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骨干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构
建
摘要:本文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骨干专业建设为背景,探讨机械制造骨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适合本土化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践能力
按照学校“就业导向、服务区域、能力本位、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的建设思想,全面整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成教学基础设施良好,课程体系结构合理,实训设备完善先进、师资队伍实力雄厚,教学成果创新丰硕,教学质量一流、在职教领域有特色的品牌专业,带动我校相关专业、示范引领我省同类专业共同发展的省级骨干专业。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专业建设长效运行体制机制;以“双携手三结合四嵌入五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优化“育人为本、素能并重”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功能和内涵建设,建成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同打造形成一支“专家引领、专兼结合、双向互动”的专业教学团队;发挥资源优势,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专业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通过项目建设,将本专业建成区域内以服务机械行业和航空航天产业机械零件加工为主的品牌特色专业。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1.建立完善“双携手三结合四嵌入五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院在借鉴国内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以及本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托校内生产性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遵循以社会需求为驱动,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过程,深化“双携手三结合四嵌入五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携手——每年召开一次专业研讨会,及时了解企业岗位情况、知识要求及素质要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案例及项目教学载体,开发校企合作教材。
教学做结合——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四阶段嵌入——按照“能力递进”的规律,安排认识性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阶段性实训。
第一、二学期进行专业认知和企业见习,增强专业兴趣,完成对职业岗位的认识;主要依托实习基地和学校机械加工车间教学环境,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职业兴趣,掌握零部件测绘、钳工、焊接等技能,具备机床操作的基本技能。在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融入法律基础、心理健康、计算机应用等公共基础课程,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三、四学期、第五学期前八周进行专项技能实训,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全面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任务,以具体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
生具备机床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等岗位核心能力,完成以生产任务为引领的单项工学交替。
第五学期后八周进行以项目产品为载体的生产性实训,学生在具备岗位专项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学生具备完成完整工作过程所需要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在培养学生岗位专项技能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通过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团队协作精神教育,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聘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以及优秀毕业生做专题报告,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创新教育,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到校外相关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双方制定并实施管理与考核制度,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熟悉生产流程和相关岗位(群)的业务工作,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
五技能递进——通过三年的系统培养,学生具备机床操作、质量控制、数控编程、工艺编制和综合加工制造等五项逐渐递进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
2.调研分析,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进行充分调研与论证,形成有针对性、前瞻性的人才需求的论证报告,根据论证报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路线如下,根据行业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反馈对人才需求调研确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课程内容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序化,培养方案论证,通过后报送教务处执行方案报备,而后根据人才质量培养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后期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否,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团队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来审核。 二、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1]
课程体系构建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课程体系开发团队,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调研,根据企业需求,确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主要岗位;根据工作岗位分析,明确典型工作岗位描述,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分析工作过程,确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归纳构建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构建学生领域;通过学习领域转化,构建课程体系;由专业建设委员会评估,确定是否调整或实施。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如图1所示。
图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2.课程体系课程优化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以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岗位能力、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体系优化见下图2。
图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课程体系优化 三、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按照“双携手三结合四嵌入五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构建实施“四嵌入、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按照“基本能力→专项技能→岗位适应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创新能力”逐级递升
的规律,使学生具备机床操作与编程、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编制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能力,能从事机床操作、产品质量检验、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和计算机辅助制造并改进等工作,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见图3。
图3.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示意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实践教学采用理实一体、产教结合的运行机制。对于认识性实训,主要采取企业参观实习,增强学生职业兴趣与专业学习的整体认识;对于专项实训,在一体化教室采用理实一体、项目教学等方法;对于综合性生产实训,采用真实生产环境模拟教学;对于毕业顶岗实习,采用教学过程和生产合一的产教结合模式,见图4。
图4.实践教学体系示意图 实践教学体系支撑:
①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修订设备管理及维护定员到人等有关条例,确保设备仪器及设计软件的完好和及时更新。
②不断取舍与优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质量评价和监控管理制度。
③完善专业教师定期挂职实践制度,通过不断的企业实践,提高教师对教学环境与工作现场、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之间内在关系的分析与研究能力,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重构知识、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 ④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库,并定期进行教学业务能力培训。搭建“顶岗实习”学生与校内指导教师、校外实习基地兼职教师相互交流平台,实现校内外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监控与管理。
⑤不断完善与更新校内各实训实习场所的功能,完善“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⑥逐步优化实训教学方案,对方案的实施情况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和提升。 通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切实提升了本专业在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带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全面发展,为贵州省“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的大发展提供人才平台,通过40年的专业建设和10年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为贵州省装备制造业输送了一大批用得上,留的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张艳霞.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人才培养问题探析.教学管理,2015(27). [2]黄娟,何家庆.新形势下职教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J].院校建设,2017(3).
[3]杨娜,辛鹏.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高职专业教学改革[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
作者简介:赵焕玲(1975—),女,山东嘉祥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