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简介: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一组对虾养殖池,每个对虾养殖池侧旁固定设置一组硅藻培养系统;所述硅藻培养系统包括开放式的硅藻培养桶、二氧化碳钢瓶的排气管路伸入硅藻培养桶内,pH值传感器伸入硅藻培养桶内,并与控制仪表连接,控制仪表还与所述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连接;所述硅藻养殖桶底部设有藻液排液口,藻液排液口通过管路与对虾养殖池连通。本技术将开放式硅藻培养系统的排放水作为外源性微藻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对虾养殖池中,能够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硅藻为虾池的优势藻种,可以有效防止硅藻向绿藻、蓝藻的转化或死亡,并维持藻相稳定,进而防控对虾病害,提高对虾养殖成活率及产量。
技术要求
1.一种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并排设置的一组对虾养殖池(2),每个对虾养殖池(2)侧旁固定设置一组硅藻培养系统;
所述硅藻培养系统包括开放式的硅藻培养桶(1)、二氧化碳钢瓶(6)的排气管路伸入硅藻培养桶(1)内,pH值传感器(8)伸入硅藻培养桶(1)内,并与控制仪表(9)连接,控制仪表(9)还与所述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7)连接;所述硅藻养殖桶(1)底部设有藻液排液口,藻液排液口通过管路与对虾养殖池(2)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
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风机(4),所述风机(4)通过曝气总管(3)和连通各个养殖池的曝气支管,各养殖池各自设有排污管(5)。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化养殖系统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天向
养殖池排放硅藻培养桶70-80%体积的硅藻水,再向内补充含有硅藻营养液的海水,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硅藻养殖桶(1)水体中的pH值,pH值超过9时,控制仪表(9)自动启动电磁阀(7)补充二氧化碳,pH值下降到7,控制仪表(9)自动关闭电磁阀(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施化养殖系统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面积21m2的长方形水泥池养殖对虾,池深90cm,使用一台1.5kW的罗茨风机每天24小时曝气增氧;每个养虾池配置500L的硅藻培养桶6个;
系统投放虾苗前,在500L的硅藻培养桶中加入经沙滤消毒之后的海水,加入营养盐,具体配方为1m3海水加入尿素26.5g,磷酸二氢钾5g,偏硅酸钠30g,四氧化三铁2g,待硅藻细胞密度增殖到1×105ind/ml之后,每天排放硅藻培养桶70~80%的硅藻水,然后在藻桶里按前述配方加入营养盐,排放的硅藻水用于养虾池换水;同时采用二氧化碳补充系统控制藻桶内pH值7~9;
养殖池硅藻培养系统稳定后投放虾苗,首先将含鲜活硅藻浓度为1×105ind/ml的硅藻培养液抽到对虾养殖池中,利用经沙滤消毒之后的海水稀释至水位70cm,每池放养凡纳滨对虾虾苗15000尾,之后每天排掉10cm的养殖水,再利用硅藻水补充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施化养殖系统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放凡纳滨对
虾虾苗后的养殖全程投喂凡纳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根据水温及对虾吃食情况投喂。
技术说明书
一种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及方法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及方法,属于对虾养殖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浮游植物统称微藻,微藻在对虾养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具有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和稳定养殖环境的功能。藻类和细菌间存在着拮抗关系,藻类能产生抑制细菌生长的抗生素类物质,藻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向周围释放许多代谢物质并由此形成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的藻际细菌群落。硅藻是对虾养殖系统微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作为对虾苗种的天然活饵料,以硅藻为优势种群的微藻群落不仅能吸收水体氮磷等有害物质,还可以抑制弧菌生长,维持对虾健康发育。
