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可分为实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及虚证(气血虚弱,肝肾亏损)等。原发性痛经常见于未生育之青少年,继发性痛经则多继发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主要药效学研究应包括对于它的影响及抗炎、止痛等作用。 (一)主要药效学 1、新药对子宫的影响
(1)对未孕子宫(在体或离休)的影响。
(2)对催产素、麦角新硷或其他物质如前列腺素等诱发的子宫痉挛及痛经的影响。 2、止痛作用:可选作小鼠扭体试验或其他止痛试验。
3、抗炎作用:可选作2种抗炎试验,如小鼠耳肿、大鼠足跖肿及肉芽肿等试验。 4、新药对雌性幼鼠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如子宫、卵巢及雌激素等。 5、其他:血液流变学及镇静作用等。 (二)注意事项
1、新药治疗痛经,常包括原发性或继发性痛经,标本兼治,而首重治本,即新药对子宫、雌激素及炎症的影响,其次是治标作用如镇静、止痛等。特别应注意调经活血作用的研究。 2、上列试验项目中1、2为基本试验,其他试验应根据新药特点酌情选作,一二类新药可完成1至4试验;三及五类新药可完成上列1及2项试验,其他试验可根据新药特点酌情选作;四类新药应与原剂型对比,完成上列1及有关的一项试验,其他试验酌情选作。 3、常规毒理学研究如发现新药对生殖系统有不良反应,则应增作生殖毒性试验。
17、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中药的药效学研究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与阴痒,带下、痛经及症瘕等有关,常由肝经湿热或肝肾阴虚等引起,包括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输卵管炎,以及某些妇产科手术后或宫内节育器感染等,主要药效学研究应包括治本及治标两个方面。 (一)主要药效学研究 1、治本作用
(1)抑菌试验:选择妇科常见致病菌进行抑菌试验,必要时增作滴虫,霉菌或性病致病原的抑制试验。
(2)抗炎试验:由于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可为急性、慢性或增殖性炎症,抗炎试验可选择小鼠耳肿,大鼠足跖肿及肉芽肿试验,以观察药物对不同类型炎症的治疗作用。
(3)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粘连试验:输卵管炎合并输卵管阻塞,可致不孕症。人工流产术后可致子宫内膜粘连,均较常见。必要时可选作有关试验,以证实药物的治疗作用。 2、治标作用
(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常有阴痒、疼痛、发热等症候,必要时可增作止痒、止痛、解热等有关试验。
(2)子宫及免疫试验:妇科用药常对子宫有一定影响,抗炎作用常与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作用)有关,必要时可增作有关试验。
(3)活血化瘀试验:可适当选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有关试验。 (二)注意事项
1、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常为多部位、多种病症并存,情况较为复杂,而中药治疗也常异病同治,一药可治多证。因此,应根据中药的功能特点及主治范围,合理选择试验方法及观测指标。凡一药主治多种病证者,主要病证,可选作2项以上的有关试验,其他病证,亦可各选l-2项有关试验。以证实新药的多方面药效。
2、选择试验方法时,应以治本试验为主,治标试验为辅,合理搭配,综合评价其药效。
16
3、一二类新药可根据上述原则,选作上列各项有关的试验。以多种试验验证新药的药效。三五类新药可作必要的抑菌、抗炎试验,并适当作其他试验,主冶虚证的新药可选择免疫功能试验等有关指标。四类新药可选作治标及治本试验各1项,或2项治本试验,并与原剂型对比观察。
4、中药若为外用(洗剂,栓剂或阴道内给药),则应增作局部毒理学研究,如皮肤毒理或阴道毒理等有关试验。
18、治疗水肿证(急性肾炎)中药的药效学研究
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出现头面、眼睑、腹背,甚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一般分阳水、阴水两大类。阳水常见于急性肾炎,阴水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水肿的治疗有发汗、利尿、燥湿、温化、逐水等六法。阳水宜宣、宜通,阴水宜温、宜补。本节主要介绍治疗阳水(急性肾炎)的主要药效学。 (一)主要药效学研究
1、对实验性急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选择近似人的肾小球肾炎的动物模型,观察新药在急性期对尿蛋白、血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等的作用(如兔C-BSA异种血清免疫复合型肾炎等,参见治疗慢性肾炎的主要药效学研究),以及病理形态之变化。 2、抗病原体作用
在体内外观察新药对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其它与急性肾炎有关的细菌、病毒等的作用。 3、利尿作用
在水负荷动物(如大鼠或兔等)中,观察新药对排出尿量的影响。 4、其他作用
针对急性肾炎其他症状的治疗,如
(1)高血压:在急性肾炎或肾性高血压造型动物中,观察新药的降压作用; (2)发热:在致热动物中,观察新药的解热作用;
