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田间道路工程
7.4.1 田间道路工程是为满足农业物资运输、农业耕作和其它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
7.4.2 通过实施田间道路工程,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使田块之间和田块与居民点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安全方便的生活需要。 7.4.3 田间道的路面宽度宜为3m~6m,生产路的路面宽度宜为3m以下。在大型机械作业区,田间道的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
7.4.4 道路通达度平原区应不低于95%,丘陵区应不低于80%。 详细要求 田间道路工程
1 田间道路工程的布局应力求使居民点、生产经营中心、各轮作区和田块之间保持便捷的交通联系,力求线路笔直且往返路程最短,道路面积与路网密度达到合理的水平,确保农机具到达每一个耕作田块,促进田间生产作业效率的提高和耕作成本的降低。
2 田间道路工程在确定合理田间道路面积与田间道路密度情况下,应尽量减少道路占地面积,与沟渠、林带结合布置,避免或者减少道路跨越沟渠,减少桥涵闸等交叉工程,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率。
3 田间道的路面宽度以3m~6m为宜,根据需要并结合地势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宽度不少于5.5米,有效长度不少于10米;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的田间道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承担农产品运输和生产生活功能的田间道路面宜硬化;田间道路基高度以20cm~30cm为宜,常年积水区可适当提高;在暴雨集中区域,田间道应采用硬化路肩,路肩宽以25cm~50cm为宜。
4 生产路路面宽度宜为3m以下,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的生产路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生产路路面宜高出地面30cm。生产路宜采用素土路面。
7.5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7.5.1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是为保障项目区土地利用活动安全,保持和改善生态条件,防止或减少污染、自然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农田
8
林网工程、岸坡防护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坡面防护工程。
7.5.2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应与田、路、渠、沟等有机结合。 7.5.3 风害区农田防护面积应不小于90%。
7.5.4 结合整治区实际情况,应布置必要的农田防洪、防风、水土流失控制等农田防护措施,优化农田生态景观,配置生态廊道,维护农田生态系统安全。 7.5.5 根据因害设防原则,合理设置农田防护林。农田防护林走向应与田、路、渠、沟有机结合,采取以渠、路定林,渠、路、林平行;树种的选择和配置,应选择表现良好的乡土品种和适合当地条件的配置方式。
7.5.6 以小流域为单元,采用谷坊、淤地坝、沟头防护等工程措施,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7.5.7 坡面防护工程布局要根据“高水、高蓄、高用”和“蓄、引、用、排”相结合原则,合理布设截水沟、捧水沟、沉沙池等坡面水系工程,系统拦蓄和排泄坡面径流,构成完整的坡面灌溉体系
7.6 其他工程
其他工程是除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以外的工程。其技术要求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8 建设程序 8.1 建设计划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编制阶段性建设计划或年度建设计划。
8.2 基础调查
8.2.1 应用卫星遥感影像、土地调查及年度变更调查最新数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成果等基础数据,查明建设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状况、耕地质量等级和生态地球化学背景等。
9
8.2.2 开展建设区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基础设施等调查,全面查清建设区内土地资源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农业种植结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 8.2.3 开展权属调查,查清建设区内各类用地面积、分布与数量,明确区内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或农户承包经营土地的数最、位置和界线,为开展权属调整提供依据。
8.3 实施方案
8.3.1 依据建设计划,编制实施方案。
8.3.2 编制实施方案应落实、分解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计划任务,明确建设途径、建设地点及相应的建设规模,提出保障措施。
8.4 项目实施
8.4.1 可行性研究
1)在基础调查的基础上,开展新增耕地来源分析、水土资源平衡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
2)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申请材料,提出立项申请。 8.4.2 规划设计
1)优化设计,确定规划方案和工程布局,按照相关预算定额标准进行投资预算,编制规划设计和预算材料。
2)应对规划设计和预算成果评审。 8.4.3 工程施工
1)应依据规划设计成果,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选定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明确控制性工期和进度安排计划。
2)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公告制等,明确各方权责义务。
3)应编制施工进度、资金、质量和安全等控制计划,对可能偏离施工计划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对预案。
4)严格工程变更管理,对不可预见因素引起的重大变更应进行论证。 8.4.4 竣工验收
10
1)各项工程建设完成后开展竣工验收,采取全面核查与抽样核查相结合、室内核查和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2)验收内容包括:建设范围、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耕地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权属调整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后期管护措施等。
3)验收应以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和设计变更、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先由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再由项目承担单位初验并提交验收申请后,最后由立项单位组织验收。
4)涉及工程质量的验收应查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及有关质检部门评定意见,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进行验收。
5)高标准基本农田建成后,应根据农用地分等定级规定开展耕地质量评定。 6)验收合格后应形成有关验收文件,及时进行土地利用变更。
8.5 基本农田划定
8.5.1 建设区内的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的规定进行基本农田规定。
8.5.2 划定的基本农田应进行编号,落实保护责任,设立保护标志,实行永久保护。
8.6 后期管护
8.6.1 建立政府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农户和专业管护人员实施的管护体系。
8.6.2 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办理固定资产移交,签订后期管护合同。
8.6.3 由管护主体对各项工程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维护,确保长期有效稳定利用。 8.6.4 开展地力提升等工作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11
9 公众参与
9.1 明确公众参与的阶段及其主要内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落实公众、公示、公告制度,确保公众参与的规范化和程序化。
9.2 充分尊重当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意愿,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群众全程参与。
9.3 通过公众参与,确保规划设计、实施、权属调整等符合当地实际;实行多方监督,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
10 土地权属调整
10.1 依照土地调查有关的技术规程、规范,形成满足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发证需要的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编制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10.2 制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合理减少飞地、插花地和宗地数量,同一产权主体的土地尽量集中连片,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生产创造条件。 10.3 建成后应依法及时办理土地确权变更登记手续,发放土地权利证书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并与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登记发证工作做好衔接。
1 1 信息化建设与档案管理
11.1 信息化建设
11.1.1 应充分利用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完善定期报备制度。统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实现集中统一、全程全面、实时动态的管理。
11.1.2 建立信息统计员制度,定期进行信息的统计、分析、汇总和上报。 11.1.3 鼓励采用其它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能。 11.2 档案管理
11.2.1 应及时将记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过程的有关管理、技术等文件,以及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资料进行立卷归档,确保材料真实、准确、完整。 1 1.2.2 应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严格档案管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