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运动量训练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与探讨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大运动量训练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与探讨

作者:申慧祥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第24期

申慧祥

(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天津300381)

【摘要】本文对大运动量训练的原理、大运动量训练的控制、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措施和儿童少年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注意事项等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观点有:大运动量训练必须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方面来控制,其中负荷强度尤为关键,必须在保证练习负荷强度的前提下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数量:判断大运动量训练是否发生过度训练,必须综合考虑心理和运动能力的变化,而不能仅依靠生理和生化指标;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可以根据克服兴奋和克服抑制两种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大运动量训练;运动负荷;负荷强度;负荷量;过度疲劳;运动损伤;恢复

1引言

近几年来,有些体育项目由于平时训练中没有很好地贯彻和执行大运动量训练原则而在亚运会和一些世界大赛上成绩不佳,而有些项目则由于日常坚持大运动量训练而在很多国际大赛中勇创佳绩。因此,训练必须坚持”三从一大”受到广泛重视。“三从一大”含义是“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和科学的大运动量”,有其科学性和必要性,与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是相吻合的,但是在实际训练中,如何合理运用大运动量训练理论进行科学训练一直是一个很棘手问题。到底多大运动量为大运动量?是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实际训练中,有些领导和教练误认为练比不练好,多练比少练好,所以往往做到了从难、从严和大运动量训练,而忽略了从实际出发,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甚至引起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必须对大运动量训练相关的知识作透彻的了解,再具体结合训练对象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专项等特点,在不同时间里科学合理应用大运动量训练,才能挖掘运动员的生理潜能,创造更好的成绩。

2大运动量及其相关的概念

负荷量一般是指训练中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和重量等,负荷强度一般是指练习的速度、远度、高度和单位时间里练习的负重量等。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彼此依存又相互影响,任一方面改变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变化,而且总负荷的量和性质也都会发生变化。从生理上来说,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运动负荷就是一种刺激)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三者都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就强度来说,它存在一个基强度,即刺激的强度小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能再小,如果刺激的强度小于基强度,哪怕时间再长,也引起组织的兴奋。

3大运动量训练的生理学依据

由于训练对象是人,所以一切训练方法和手段必须遵循人体自身的客观规律。训练中之所以采用大运动量练习,其生理依据有三点:一是”强度法则”,由于人体有反应和适应的基本生理特性,作为刺激人体的训练内容安排,只有保证负荷强度的不断增加,才能促使机体机能最大水平的发挥,单纯增加训练负荷量不具备引起机体最大兴奋的条件,也不符合专项训练要求:二是”痕迹效应”,在一定范围内机体接受的刺激越大,其反应也越大,受到的影响也就越深刻,为训练改进机体机能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三是”超量恢复”,机体通过白身的

代偿机制和固有的生理反应,在物质含量、机能水平等方面都会出现超过训练前的现象。另外,大运动量训练的过程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符合人体生理上的基本特性。

4大运动量训练的效果

现代训练理论告诉我们,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要想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必须进行大量的专项技术练习,水平越高,训练负荷越大。因为在反复的练习中,机体通过不断的反馈调节,建立牢固的动力定型,提高动作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完成动作的机械效率。同样要想提高身体素质,也必须进行适合专项特点的体能超负荷训练,对机体产生足够的刺激,提高身体机能的极限水平,如最大心率、最大摄氧量、最大耐乳酸能力和最大承受负荷能力等。

5大运动量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5.1大运动量训练以控制训练质量为核心

无论训练对象的性别、年龄和运动水平差异,大运动量训练中始终强调训练质量的控制。训练质量是事先确定好的训练目的和要求,而这个目的和要求是在训练的每个阶段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它应该是一个渐进的变化的动态要求。队员在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后,获得成就感,因此在心理上会受到不断的激励,使成绩逐步提高。

5.2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疲劳和训练后采用的恢复措施

(1)饮食方面:可以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缓冲运动产生的乳酸,避免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茶和酒精等),有意识增加维生素A、B、C的摄人量。

(2)物理疗法:温水浴(不宜桑拿浴),按摩,轻松而有节奏的运动等。

5.3儿童少年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应该注意的事项

儿童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采用大运动量训练一定要慎重,否则不仅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而且不能取得所希望的效果。从生长发育的角度来说,在小孩没有进入青春发育期之前,不适合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由于他们的心肺功能发育不全(心肺功能在进入青春期后才快速发展),肌肉细嫩,容易产生疲劳,所以在此阶段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加强基本动作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和神经的调节能力。

5.4大运动量训练的合理时间安排

根据训练目的和要求,大运动量训练可以安排在赛季外基础训练期,如每年春训和冬训:也可以安排在大型的或重要比赛前的准备期、联赛制的比赛期等。但一般在临近比赛日的时候或联赛中比赛密度过大的时候不适宜进行大运动量训练,而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恢复,确保训练效果,培养良好的竞技和心理状态。

6总结

(1)大运动量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2)控制大运动量训练必须从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来调控,其中负荷强度最关键,在保证练习负荷强度的前提下增加练习的时间和数量。

(3)判断大运动量训练是否产生过度训练应综合考虑心理和运动能力的变化,而不能仅依靠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指标。

(4)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可以根据克服兴奋或抑制两种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5)大运动量训练引发的疾病有感冒、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肌肉酸痛、骨膜炎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等。

(6)大运动量训练和专项成绩的提高不一定总成正比。

大运动量训练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与探讨

大运动量训练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与探讨作者:申慧祥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5年第24期申慧祥(天津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天津300381)【摘要】本文对大运动量训练的原理、大运动量训练的控制、大运动量训练引起的过度疲劳和运动损伤、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措施和儿童少年进行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hwnv89adf0h1ll01eyq0a6ri16osu014b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