以硅藻为优势种的水体可以有效防控对虾病害已形成产业共识,然而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硅藻为优势种非常困难。
现有的微藻培养方式主要有密封式和开放式两种,密封式微藻培养指采用不同形式结构的密封式光生物反应器,通常要求进行严格消毒,要求环境条件稳定,大规模培养成本很高。开放式微藻培养是指采用开放形式结构的容器进行微藻培养,其培养水体不需经过严格消毒,其投资低廉,对环境要求较低,适用于大规模培养。但由于开放式微藻培养环境比较容易受到杂菌影响,微藻养殖工艺较为复杂,采用不合理的养殖工艺,会导致养殖失败或目标藻转化为其它种类微藻。
虽然采用密封式养殖的藻类的工厂化培育是成熟的现有技术,工厂化封闭养殖能够确保藻类品种的高纯度,但是,这种藻类培育的成本很高,难以将其应用在对虾养殖上。在对虾养殖早期,硅藻由于具备营养竞争优势能够迅速成为优势种,但随着养殖过程的进行,优势种逐渐由硅藻向绿藻、蓝藻转化,其中一些微藻能分泌毒素,如赤潮类的甲藻种类、蓝藻类的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种类等,且这些微藻一般缺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或体积大、营养价值低,难以消化易引起对虾肠胃疾病,在高密度对虾养殖环境中可能会给对虾的健康生长带来危害。
因此,如何在整个对虾养殖过程中保持硅藻的优势地位,使得硅藻养殖能够应用到对虾养殖上来,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尚缺乏有效可行的相关藻相控制技术。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及方法,确保在整个养殖对虾过程中保持硅藻的优势地位,有效防控对虾病害的同时确保成本上可控。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一组对虾养殖池2,每个对虾养殖池2侧旁固定设置一组硅藻培养系统;所述硅藻培养系统包括开放式的硅藻培养桶1、二氧化碳钢瓶6的排气管路伸入硅藻培养桶1内,pH值传感器8伸入硅藻培养桶1内,并与控制仪表9连接,控制仪表9还与所述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7连接;所述硅藻养殖桶1底部设有藻液排液口,藻液排液口通过管路与对虾养殖池2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风机4,所述风机4通过曝气总管3和连通各个养殖池的曝气支管,各养殖池各自设有排污管5。
一种采用上述设施化养殖系统进行对虾养殖的方法,每天向养殖池排放硅藻培养桶70-
80%体积的硅藻水,再向内补充含有硅藻营养液的海水,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硅藻养殖
桶1水体中的pH值,pH值超过9时,控制仪表9自动启动电磁阀7补充二氧化碳,pH值下降到7,控制仪表9自动关闭电磁阀7。
以上硅藻培养桶的每天的换水量和二氧化碳补充是开放式硅藻培养成功的关键,如果硅藻培养桶每天的换水量低于70%,水体中的硅藻将逐渐转化为绿藻或其它种类微藻,如果硅藻培养桶每天的换水量高于80%,系统会由于缺乏足够的藻种导致硅藻密度难以快速恢复,降低系统生产力。另一方面,硅藻的增殖消耗大量的无机碳,导致水体的pH值上升,因此,在硅藻养殖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无机碳源并降低水体的pH值。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是工业上常见的无机碳源,本系统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虽然碳酸氢钠能够补充微藻生长消耗的无机碳,但由于碳酸氢钠溶液本身呈碱性,对pH值的调控能力有限,以碳酸氢钠作为无机碳源将导致硅藻密度逐渐降低,最终全部死亡。而以二氧化碳作为无机碳添加到水体中,可以快速降低水体pH值,因此,二氧化碳补充是开放式硅藻培养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进一步的,使用面积21m2的长方形水泥池养殖对虾,池深90cm,使用一台1.5kW的罗茨风机每天24小时曝气增氧;每个养虾池配置500L的硅藻培养桶6个;系统投放虾苗前,在
500L的硅藻培养桶中加入经沙滤消毒之后的海水,加入营养盐,具体配方为1m3海水加入
尿素26.5g,磷酸二氢钾5g,偏硅酸钠30g,四氧化三铁2g,待硅藻细胞密度增殖到
1×105ind/ml之后,每天排放硅藻培养桶70~80%的硅藻水,然后在藻桶里按前述配方加
入营养盐,排放的硅藻水用于养虾池换水;同时采用二氧化碳补充系统控制藻桶内pH值7~9;养殖池硅藻培养系统稳定后投放虾苗,首先将含鲜活硅藻浓度为1×105ind/ml的硅藻培养液抽到对虾养殖池中,利用经沙滤消毒之后的海水稀释至水位70cm,每池放养凡纳滨对虾虾苗15000尾,之后每天排掉10cm的养殖水,再利用硅藻水补充满。
