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2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 绩效评价

12.1 绩效评价包括建设过程评价和项目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建设任务完成评价、实施管理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等。

12.2 建设任务完成评价主要是对建设规划和建设内容完成情况的评价。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建设范围、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耕地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土地权属调整成果、后期管护措施等。

12.3 实施管理评价主要是对实施管理的程序、制度、组织等执行和落实情况的评价。评价具体内容包括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组织和保障体系完备情况、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执行情况、公众参与情况,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情况等。 12.4 实施效果评价主要是对建设成效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评价。 12.5 建成后1~3年内开展项目后评价。 12.6 评价方法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12.7 绩效评价分析成果应作为相关管理与考核的参考因素。

13

附录 分类型区简述 附录A一级类型区

A.1 粤山地丘陵类型区

主体地域特征:本类型区主体分布在广东省北部和东北部,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丘陵之间还不连续的分布有河谷冲积平原。气候上北部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的土壤以红壤为主,在本类型区南部地区以赤红壤为主,海拔700米以上主要是黄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水稻土。此外,部分县市还分布有石灰土和紫色土。

土地利用状况: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中低产田所占比例高,土地生产力较低,农业后备资源缺乏。

土地利用限制条件: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地形。该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使田块修筑工程施工难度大;全年降水集中,夏季暴雨多以及水利设施不配套,导致坡面径流冲刷能力强,水土流失严重。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和目标: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是该区土地整理工程的重点。推进道路通达工程;加强治坡工程布局和水土保持林建设,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表层土壤;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

A.2 粤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低地类型区

主体地域特征:本类型区主体分布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和东部,区内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气候上属于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水稻土,此外,部分县市还分布有潮土、火山灰土以及砂土。

土地利用状况:农业基础设施较好,中低产田所占比例较低,土地生产力较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地矛盾较突出。

土地利用限制条件:土壤母质主要为河流冲积物,质地粘重,透气性差,且排水不畅,存在土壤盐渍化现象,中低产田仍占一定比例;地表径流排泄缓慢,夏季暴雨易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威胁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和目标:加强排灌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控制地下水位,晒田5-7天地下水位降至田面50cm以下;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二天排除;加速土壤脱盐,防止土壤返盐,加强农田防护林、防风林网建设,提高抵御风害能力;培肥土壤,提高肥力。

A.3 粤沿海台地类型区

主体地域特征:本类型区主体分布于广东省的西部,地貌类型以台地为主,沿海地区还分布有海积平原。气候上属于北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但是降雨量小,平均年降雨量

14

为1500毫米~1600毫米,春旱、秋旱均很严重,地表平均年径流深为全省最低值,变幅在300毫米~700毫米之间,但是地下径流丰富,有待进一步开采。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水稻土,此外,部分县市还分布有火山灰土、紫色土和砂土。

土地利用状况: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中低产田所占比例较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业后备资源较丰富。

土地利用限制条件: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加上夏季雨水多,土壤中营养元素淋溶作用强,造成有机质及速效养分含量较低;在玄武岩台地区,母质粘重,易滞水受渍;台风等自然灾害威胁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重点和目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设施,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沿海区应加强农田防护林、防风林网建设,提高抵御风害能力;加强地下水开采利用及排灌设施布局。

附录B二级类型区(模式)

B.1 山地丘岗类型区(模式)

本模式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地形。粤北山区,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也是全省最大,使得田块修筑工程施工难度大;全年降水集中,夏季暴雨多以及水利设施的不配套,导致坡面径流的冲刷能力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因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梯田的修筑,尤其是石坎梯田的修筑;改良夹盘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加强治坡工程布局和水土保持林的建设,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表层土壤,此外还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保证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应以土地平整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为主。

