重新达到平衡时,H2的压强减小,CO的压强增大。故a曲线代表489 ℃时pH2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d曲线代表489 ℃时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b曲线代表467 ℃ 时pH2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c曲线代表467 ℃时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
答案:(1)大于 (2)C (3)小于 2.02 COOH+H+H2O===COOH+2H+OH(或H2O===H+OH) (4)0.004 7 b c a d
2.(2018·高考全国卷Ⅰ)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
气
体
,
其
分
子
式
为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 ℃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 p/kPa 0 35.8 40 40.3 80 42.5 160 45.9 260 49.2 1 300 61.2 -1
1 700 62.3 ∞ 63.1 ①已知:2N2O5(g)=== 2N2O4(g)+O2(g) ΔH1=-4.4 kJ·mol 2NO2(g)=== N2O4(g) ΔH2=-55.3 kJ·mol
1-1
则反应N2O5(g)=== 2NO2(g)+O2(g)的ΔH=________kJ·mol。
2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v=2×10×pN2O5(kPa·min)。t=62 min时,测得体系中pO2=2.9 kPa,则此时的p N2O5=________kPa,v=________kPa·min。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 ℃,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 ℃)________63.1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25 ℃时N2O4(g)
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
-1
-3
-1
-1
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4
(3)对于反应2N2O5(g)―→ 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N2O5
NO2+NO3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O2+NO3―→ NO+NO2+O2 慢反应 第三步 NO+NO3―→ 2NO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
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解析:(1)氯气与硝酸银反应生成N2O5,氯气做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氯化银,又硝酸银中氮元素、银元素已经是最高化合价,则只能是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气体氧化产物为1O2。(2)①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a、b,根据盖斯定律,由×a-b得N2O5(g)===2NO2(g)
21ΔH1-2ΔH2-4.4+55.3×2-1-1+O2(g) ΔH== kJ·mol=+53.1 kJ·mol。②t=62 min222时,体系中pO2=2.9 kPa,根据三段式法得
2N2O5(g)===2N2O4(g)+O2(g) 起始 35.8 kPa 0 0
转化 5.8 kPa 5.8 kPa 2.9 kPa 62 min 30.0 kPa 5.8 kPa 2.9 kPa
则62 min时p N2O5=30.0 kPa,v=2×10×30.0 kPa·min=6.0×10kPa·min。③刚性反应容器的体积不变,25 ℃ N2O5(g)完全分解时体系的总压强为63.1 kPa,升高温度,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是体积不变,升高温度,体系总压强增大;另一方面,2NO2(g)
N2O4(g)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体系物质
-3
-1
-2
-1
的量增大,故体系总压强增大。④N2O5完全分解生成N2O4和O2,起始p N2O5=35.8 kPa,其完全分解时p N2O4=35.8 kPa,pO2=17.9 kPa,设25 ℃平衡时N2O4转化了x,则
N2O4(g)
2NO2(g)
平衡 35.8 kPa-x 2x
35.8 kPa-x+2x+17.9 kPa=63.1 kPa,解得x=9.4 kPa。平衡时,p N2O4=26.4 kPa,
5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