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金属塑性成形(压力加工)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金属材料成形基础 任课教师:徐晓峰 第三篇 金属塑性成形 (压力加工) 计划学时: 8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篇主要介绍了压力加工的基本原理、各种压力加工方法及压力加工 先进工艺;
学完本篇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压力加工的基本原理、各种压力加工方法、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锻件及冲压件工艺设计。
重点:重点为压力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压力加工方法。
难点:难点为各种压力加工方法和压力加工基本原理。
思考题:
1.锻件与铸件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什么?机器上的重要零件应选用何种制件做毛坯?为什么?
2.何为加工硬化?如何消除或利用它?
3.金属可锻性的衡量指标是什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4.锻造前对坯料加热的目的是什么?加热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什么缺陷?
5.自由锻工艺规程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绘制自由锻件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6.成批生产外径为40mm、内径为20mm、厚度为2mm的垫圈时,应选用何种模具结构才能保证孔与外圆的同轴度?为什么?
45
第三篇 金属塑性成形(压力加工)
第三篇 金属塑性成型
概 述
一、金属塑性成形(压力加工)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生产方法。 二、塑性成形的基本生产方式
1.轧制 ;2.挤压;3.拉拔;4.自由锻造;5.模型锻造;6.板料冲压 上砥铁
坯料
下砥铁
三、塑性成形(压力加工)的特点 1.力学性能高
1)组织致密;2)晶粒细化;3)压合铸造缺陷; 4)使纤维组织合理分布。 2.节约材料
1)力学性能高,承载能力提高;
2)减少零件制造中的金属消耗(与切削加工相比)。 3.生产率高 4.适用范围广
1)零件大小不受限制;2)生产批量不受限制。
46
第三篇 金属塑性成形(压力加工)
第一章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 §1 金属的塑性成形原理
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实质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发生相对滑动。 τ τ τ τ
2)孪晶: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发生相对转动。
2.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实质:
晶内变形 滑移 孪晶
晶粒内部发生滑移和孪晶;同时晶粒之间 滑动
晶间变形 发生滑移和转动。
转动
二、塑性变形后金属的组织和性能 1.冷变形及其影响 1)组织变化的特征:
①晶粒沿变形最大方向伸长;②晶格与晶粒均发生畸变; ③晶粒间产生碎晶。 2)性能变化的特征: 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和硬度不断提高,塑性和韧性不断下降。 有利:强化金属材料。
不利:进一步的塑性变形带来困难。 2. 回复
T回 = (0.25~0.3)T熔 (K)
3. 再结晶
T再 = (0.35~0.4)T熔 (K)
47
第三篇 金属塑性成形(压力加工)
热变形
以上 T再
以下
冷变形
4 . 热变形及其影响 1)不产生加工硬化
2)使组织得到改善,提高了力学性能
① 细化晶粒;② 压合了铸造缺陷;③ 组织致密。 3)形成纤维组织 5 . 纤维组织
塑性变形时所形成的杂质带。使材料性能具有了方向性。
(1)在平行于纤维组织的方向上: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
(2)在垂直于纤维组织的方向上:材料的抗剪强度提高
§2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基础
一、金属的可锻性
是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成形的难易程度。 1 . 可锻性的衡量指标
1)塑性:材料的塑性越好,其可锻性越好。
2)变形抗力:材料的变形抗力越小,其可锻性越好。 2 . 影响可锻性的因素 1)金属的本质
①化学成分:Me越低,材料的可锻性越好。
②组织状态:纯金属和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可锻性。 2)变形条件
①变形温度:T温越高,材料的可锻性越好。 ②变形速度:V变越小,材料的可锻性越好。
③应力状态:三向压应力 — 塑性最好、变形抗力最大。 三向拉应力 — 塑性最差、变形抗力最大。 二、锻造温度范围
始锻温度:过热、过烧 缺陷 终锻温度:加工硬化 45: 1200℃~800℃ 三、金属的变形规律 1. 体积不变定律 2. 最小阻力定律
48
第三篇 金属塑性成形(压力加工)
第二章 金属的塑性成形方法
§2-1 自由锻造
一、自由锻设备
空气锤 65~750Kg
锻锤 蒸汽空气锤 630Kg~5T
水压机
压力机 油压机
锻锤吨位 =落下部分总重量 = 活塞+锤头+锤杆。
压力机吨位 =滑块运动到下始点时所产生的最大压力。
二、自由锻基本工序
基本工序 — 完成锻件基本变形和成形的工序。 1. 礅粗:H减小;F增大。1.25≤H0/D0≤2.5 2. 拔长:F减小;L增大。 3. 冲孔: 4. 弯曲: 5. 扭转: 6. 错移:
49