更进一步的,投放凡纳滨对虾虾苗后的养殖全程投喂凡纳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根据水温及对虾吃食情况投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开放式硅藻培养系统的排放水作为外源性微藻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对虾养殖池中,能
够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硅藻为虾池的优势藻种,可以有效防止硅藻向绿藻、蓝藻的转化或死亡,并维持藻相稳定,进而防控对虾病害,提高对虾养殖成活率及产量。
2)通过硅藻替代抗生素药物和化学消毒剂抑制弧菌生长,防控对虾病害,绿色生态。3)提高对虾养殖成活率及产量,成活率可达90%以上,产量可达5kg/m3,效益可观。
4)养殖全程保持硅藻藻相稳定,提高养殖水体溶解氧,保持虾池pH值稳定。
5)相对于采用封闭式培育的硅藻,本申请成本大幅降低,使硅藻应用在对虾防病害养殖实
现了产业化,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图1是开放式硅藻培养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对虾养殖系统的布局示意图。
图中,1.硅藻培养桶,2.对虾养殖池,3.曝气管,4.风机,5.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
首先对本技术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的系统结构介绍如下:
参见图1-2,一种利用硅藻防控对虾病害的设施化养殖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一组对虾养殖池2,每个对虾养殖池2侧旁固定设置一组硅藻培养系统;所述硅藻培养系统包括开放式的硅藻培养桶1、二氧化碳钢瓶6的排气管路伸入硅藻培养桶1内,pH值传感器8伸入硅藻培养桶1内,并与控制仪表9连接,控制仪表9还与所述排气管路上的电磁阀7连接;所述硅藻养殖桶1底部设有藻液排液口,藻液排液口通过管路与对虾养殖池2连通。参见图1,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风机4,所述风机4通过曝气总管3和连通各个养殖池的曝气支管,各养殖池各自设有排污管5。
具体进行养殖时,需要进行如下的操作:每天向养殖池排放硅藻培养桶70-80%体积的硅藻水,再向内补充含有硅藻营养液的海水,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硅藻养殖桶1水体中的pH值,pH值超过9时,控制仪表9自动启动电磁阀7补充二氧化碳,pH值下降到7,控制仪表9自动关闭电磁阀7;
具体来说:使用面积21m2的长方形水泥池养殖对虾,池深90cm,使用一台1.5kW的罗茨风机每天24小时曝气增氧;每个每个养虾池配置500L的硅藻培养桶6个;系统投放虾苗前,在500L的硅藻培养桶中加入经沙滤消毒之后的海水,加入营养盐,具体配方为1m3海水加入尿素26.5g,磷酸二氢钾5g,偏硅酸钠30g,四氧化三铁2g,待硅藻细胞密度增殖到
1×105ind/ml之后,每天排放硅藻培养桶70~80%的硅藻水,然后在藻桶里按前述配方加
入营养盐,排放的硅藻水用于养虾池换水;同时采用二氧化碳补充系统控制藻桶内pH值7~9;以上硅藻培养桶的每天的换水量和二氧化碳补充是开放式硅藻培养成功的关键,如果硅藻培养桶每天的换水量低于70%,水体中的硅藻将逐渐转化为绿藻或其它种类微藻,如果硅藻培养桶每天的换水量高于80%,系统会由于缺乏足够的藻种导致硅藻密度难以快速恢复,降低系统生产力。另一方面,硅藻的增殖消耗大量的无机碳,导致水体的pH值上升,因此,在硅藻养殖过程中要不断补充无机碳源并降低水体的pH值。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是工业上常见的无机碳源,本系统经过多次实验,发现虽然碳酸氢钠能够补充微藻生长消耗的无机碳,但由于碳酸氢钠溶液本身呈碱性,对pH值的调控能力有限,以碳酸氢钠作为无机碳源将导致硅藻密度逐渐降低,最终全部死亡。而以二氧化碳作为无机碳添加到水体中,可以快速降低水体pH值,因此,二氧化碳补充是开放式硅藻培养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养殖池硅藻培养系统稳定后投放虾苗,首先将含鲜活硅藻浓度为1×105ind/ml的硅藻培养液抽到对虾养殖池中,利用经沙滤消毒之后的海水稀释至水位70cm,每池放养凡纳滨对虾虾苗15000尾,之后每天排掉10cm的养殖水,再利用硅藻水补充满。投放凡纳滨对虾虾苗后的养殖全程投喂凡纳滨对虾人工配合饲料,根据水温及对虾吃食情况投喂。本技术将开放式硅藻培养系统的排放水作为外源性微藻按照一定比例添加到对虾养殖池中,能够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硅藻为虾池的优势藻种,可以有效防止硅藻向绿藻、蓝藻的转化或死亡,并维持藻相稳定,进而防控对虾病害,提高对虾养殖成活率及产量。以上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技术总的构思的基础上,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