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

作者:兰丽影

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24年第03期

〔摘 要〕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中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员主体地位”概念是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首次突出强调的,但以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等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就从不同角度作出过理论阐述和实践回答,这为我们今天研究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

〔關键词〕 党员;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24)03-0073-04

众所众知,从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至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整整97年。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三个伟大的历史贡献、实现了三个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其中以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等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为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党员主体地位思想

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集大成者及奠基者,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思想主要来源者。 (一)党内生活民主化思想

毛泽东历来高度重视党内民主问题,重视对革命实践过程中民主建设的经验总结,积极地并且最大可能地发挥党员的积极性,这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 1937年5月,面对山河破碎倭寇猖獗的紧张抗日形势,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报告,报告将“党内民主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提出来。他指出:“要达到这种目的,党内的民主是必要的。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1]可见,毛泽东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内民主的重要原则,作为发挥全党积极性的重要原则。之后,1938年10月,为了使全党同志明确地知道并认真地负起中国共产

党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毛泽东在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明了发挥全党积极性与党内生活民主化关系,“这些积极性的发挥有赖于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党内缺乏民主生活,发挥积极性的目的不能达到。”[2]不难看出,毛泽东把扩大党内民主,看作是发挥全党积极性,达到党的团结和统一的必要步骤。当然,恰恰因为有了这样积极健康的党内民主生活,使得全党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党员主体作用、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二)党员着重从思想上入党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特殊国情,我们党的党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又长期处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环境下,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为此,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要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曾将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问题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出。古田会议决议分析了党内存在不正确思想的表现和来源,提出以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和各种错误倾向的方法。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3]为了解决党员思想入党问题,毛泽东提出,“需要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4]党员着重从思想上入党,就是让全体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武装自己的头脑,加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和教育,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动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化,进而自觉抑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全体党员统一意志,向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毛泽东关于党员着重从思想上入党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党员树立党的意识、党员意识,而且为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奠定了理论根基。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毛泽东较早且系统地阐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1929年12月,《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就是比较系统地阐述党内批评重要文献。该文指出: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不是攻击个人的工具; 党内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5],不能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党内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不能搞非组织的批评;“说话要有证据,批评要注意政治”[6],党内批评不能搞主观武断、不能把批评庸俗化,这些重要观点为毛泽东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理论形态表述提供了基本遵循。

延安整风作为全党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运动,更是毛泽东批评与自我批评理论形成的关键一环。整风运动中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后来具体化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而延安整风运动之所以成效巨大,原因在于“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7]。

即,党员通过经常地反省自我,总结经验,找出缺点,改正缺点,提高自我的修养;同时,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与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整风运动结束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把“自我批评”上升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指出,“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之一。”[8]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毛泽东依然主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1962年1月,他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唯一方法。

“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思想斗争有利武器,创造了党员行使权利的新的有效实践形式。正确且认真的开展批评,是党员批评权的表达渠道,正确且认真的开展自我批评,是党员自我净化与提升的渠道,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实现主体地位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刘少奇党员主体地位思想

刘少奇同志作为我们党卓越的理论家,因其丰富的地方实践工作经验及高度的党建理论自觉,使其在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着独特贡献,其中更是蕴含了深刻的党员主体地位思想。

(一)“发扬党员的自动性与积极性”思想

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即《论党》,《论党》作为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论著,集中體现了刘少奇党内民主思想,其党内民主思想的独特贡献在于明确提出了党内民主的实质问题。刘少奇指出:“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要发扬党员的自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党员对党的事业的责任心,发动党员或党员代表在党章规定的范围内,尽量发表意见,以积极参与党对人民事业的领导工作,并以此来巩固党的纪律和统一。”[9]这是党内首次提出党内民主实质问题。很显然,刘少奇把党员看作是党的事业主体,并把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对事业的领导提高到巩固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的高度来认识。事实上,“发扬党员的自动性与积极性”体现了党内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问题。自动性是对党员在自觉性上的内在阐释,积极性是对党员在革命热情上的内在阐释,有了革命热情并且自动去干,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唯其如此才能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可以说,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等观点,与刘少奇同志所提的“发扬党员的自动性与积极性”有着极强的渊源关系,体现了我们党理论继承与创新的优良传统。

(二)保障党员权利思想

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体现党员主体地位,党员民主权利的落实是党员主体地位实现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刘少奇同志对党员权利和义务做出了非常完整的阐述。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党的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刘少奇着重阐述了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员主体地位思想探析作者:兰丽影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24年第03期〔摘要〕党员主体地位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中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员主体地位”概念是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讲话中首次突出强调的,但以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邓小平同志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hx9m8v7si28mwx1483k6i8ss1c8ox01bg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