(3)腰痛:在化学因子诱发的疼痛反应动物中,观察新药的镇痛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观察新药对C3、总补体、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二)注意事项
1、由于尚无理想的水肿实验模型,本节仅就急性肾炎的症状表现,提出了相关的主要药效学指标,今后如能研制\风寒束肺、风水相搏\等阳水的动物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更能说明新药的功能。
2、目前已有的肾炎模型,不表现明显的水肿,且是一个时相的病理过程,观察药物对急性肾炎包括蛋白尿、血尿、肾功能等及病理变化的作用,宜在急性期进行。
3、一、二类新药宜做对实验性急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抗病原体作用、利尿作用,并针对新药的功能,选做其它作用中的1项指标;三、五类新药宜在l至3项中选做2项,在第4项中选做1项指标;四类新药应根据原剂型的药效特点,选做2项指标,并同原剂型比较。
19、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的药效学研究
17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危急重症,属中医\癃闭\、\关格\、\肾风\等范畴,多由热毒侵袭和猝然气血亏损(如严重创伤、感染、中毒、休克及变态反应性肾病等)所引起,以致邪热传入营血,深入下焦,与瘀血相结,影响膀胱气化功能,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急骤地发生少尿和与日俱增的氮质血症。因此,改善少尿、氮质血症和肾小管坏死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药药效学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药效学研究
1、对实验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的治疗作用
利用药物或化学物质造成动物急性肾中毒、肾出血、引起肾小管急性坏死或功能障碍,观察药物的作用。
(1)大鼠血红蛋白尿急性肾衰:以甘油肌肉注射,24小时后即有尿素氮升高,少尿或无尿,类似人的急性肾衰症状。
(2)大鼠变性血红蛋白急性肾衰:以变性血红蛋白静脉注入,6~48小时即有少尿,肾小管病变、血尿、生化改变、呕吐、出血等类似人的急性肾衰症状。
(3)狗去甲肾上腺素性急性肾衰:以适当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动脉连续滴注麻醉雄狗的一侧肾动脉,引起肾血流量急剧下降,同侧输尿管内尿量也显著减少。
(4)汞剂引起的动物急性肾小管坏死:以适当剂量的氯化汞或静脉注射家兔,或静脉或皮下注射给予大鼠,l~2天内,引起肾曲小管坏死,出现尿量等改变。
(5)其他动物实验性肾小管坏死:如幼年小鼠氯仿吸入、大量硝酸铀腹腔注射、家兔重铬酸钾皮下注射等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治疗急性肾衰中药,应选上述模型,观察药物对尿量,血、尿中离子和代谢产物含量,组织病理学和死亡率等的变化。 2、辅助实验
对能反映解除主症有作用的其他实验,如药物的利尿作用,血管扩张作用,对高血钾、酸中毒的控制作用,以及药物对其他原因引起的氮质血症的影响,均可酌情选用。 (二)注意事项
1、急性肾功能衰竭,其症状、器官功能、生化、生理改变是一个进展快速的时相过程,一般表现有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在说明药物作用时,必须注意掌握和说明采样时间。 2、一、二类新药可做对大鼠血红蛋白尿性和变性血红蛋白尿性急性肾衰的治疗作用,并在其它急性肾衰、急性肾小管坏死实验中或在能反映解除主症有作用的辅助实验中选做1项;三、五类新药可做对大鼠血红蛋白尿性急性肾衰的治疗作用,并在其它急性肾衰、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辅助实验中选做1项;四类新药应根据原剂型的药效特点,选做1~2项指标,并同原剂型进行比较。
20、治疗外科疮疡中药的药效学研究
外科疮疡包括疖、痈、疔、疮、疽等多种体表化脓性疾患,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大类,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甚至久治不愈的溃疡,由于病因、病机、病程及病位等不同,又有各种不同的辨证分型。主要药效学研究应根据中药的功能、主治及特点,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试验方法及指标,从多方面评价其治疗作用。 (一)主要药效学研究 1、清热解毒试验:
(l)抑菌试验:包括体外及体内抑菌试验,观察中药对外科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2)抗炎试验:根据中药主治急性或慢性疮疡,选作小鼠耳肿、大鼠足跖肿或肉芽肿,白细胞游走或毛细血管通透性等试验。
18
(3)解热试验:疮疡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应适当选作1~2项解热试验。 2、化腐生肌试验:
(1)疮疡试验:在动物固定部位,切开一定长度及深度的伤口,或用一定温度及接触时间,造成一定面积及深度的烫伤,并接种一定数量的化脓菌,形成急性或慢性开放性的感染性疮疡,用以观察药物的治疗作用,如疮面的炎症反应、渗出物、病原菌、组织新生、伤口愈合、组织张力等。
(2)疖肿试验:在动物固定部位,注入一定量的化脓菌,使之形成闭合性疖肿,观察药物对局部病变及病原菌的影响,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其治疗作用。 3、其他试验:
(1)扶正试验:扶正祛邪对慢性疮疡正虚邪实者十分重要,应选作1-2项细胞或体液免疫试验。
(2)活血试验:治疗疮疡的中药,常有活血作用。可适当选作一些与活血有关的试验,如局部温度,血液循环或微循环等试验。