主体地域特征:地形切割强烈的丘陵山地狭长的支谷支沟高差200m以内的地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500—2000h;局部地区如连山县小于1500h;梅州市和梅县大于2000h;年均气温19-21℃;多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是1600-2000mm;局部地区如韶关市、梅州市及连州县1200-1600mm。北部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海拔700以上为黄壤,南部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海拔750米以上为黄壤,非地带性土壤以水稻土为主,部分市县分布有石灰土。赤红壤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红、黄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是亚热带林木的重要生产基地,但是酸性较强,保肥能力较差。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限制因素:地势起伏较大,土地不平整,水利设施不配套,灌溉保证率低,防洪除涝能力有待提高,土壤养分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重点和方向:加强道路通达工程、治坡工程布局和水土保持林的建设,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表层土壤,此外还应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保证率。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组合特征:土地平整工程,梯田平整,通过客土工程增加有效耕作土层,进行表土改良;水源工程,拦截山塘、修建蓄水池,取水方式以引水为主、提水为辅;二级田间道路面以砂石路面为主,一级田间道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

关键指标:田块:有效土层厚度≥50cm,适宜机耕。灌溉保证率大于80%,灌溉水源引用水库蓄水、山塘水,灌溉方式为自流灌溉,以沟灌为主,渠道特征为明渠布置,排水采用自排方式,斗渠(沟)密度1.5~2.5km/hm2,农渠(沟)密度6~16km/hm2;道路密度约2.5~

15

8km/km2,其中田间道2.5~7km/km2,生产路3~8km/km2。

B.2 浅丘冲陇类型区(模式)

地形上介于山地丘岗工程模式和河谷平原工程模式之间,是二者的过渡带。具体说来,水土流失现象也较明显;坡度还是给梯田的修筑一定的限制;冬季在极端低温年份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因此,本模式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以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为主、以土地平整工程为辅。具体说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推进土地平整工程,加强治坡工程布局和水土保持林的建设,防治水土流失。

主体地域特征:地面形态为浅谷宽沟、缓坡平顶、丘垄地形,相对高差在100米以内。中-南亚热带和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500-1750h;年均气温19-22℃;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600mm。北部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海拔700以上为黄壤,南部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海拔750米以上为黄壤,非地带性土壤为水稻土。赤红壤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红、黄壤养分含量较高,但是酸性较强,保肥能力较差。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限制因素:土地不平整;防洪除涝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地处低地,冬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危害。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重点和方向: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加强治坡工程布局和水土保持林的建设,防治水土流失。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组合特征:土地平整工程,分级平整,通过田间土方调配或客土填方工程增加有效耕作土层,进行表土改良;水源工程,拦截山塘、修建蓄水池,冷浸田的深排水沟修建;取水方式以引水为主;二级田间道路面以砂石路面为主,一级田间道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

关键指标:田块:有效土层厚度≥50cm,适宜机耕。灌溉保证率大于80%,灌溉水源引用河流过境水和水库蓄水、山塘水,灌溉方式为自流或引水灌溉,以沟灌为主,渠道特征为明渠布置,排水采用自排方式,斗渠(沟)密度1.5~2.5km/hm2,农渠(沟)密度6~15km/hm2;道路密度约2.5~6km/km2,其中田间道2.5~5km/km2,生产路3~6km/km2。

B.3 河谷平原类型区(模式)

北部的河谷地区,由于海拔相对较低,在冷空气的骤然袭击下,低温冻害更为严重,对农作物伤害大;在靠近河流中下游的地区,土壤母质主要是河流冲积物,质地粘重,如果排水不畅易滞水受渍,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因而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中,应加强排水工程的修筑,防止雨后和灌溉后积水受渍,此外还要注意往土壤中适当地掺砂,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的透气性。本模式的重点是灌溉和排水工程。

主体地域特征:河谷与冲沟平原。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1500-1750h;年均气温19-22℃;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600mm。主要是水稻土,局部地区分布有紫色土,由于地处日照少,土温低,形成中、低产田,且面积较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限制因素:土壤质地粘重,易滞水受渍,工业潜在威胁较大,土壤有盐渍化的趋势。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重点和方向:强排水工程的修筑,防止雨后和灌溉后积水受渍,此外还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组合特征:土地平整工程,进行表土

