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设计培养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正式出台,“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任务群”等语文学习的新要求引发了语文学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师最关注的也最焦虑的点,关注的是“终于把语文课还原到了它应该有的高度”,焦虑的是这个抽象的思维力,该通过什么渠道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呢? 一、可训练的批判性思维
对于“思维力”,王世民在《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中说道:“依赖现有的知识存活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如今知识快速更新和淘法的时代,相较知识本身,提升思维力以快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即‘思维力’>‘知识’……随着‘人工智能’的逼近,人类相较机器的剩余优势已不多,而独立思想、自主创新、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思维力则是其中之一。”[1]由此看来,思维力是一种“独立思想、自主创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其中,批判性思维力是可以被训练且必须训练的一种思维力。当人们在学会观察事物之后,他逐渐会把各种不同的经验分类归纳,为自己解决下一个新问题提供思维支持。这种“学习—模仿—归纳—运用”是一个长时间的养成过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具有思辨性的阅读环节和课后作业的设计,起到一
个具体示范作用,让学生拥有思考问题的角度,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为他们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搭桥铺路。 二、旨归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辨性
阅读何为“思辨性阅读”?它是“旨归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阅读)……大致上可以用‘理解、判断、搜集、辨析、评估、质疑、反省、包容’等作为思辨性阅读的学习行为特征。”[2]它可以是对于文本的“成见”、文本价值、文本细节等展开的深入阅读,与之相接的批判性思维则可以概括为“多元、理性、反思与温和(人文关怀)”。[3]余党绪老师说过:“没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被无知所左右;受过教育的人,则常常被偏见所威胁。”[4]高中生16—18岁的年纪,刚好介于“无知”与“偏见”之间,而这三年又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三观形成期,因此,这里所说的“思辨性阅读”指的是,高中语文课堂上对于教材课文的思辨性阅读以及课外相关群文的推荐阅读和思辨性的反馈作业。
三、阶梯式的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
例谈以沿用多年的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中的古诗文阅读为例,笔者教高一新生的时候,总能听到学生这样的发问:“老师,文言文课下注解要不要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学生的问题大都围绕怎么考查某篇文言文,没有一个人问过关于这篇文言中作者反映出的思想上的可商榷处,
再这样下去,学生把课文学成了考试工具,如何能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批判性思维就更加无从说起了。在初中阶段,语文老师更多是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等方面引导学生。所以,在学生看来,初中语文学得好就是要会写记叙文,观察仔细,描摹生动,而古诗文阅读还停留在初步接触阶段,起到一个“认识”的作用;但到了高中阶段,对于古诗文阅读的要求就要上升到运用逻辑思维的阶段,不能仅满足于读懂,还要与古人的精神天地相接,寻找中国人根源上的认同感。简单地说,此时的思维力包括两部分:一是思维技能,即在新时空中检验旧文字,生成新观点的技能;二是思维习惯,即主动运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世界,并采取行动的习惯。根据以上所提及的批判性思维力生成目标,语文教师可以做阶梯式的思辨性阅读问题设计,可以大胆调整必修课本的教学顺序,以下选用三篇古诗文设计三个由易至难的思维梯度训练做示范:
1.第一级梯度(易):必修二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著名的一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句话如果不加以思考,它就是个普通的游后记,如果加以联系,会发现“非常之观”“有志者”都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因此可以设题:“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联系现实或史实,写一段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