(3)止痛试验:疮疡常伴有疼痛,可选作1-2项止痛试验。
(4)其他:某些周围血管病、血栓性疾患,如静脉曲张、动脉血栓或糖尿病等,可并发疮疡,除进行上述试验外,应增作药物对血小板、血栓、及血管等有关试验,以及对原发病的有关试验。
(二)注意事项
1、急性及慢性疮疡,中医治疗原则及理法方药不尽相同,治疗急性疮疡,以攻邪为主,重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疗慢性疮疡,则扶正祛邪两方兼顾,攻补兼施,益气养血,化腐生肌。因此,在选择药效学试验方法时,也应各有侧重。
2、一二类新药可作清热解毒及化腐生肌各2项试验,并酌情选作其他试验2-3项。三五类新药,可选作2项清热解毒及1项化腐生肌试验,并选作其他试验l-2项。四类新药可从上列试验中酌选2~3项试验,并与原剂型对比观察。
3、外用中药在试验时应以外用给药为主,必要时可皮下注射给药,如有可能,应增作透皮吸收试验。
4、外用中药应增作皮肤毒性及致敏性试验。
21、治疗腰腿痛中药的药效学研究
外感、内伤及损伤均可引起腰腿痛,包括感染、肿瘤、风湿、劳损、畸形、退变、骨折、脱位、代谢、内分泌及多种疾患所引起的脊椎、关节、韧带、椎间盘、肌肉、筋膜等损伤或病变。本书以软组织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为主(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 (一)主要药效学试验
1、损伤模型试验:在动物固定部位造成损伤(如砸伤、压伤、打击伤),或用结扎、化学物质损伤坐骨神经,或进行皮下(或肌肉内)血肿等试验,可用以观察药物的消肿、止痛、恢复运动功能,血肿吸收及局部病变恢复等治疗作用。
2、止痛试验:腰腿痛的主要症状是痛,以及因痛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因此,止痛作用是本类药物的主要药效,可选用2种以上止痛试验观察药物的作用强度、起效及持续时间。 3、抗炎试验:减轻软组织肿胀,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可明显减轻症状,促进软组织病变的恢复。因此,应选作2种以上抗炎消肿试验,如小鼠耳肿、大鼠足肿或自芽肿、或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等。
4、活血试验:治疗腰腿痛的中药多具有舒筋活血或活血止痛作用,故应选作1-2项与活血有关的试验,如局部血液循环(或微循环)、或血液流变学试验等。
19
(二)注意事项
1、一二类新药可进行上列各项试验(每项选作1一2种试验);三五类新药可选作3项试验;四类新药则应选作2项试验,并与原剂型对照观察。
2、上列各项试验中,以损伤模型试验为主,抗炎消肿、活血止痛试验为辅,有针对性的合理选择试验方法,以综合评价其药效。
3、若为外用中药,应增作皮肤毒理试验(包括皮肤刺激性及致敏性试验)。如有可能,应作透皮吸收试验。
22、治疗痹证中药的药效学研究
痹证是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酸楚麻木、着重、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活动障碍,严重者影响脏腑,相似于现代医学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湿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常以祛风化湿、温经散寒、或清热通络等法治疗。 (一)主要药效学研究 1、祛风除湿作用
(1)对实验性关节炎的治疗
①对佐剂性多发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 大鼠右后足垫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致炎,使之出现原发病变和继发病变。根据所试新药的主治功能,选择不同的给药时间和观察指标。
观察新药对原发病变的影响:在足垫内注射弗氏佐剂致炎前给药,主要观察致炎后18小时或不同间隔时间,佐剂注射侧足爪肿胀度。
观察新药对续发性病变的预防作用:于佐剂注射后一周开始给药,连续一周,观察佐剂注射对侧的足爪肿胀度、体重变化、前肢和尾部病变的发生率、结节数或严重度(可用五级评分法表示:0:无红肿;l:小趾关节稍肿;2:趾关节和足跖肿胀;3:踝关节以下足肿胀;4:包括踝关节在内全部足爪肿胀)。
观察新药对续发性病变的治疗作用:在佐剂注射后15~19天继发性病变全部形成后开始给药,观察佐剂注射对侧的足爪肿胀度、体重变化、前肢和尾部病变的严重程度。 ②对其他实验性关节肿胀的抑制作用
根据新药的功能特点,选用适当致炎剂,如在注入后0.5~1.0小时肿胀达峰值的鸡蛋清、5-羟色胺、右旋糖酐等短效致炎剂,或在注入后2~4小时肿胀达峰值的角叉菜胶、琼脂等中效致炎剂,或在注入24小时后达峰值的甲醛、氮芥等长效致炎剂(一般选中、长效致炎剂为好),注入后肢足跖或足踝部皮下,造成足跖或关节肿胀,测定足跖容积或关节周长,观察新药的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风湿痹证常与自身免疫有关,治疗痹证的药物应作免疫调节试验。 (1)对淋巴细胞的作用
观察新药对T淋巴细胞亚型(辅助性和抑制性T细胞的数量和比值)的影响。 (2)对其他免疫、变态反应的影响
如观察新药对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屏障功能、Arthus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等试验,可酌情选做。 3、温经止痛作用
用后肢加压法、热板法、压尾法、电刺激法或化学刺激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4.活血通络作用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