16

改良,田块以条田为主,结合少量梯田平整;冷浸田地下排水沟工程;取水方式以引水、提水为主;二级田间道路面以砂石或泥结石路面为主,一级田间道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

关键指标:田块:标准化条田,有效土层厚度≥60cm,适宜机耕。灌溉保证率大于85%,灌溉水源引用河流过境水和水库、山塘水,灌溉方式为自流或提水灌溉,以沟灌为主,渠道特征为明渠布置,排水采用自排、抽排方式,斗渠(沟)密度1.5~2.0km/hm2,农渠(沟)密度6~10km/hm2;道路密度约2.5~5km/km2,其中田间道2.5~4km/km2,生产路3~5km/km2。

B.4 滨海盐化低地类型区(模式)

珠江的中下游,主要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河流冲积物粒径小,多为粉沙质至亚粘土质,以其为母质形成的土壤质地粘重,虽然保水保肥能力高,但是透气性差,且排水不畅,加上地下水位高,地势低平,土壤盐渍化现象明显,而且距海近,海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三者之间的相互补给,更加重了这一现象,土地的生产力受到严重影响,低产田广布;地势低平,地表径流排泄缓慢,夏季暴雨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受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大。此外,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加上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大量土地被占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后备资源不足。因而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中,应加速土壤脱盐和地下水的淡化,在土壤中适当掺砂以改善土壤结构,注意土地的用养结合;加强农田防护林与沿海防护林网建设,提高抵御风害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滩涂进行围垦开发,以缓解土地资源的紧缺。相应的重点工程内容是灌溉与排水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主体地域特征:条田化平原、海湾低平原、盐土平原与盐田区。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年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1-22℃;局部深圳、珠海、中山在22-23℃;多年平降水量1200-2600mm。地带性土壤为赤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水稻土和潮土,局部市县还分布有火山灰土和固定沙土,土壤由于盐化现象明显,肥力差,多属低产田。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限制因素:土壤盐渍化严重,低产土壤分布广,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台风等自然灾害威胁大。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重点和方向:加速土壤脱盐和地下水的淡化,在土壤中适当掺砂以改善土壤结构,注意土地的用养结合;加强农田防护林与沿海防护林网建设,提高抵御风害的能力;同时加强对滩涂进行围垦开发,以缓解土地资源的紧缺。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组合特征:土地平整工程,进行表土改良,田块以条田为主;泵站抽排工程和深沟排盐工程;取水方式以引水为主;二级田间道路面以砂石路面为主,一级田间道路面以水泥路面为主;设置防风防护林工程。

关键指标:田块:标准化条田,有效土层厚度≥60cm,适宜机耕。灌溉保证率大于85%,灌溉水源引用河流过境水和水库蓄水,灌溉方式为集中、自流或提水灌溉,以沟灌为主,渠道特征为明渠布置,排水采用抽排、自排方式,斗渠(沟)密度1.5~2.0km/hm2,农渠(沟)密度5~6km/hm2;道路密度约2~3km/km2,其中田间道2~2.5km/km2,生产路2.5~3km/km2。

B.5 滨海脱盐平原低地类型区(模式)

由滨海盐化低地工程类型区向内陆延伸的一定范围内,土壤粘重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由于珠江在演化的过程中仍然不断地向海方向堆积,使得本区土壤已经脱盐,但是由于地形、

17

2012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 

12绩效评价12.1绩效评价包括建设过程评价和项目后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建设任务完成评价、实施管理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等。12.2建设任务完成评价主要是对建设规划和建设内容完成情况的评价。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建设范围、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耕地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土地权属调整成果、后期管护措施等。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hx4g9mccu9ersa9r17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